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亞飛,季開拓,馬 勇
(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兒科,安徽 合肥 230032)
大葉性肺炎是一種因肺炎雙球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的病變部位位于一個肺段以上肺組織的肺部急性炎癥,是臨床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兒童大葉性肺炎臨床表現復雜,患兒多表現為突發的高熱、疲乏、食欲不振、胸痛等,若不及時控制感染,會使患兒出現感染性休克,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2]。糖皮質激素是兒童大葉性肺炎臨床治療的常用藥物,但由于大葉性肺炎病情進展急驟,病灶分泌物易堵塞氣道,使得藥物局部濃度較低,從而影響單一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效果[3]。纖維支氣管鏡灌洗可通過纖維支氣管鏡使用生理鹽水對病灶處進行灌洗,不僅可清除病灶痰液,有效解除氣道阻塞,還能通過注入藥物達到局部治療的作用,其療效已在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療中得到證實。為進一步改善大葉性肺炎患兒的預后,本研究應用糖皮質激素聯合纖維支氣管鏡灌洗對大葉性肺炎患兒進行治療,并分析聯合治療對患兒血漿T淋巴細胞、免疫球蛋白和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
1.1一般資料:納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大葉性肺炎患兒158例為對象,簡單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n=83)和對照組(n=75)。納入標準:①患兒存在大葉性肺炎相關臨床癥狀[4],且均經實驗室、影像學檢查確診;②患兒性別不限,年齡為3~12歲;③患兒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入組前存在呼吸道感染史患兒;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患兒;③近期存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使用史患兒;④伴有胸腔積液、合并肺外其它并發癥患兒。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各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和臨床肺部感染評分(CPIS)等臨床基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基線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所有患兒均接受止咳、化痰、退熱等常規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兒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具體治療步驟為:治療初期給予患兒阿奇霉素(國藥準字H20010606,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制藥廠)靜脈滴注治療,劑量為10mg·kg-1·d-1,連續滴注3d;之后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靜脈滴注地塞米松(國藥準字H22022889,吉林敖東藥業集團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劑量為0.25~0.30mg·kg-1·d-1,待患兒高熱消退后,改用潑尼松(國藥準字H12020201,天津天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治療,劑量為0.5~1.0mg·kg-1·d-1,連續治療10d。觀察組患兒接受糖皮質激素聯合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糖皮質激素治療方法同對照組,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步驟為:利多卡因局麻后使用纖維支氣管鏡(外鏡規格3.6mm、4.9mm,PENTAXFB-10P型,日本賓得有限公司)經鼻腔探查患兒病灶病變情況,確定灌洗位置;纖維支氣管鏡由鼻腔處下鏡,直視下清除痰液等氣道分泌物,采用37℃的生理鹽水進行灌洗,25mL/次,沖洗3~5次,灌洗時間≤30min,連續治療10d;灌洗過程中,應注意注入速度,注入后立即行吸引操作,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密切關注患兒不良反應,及時采取相關治療措施。
1.3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治療10d后,對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進行評估。臨床療效評價標準:患兒咳嗽咳痰等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肺部啰音消失,陰影面積基本吸收,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為顯效;患兒臨床癥狀部分改善,肺部存在少量啰音,陰影面積縮小,實驗室指標下降為有效;患兒臨床癥狀、肺部啰音及影音、實驗室指標等無明顯變化或加重為無效。計算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高熱消退時間、肺部陰影和肺部啰音消失時間;③血漿T淋巴細胞:分別于治療前后取空腹靜脈血5mL,低溫下35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后低溫保藏待測。采用流式細胞分析儀(CytoFLEX型,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檢測兩組患兒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包括CD3+、CD4+和CD8+,計算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差值(△=|治療前-治療后|)。④免疫球蛋白: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5800型,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患兒免疫球蛋白水平,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于EP管中依次免疫球蛋白測定試劑1、蒸餾水、不同濃度的校準品和樣本,混勻后37℃溫育,加入免疫球蛋白測定試劑2,溫育后酶標儀讀取OD值,計算免疫球蛋白濃度及治療前后濃度差值。⑤炎癥因子:應用酶聯免疫法檢測兩組患兒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將血樣本垂直加入酶標板孔底部,37℃恒溫箱溫育后洗滌,再加入底物溶液及終止液顯色,酶標儀讀取OD值,計算血清炎癥因子濃度及治療前后濃度差值。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兩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同組治療前后比較行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77%(77例/83例),高于對照組的78.67%(59例/75例),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兩組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患兒的咳嗽緩解時間、高熱消退時間、肺部陰影和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比較
