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娜,陳朝聰,余華軍,李桂女
(1.海南省儋州市人民醫院,海南 儋州 571700 2.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海南 海口 570102)
萎縮性胃炎表現為飲食后腹痛、消化不良、飽脹、反酸等癥狀,內鏡下多表現為淡黃、彌散性或局限性病灶,胃黏膜腺體受損萎縮狀態,在該病發生發展過程中也可出現胃出血及胃潰瘍等并發癥[1]。研究[2]表明,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惡性貧血等疾病有一定關系,需引起臨床重視。目前針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及進展情況臨床上多采用控制局部炎癥及抑制、中和胃酸等方式緩解臨床癥狀,防止胃黏膜的進一步破壞及疾病的發展。果膠鉍及磷酸鋁凝膠均可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病灶及潰瘍面,同時也有一定抗炎效果[3]。目前兩種藥物聯合使用的臨床效果極其對胃炎患者炎癥狀態方面的研究較為缺乏,本研究以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內皮素(endothelin,ET)及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細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等指標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兩種藥物聯合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64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主述明顯胃脹、噯氣、惡心嘔吐等胃部癥狀;行胃鏡檢查明確提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4];年齡18~65歲。排除標準:合并其他胃腸疾病或病理檢查疑似惡變者;合并器質性病變及血液系統疾病者;合并精神性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孕婦。采用簡單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83例)及對照組(81例)。經比較,兩組患者性別組成、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
1.2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國藥準字:HC20130010,澳美制藥,1g)聯合果膠鉍(國藥準字H20052014,華納大藥廠)治療,其中阿莫西林每次0.5g,每日3次,果膠鉍每次2粒,每日3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磷酸鋁凝膠(H20080512,韓國保寧制藥株式會社,11g)飯后沖服,每次1袋,每日3次。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4周。
1.3觀察指標:胃病理檢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采用C14尿素呼氣試驗檢測患者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情況;取胃黏膜組織進行組織病理評分,評分主要包括慢性炎癥、活動性、萎縮、腸上皮化生及異型增生,根據嚴重程度評為0、1、2、3分。血清學檢查:于治療前后測定血清GAS、ET、IL-6、IL-12水平,各指標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試劑盒購自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
1.4療效評價:顯效:治療后患者腹痛腹脹、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癥狀基本消失,胃炎癥消失,黏膜病變縮小80%以上;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有明顯改善,胃部炎癥狀態有所改善,黏膜病變縮小50%以上;無效:治療后癥狀無改善甚至價值,胃部黏膜病變縮小不足50%。總有效率=100%-[(顯效+有效)/治療例數]×100%。
1.5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療效、不良反應等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及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胃病理積分、血清學指標等計量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6.7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31%(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兩組患者Hp清除率比較:觀察組及對照組治療后分別為58例(69.88%)、48例(59.26%)患者Hp轉陰,兩組Hp轉陰率比較未見明顯差異(χ2=2.023,P=0.155)。
2.3兩組胃病理積分比較:兩組治療前胃病理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積分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觀察組萎縮性、慢性炎癥及活動性等方面病理積分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胃病理積分比較
2.4兩組血清學指標變化情況:兩組患者治療前GAS、ET、IL-6、IL-12無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GAS、IL-12升高,ET、IL-6降低(P<0.05),觀察組各指標升高或降低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2.5兩組不良反應:觀察組及對照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9.64%、4.94%(P>0.05)。詳見表5。
慢性萎縮性胃炎確切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釋清楚,Hp感染是其重要致病因素,吳葆華開展的一項橫斷面研究證實,在老年人群體中,Hp感染率與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鏡形態改變相關,胃鏡形態改變越明顯,感染率越高;目前認為Hp感染后細菌吸附在胃黏膜上,釋放空泡毒素A引起胃部黏膜的炎性反應,胃黏膜表面炎癥浸潤可損傷黏膜表面的分泌腺體,未加以控制的感染及炎癥浸潤反復損傷,最終導致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及異常增生等變化[5];另外,未加以控制的胃黏膜損傷可在刺激下大量分泌胃酸,過量胃酸進一步損傷胃黏膜,引發出血、胃潰瘍等并發癥,加重萎縮性胃炎的病情[6],因此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中,清除Hp感染狀態、降低胃黏膜的炎性狀態、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免受進一步損傷非常重要。
果膠鉍為常見的鉍制劑,對于Hp有直接殺滅作用,果膠鉍以生物大分子果膠酸為載體,即使為弱酸條件下仍能發揮其療效[7]。磷酸鋁凝膠為抗酸藥物,其主要成分磷酸鋁可在胃內與氫離子結合,改變pH值,抑制胃酸活性,破壞并殺死Hp,另外其凝膠成分與胃部黏膜黏液相似,可在胃內形成類黏液層,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有效防治毒素、炎癥因子等物質侵入黏膜層,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盡管果膠鉍聯合磷酸鋁凝膠治療組別患者有效率及Hp清除率與單純使用果膠鉍治療組別未見明顯差異,但聯合組病理積分更低,提示兩種藥物聯合可一定程度改善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理變化,有很好的效果。
如上文所述,胃黏膜的炎性浸潤狀態、胃酸大量分泌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展過程,也是引發胃黏膜損傷、胃出血、胃潰瘍等并發癥,降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8]。本研究主要研究指標中,GAS是由G細胞分泌的刺激胃壁細胞分泌胃酸的激素,其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胃黏膜腺體萎縮程度[9];ET是一種廣泛分泌于胃腸系統的血管功能調節因子,對于維持胃黏膜血流穩定及血管張力均有重要作用,分析該分子水平變化可明確胃黏膜血流量的變化,可一定程度反應胃黏膜的損傷、修復及穩定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GAS、ET等指標均未見明顯變化,治療后GAS升高,ET降低,聯合治療的組別升高或降低幅度更大,提示果膠鉍聯合磷酸鋁凝膠可改善胃黏膜腺體情況及黏膜血流情況。另外對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進行分析也提示聯合治療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改善幅度更大,提示聯合治療也可改善炎性狀態。結合前文胃黏膜病理狀態變化結果,果膠鉍聯合磷酸鋁凝膠對于炎癥狀態、胃黏膜功能及血供的影響可能是胃黏膜功能恢復、修復及再生的相關機制。
目前認為果膠鉍在體內盡管吸收較少,但長期使用仍可升高血漿內Bi3+濃度,引起腦病、骨營養不良的風險,有潛在不良反應[10];磷酸鋁凝膠作為一種中性緩和劑,可提高胃內pH值并持續數小時,凝膠無鉍劑潛在不良反應風險,本研究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無差異,提示兩者均有較高的臨床安全性。磷酸鋁凝膠聯合果膠鉍有更好的臨床效果,因此降低果膠鉍的使用或許也可達到較好的效果并減少鉍劑帶來的潛在風險,在達到良好效果的同時也降低了風險,但本研究未對這一用藥方法療效進行探討,未來仍有待進一步證實。
綜上,果膠鉍聯合磷酸鋁凝膠可改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炎性狀態及黏膜功能,對于促進胃黏膜病理狀態的恢復有一定獲益。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樣本誤差相對較大;另外,本研究對炎癥因子方面的研究都集中于血清學指標的研究,而血清學指標可受較多因素影響,藥物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治療效果及相關機制研究仍有待對胃黏膜局部因子變化情況進行檢測,以進一步明確藥物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