陳暢 譚葉 郭莉 別逢桂 常后嬋
護理人員的交接班工作是護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良好的交接班流程與方式對于護理工作質量的保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交接班是確保護理工作連續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的重要內容[2]。交接班的質量也與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有著直接影響,其有效性直接影響到護理質量,高質量的交接班可以規避工作中的遺漏,還能有效預防護理差錯的發生[3]。由于手術室工作的特殊性,手術的時間延續性長,術中巡回護士不可避免出現交接班的情況。傳統的交班常依賴交接單上內容的順序口述給接班者,接班者確認后交接雙方在交接單上簽名。由于交班內容多及交班缺乏條理性等原因,容易導致接班者遺忘交班內容,使交接班工作質量得不到保障,常出現交接內容漏項,各種差錯,事故發生的概率增加,患者現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對患者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4]。為此,本院手術室根據巡回護士交接班的特點,對交接班流程進行了改良,按體位順序法交接班,既觀察到患者的現狀和存在的風險,又減少了交接漏項,縮短了交接班的時間,取得滿意效果。
選擇醫院手術室2019年9—12月進行手術,且術中需要巡回護士交接班的100 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組間基本特征匹配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 例。觀察組中普外科手術28 例,胸肺科手術12 例,神經外科手術4 例,泌尿外科手術6 例,其中有8 例手術涉及兩次交接班,總交接次數58 次。對照組中普外科手術26 例,胸肺科手術15 例,神經外科手術5 例,泌尿外科手術4 例,其中有6 例手術涉及兩次交接班,總交接次數56 次。
1.2.1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交接班模式,交班者巡回護士完全依賴交接單內容上的順序口述給接班的巡回護士,接班巡回護士確認后,交接雙方在交接單上簽名。
1.2.2 觀察組采用體位順序法交接班模式進行交班。
體位順序法交接班模式不再單純依賴交接單上內容的順序,而是在交接單內容的基礎上,交班的巡回護士對患者按從頭到腳的順序逐個逐項交接,患者部位交接完后再以患者手術床為中心點按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方向對患者周圍儀器和物品進行交接,一邊交接一邊查對觀察,及時發現問題,預防隱患。對參與本研究的護士進行測評通過后,即在科室進行體位順序法交接班,在交接班時巡回護士把需要交接的內容按患者體位順序的方法逐項交接清楚并提出建議,然后把交接的信息記錄在護理交接單上。對于較復雜、手術時間較長的手術應用該模式交班時特殊使用物品可一目了然。特別指出,對病情危重需及時搶救者必須在病情平穩時再進行交接。具體方法如下:接班者進入手術間,首先評估手術間的整體環境是否適宜接班,對病情危重需及時搶救或者正在搶救必須在病情平穩時再進行交接。交班開始時交班者先口述患者基本情況,如科室、姓名、性別、病情、手術名稱、麻醉方式、手術體位、現在手術進展情況等基本信息。隨后交接雙方均站在手術床旁對患者按從頭部到腳的順序開始交接,主要觀察患者受壓部位皮膚、呼吸機管道、胃管、尿管以及各種引流管道固定情況、輸液部位有無紅腫滲血以及患者補液輸入量、出血量以及尿量、負極板放置部位、暖風機溫度及軟管出風口部位?;颊呱眢w部位交接完之后再以患者手術床為中心點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交接患者周圍的儀器工作狀態和物品使用情況,主要有能量平臺、超聲刀、顯示器、??苾x器例如百克鉗、B 超機等等。到洗手護士工作臺面時主要交接標本送檢情況,已用的貴重物品、備用的貴重物品、臺上增加的物品等。最后交接病房帶來的物品、醫囑執行情況及手術收費情況等。交接無誤后,交接雙方在交接單上簽名確認。
(1)交接班問題發生率:在巡回護士交接班過程如未達到一次性信息交接完整或出現信息溝通錯誤,即為發生交接問題1 例次,發生問題例次數除以交接班的總例次數即為問題發生率[5]。
(2)交接時間:交接時間是指接班者進入手術間,交班者逐項交給接班者到接班者檢查交班內容確認無誤簽字所用的時間。
(3)護士工作滿意度[6]:對參與本研究的護士采用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的方法來評估護士工作滿意度,分別與實施體位順序交接班前后將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發放給護士并全部回收,總共25個項目,每個條目1 ~ 4分,滿分100分。非常滿意:評分在80 分及以上;滿意:評分60 ~ 79 分;不滿意:評分低于60 分。護士工作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 + 滿意人數)/ 總人數。62 名護士擔任巡回護士。實施前后各發放問卷62 份,回收62 份。有效回收率100%。
運用SPSS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表示,組間中位數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交接班問題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交接班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交接班質量比較
觀察組護士交接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士對交接班滿意度比較
近年來,患者對于醫院中的醫療措施以及手術室交接情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7]。在手術室交接過程中醫護人員進行完整的內部信息交流可以保證患者安全的同時給予患者持續性的治療措施[8]。我院為三級甲等綜合性的醫院,同時也是多所醫科大學教學醫院。日均手術逐漸增加,手術時間延續性長,巡回護士之間交接班在所難免,為提高交接班的質量,制定出一套簡便可行的交接班流程模式很有必要[9]。
培訓時間為1 周,通過講課,模擬交接現場等方法宣傳體位順序法交接班模式的應用意義,提高巡回護士對體位順序法交接班的認識。由護士長測評參與本次研究的護士,采取理論問卷和現場案例結合的方式,根據模擬情景或個案,說出交接班護士溝通的內容,測評信息傳遞是否準確、及時,是否體現病情變化,建議是否合理、有針對性。測評總分為100 分,理論問卷40 分,現場案例60 分,達90 分以上者為合格。
體位順序法交接模式從患者的一般信息、手術用物情況、患者體位、皮膚管道情況、術中用藥及輸液輸血情況、儀器設備狀態和患者隨身所帶用物方面進行交接,涵蓋了交接內容的方方面面[10-12]。交接的過程就是對患者情況的梳理和歸攏,對加強巡回護士術中巡視起到促進作用,有利于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率,體現護理工作質量的持續性改進。
手術室巡回護士工作節奏快,需要關注的環節多,手術中交接容易發生交接項目遺漏和單項交接不清楚,導致不良后果的發生,或者交班者已經離開又想起來某項未交接,打電話或托人轉達,既耗時費力又不利于團隊的和諧[13-14]。采用體位順序法交班模式后,交接班時雙方都進行了充分準備,交班者條理清楚,接班者有的放矢,雙方對患者病情均清楚了解,巡回護士對交接班的滿意度提高了。
綜上所述,體位順序法交接簡化了交接班程序,優化了交接班制度,提高了交接班效率和交接班質量,對護士工作滿意度具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