2.3治療前后兩組患兒血漿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兒血漿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CD3+、CD4+水平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前后CD3+、CD4+和CD8+水平差值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血漿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
2.4治療前后兩組患兒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兒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IgA、IgM和IgG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前后IgA、IgM和IgG水平差值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2.5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炎癥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兒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前后IL-6、IL-8和TNF-α水平差值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大葉性肺炎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窘迫和發紺等癥狀,若未及時治療,極易引發肺不張、胸腔積液等并發癥[5]。因此,早期對大葉性肺炎進行治療,是促進患兒恢復,改善預后的關鍵。糖皮質激素是臨床治療大葉性肺炎的常用藥,但值得注意的是,大葉性肺炎患兒支氣管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腫滲出,痰液及炎癥分泌物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糖皮質激素治療的療效[6]。因此,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其他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分析了糖皮質激素聯合纖維支氣管鏡灌洗在大葉性肺炎患兒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其對血漿T淋巴細胞、免疫球蛋白和炎癥因子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77%高于對照組的78.67%,且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提示糖皮質激素聯合纖維支氣管鏡灌洗可明顯提高兒童大葉性肺炎的臨床療效,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促進其恢復。纖維支氣管鏡可直達病灶,通過反復沖洗與吸引達到清除氣道分泌物的作用,從而保證局部糖皮質激素的有效濃度,提高臨床療效。王敏等[7]對34例大葉性肺炎患兒行糖皮質激素聯合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也發現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有利于增強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效果,縮短療程,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病原體感染肺部后,患兒會出現免疫功能失衡現象,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在大葉性肺炎的發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患兒的病情變化存在明顯相關性[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CD3+、CD4+、IgA、IgM和IgG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在糖皮質激素的基礎上應用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可進一步改善患兒T淋巴細胞亞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促進機體免疫功能的恢復。糖皮質激素具有良好的免疫調節功能,可有效減輕病灶充血情況,在抑制吞噬細胞功能的同時,減少炎癥因子的產生,起到改善血管通透性、糾正機體免疫紊亂的作用。聯合纖維支氣管鏡灌洗后,患兒的機體免疫水平得到進一步改善,考慮與以下因素有關:①纖維支氣管鏡灌洗的應用可幫助改善患兒氣道阻塞情況,有利于糖皮質激素直達病灶,更好地發揮免疫調節作用[9];②纖維支氣管鏡能夠在不損傷患兒氣道黏膜的前提下,以直視視角清除黏液栓和肉芽組,有助于徹底清除支氣管末梢的痰液及炎性物質,最大程度減輕致病菌負荷。
既往研究發現,患兒受到病原體侵襲后,機體免疫細胞被激活,炎癥因子和細胞因子水平異常升高,使炎癥反應加劇,患兒臨床癥狀加重[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兒的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的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糖皮質激素聯合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可有效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減輕炎癥反應。考慮其原因可能是:①糖皮質激素具有高效抗炎作用,通過抑制炎癥因子釋放、穩定溶酶體膜、抑制吞噬細胞功能等方式,可有效減輕機體炎癥反應;②纖維支氣管鏡灌洗通過反復吸引與灌洗,達到暢通氣道、清除病菌、抑制炎性介質產生的效果,可與糖皮質激素一起發揮協同增效作用,減輕局部炎癥反應,進一步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在糖皮質激素治療兒童大葉性肺炎的基礎上應用纖維支氣管鏡灌洗,可進一步提高糖皮質激素治療的臨床療效,在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的同時,還可改善患兒免疫功能,減輕機體炎癥反應,進而促進患兒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