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蓉 林燕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病治療的有效方案之一[1],為保障腹膜透析效果,患者腹部需置入長期導管[2]。但由于患者缺乏腹膜透析置管維護的專業知識,出院后導管維護效果不佳,影響后續治療,加大患者生理、心理和經濟負擔[3]。出院準備度是指即將出院的患者對出院后各種知識的準備情況,反映患者出院后的應對能力與社會支持等情況,可對患者出院后過渡期安全進行預測[4]。提升腹膜透析置管患者準備度,有利于為患者提供更系統和高效的護理干預。了解患者出院準備度現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是提升腹膜透析置管患者準備度的前提。本研究以72 例腹膜透析置管出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患者出院準備度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采用方便抽樣法,選擇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腎內科行腹膜透析置管的患者共72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5 例,女37 例;年齡24~72 歲,平均(46.14±9.12)歲。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根據診斷標準確診為慢性腎衰竭[5];②年齡>18 歲;③選擇腹膜透析作為腎臟替代治療;④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存在溝通障礙者;②患有嚴重心理疾病或精神疾患者;③問卷填寫不符合要求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根據研究目的,采用自行設計的一般資料調查表收集出院患者基本情況。調查表包括患者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婚姻、工作性質、疾病知識掌握程度、月收入、親屬陪護等人口學基本資料。
1.2.2 出院準備度量表 采用出院準備度量表進行出院準備度評估[6]。該量表從自身狀況、疾病知識掌握、出院后應對能力、可獲得社會支持4 個維度共22 個條目(不包括不計分的第1 個是非題條目)進行出院準備度評價,其中自身狀況共7 個條目,疾病知識掌握共8 個條目,出院后應對能力共3 個條目,可獲得社會支持共4 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1~10 分計分。條目3 和條目6 為負向條目,在總分計算時,需進行正向化處理。1 分表示“完全不”,10分表示“完全”。得分越高,表明出院患者準備度越高。經Cronbach's α系數計算后,各維度α系數為0.786~0895,總量表α系數為0.819。
1.3 方法
1.3.1 資料收集方法 在患者出院前4h,由經過培訓的責任護士發放問卷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患者填寫調查前,責任護士采取統一的指導語,向患者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填寫注意事項。對于填寫困難者,由家屬代為填寫。除解答必要的疑問和進行指導外,責任護士對患者填寫不進行任何暗示或要求。問卷現場發放現場回收。問卷共發放72 份,回收有效問卷70 份,有效回收率為97.22%。1.3.2 影響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單因素分析和Logistic 多元回歸分析對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多重比較采用F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情況腹膜透析置管出院患者自身狀況、疾病知識掌握、應對能力、可獲得社會支持4 個維度平均得分為(50.16±6.94)分、(57.39±6.85)分、(23.72±4.15)分、(29.45±4.69)分,得分率分別為71.66%(50.16/70)、71.74%(57.39/80)、79.07%(23.72/30)、73.63%(29.45/40)。出院準備度總分為(160.72±19.23)分,得分率為73.05%(160.72/220)。患者出院準備度得分分布見表1。
表1 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得分分布情況
2.2 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經單因素分析,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疾病知識掌握、親屬陪護人數是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分,x±s)
2.3 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影響因素多因素分析將經單因素分析篩選的5 個因素作為自變量,將出院準備度作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 多元回歸分析。各自變量賦值,性別:男=0,女=1;年齡:<45歲=2,45~60歲=1,>60歲=0;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0,初中=1,高中及以上=2;疾病知識掌握:好=2,一般=1,差=0;親屬陪護人數:>2人=2,2人=1,1人=0。經Logistic 多元回歸分析,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疾病知識掌握和親屬陪護人數是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影響因素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3.1 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情況腹膜透析是治療終末期腎病的一種有效手段,為降低患者醫療成本、改善治療體驗,腹膜透析患者需長期置管,這對患者健康知識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7]。出院準備度反映了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對即將離開醫院、回歸社會以及進一步康復的準備狀況及所具有的能力。出院準備度越高,意味著患者越能夠更好地適應出院后的需要,從而進一步促進康復、回歸社會。出院準備度越低,說明患者在相應的健康知識、自我護理技能掌握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意味著患者出院后可能面臨較高的風險。從本組資料來看,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總分為(160.72±19.23)分,出院準備度得分率為73.05%(160.72/220)。從得分范圍分布來看,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得分以132~171 分為主,共49 例,占比為68.06%;得分>172 分14 例,占比為19.44%;得分<132 分9 例,占比為12.50%。就得分和得分范圍分布來看,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處于中等水平。就準備度各個維度來看,自身狀況、疾病知識掌握、應對能力、可獲得社會支持4 個維度得分分別為(50.16±6.94)分、(57.39±6.85)分、(23.72±4.15)分、(29.45±4.69)分,得分率分別為71.66%(50.16/70)、71.74%(57.39/80)、79.07%(23.72/30)、73.63%(29.45/40)。出院后應對能力得分率相對較高,自身狀況、疾病知識掌握和可獲得社會支持得分率較為集中,但是4 個維度的得分率均<80%,這說明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各個維度均有待于加強。
3.2 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的影響因素及干預對策經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疾病知識掌握、親屬陪護人數為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的影響因素(P<0.05),與王小平[8]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3.2.1 性別因素 本組資料表明,女性患者出院準備度得分為(164.51±16.39),高于男性患者(156.71±18.60)的得分(P<0.05)。這可能與女性的性別特征有關。相比于男性,女性在無菌觀念、手衛生以及導管維護操作等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現。因此,在對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護理中,應該考慮患者的性別因素,尤其是對男性患者,更要糾正錯誤觀念,強調無菌操作和手衛生等環節的重要性。同時,重視男性患者女性親屬(如妻子、女兒)的健康教育,從而可以在患者出院后獲得來自女性的社會支持。
3.2.2 年齡因素年齡是影響認知和行為的重要因素。從本研究結果來看,患者年齡越小,出院準備度得分越高。<45 歲者出院準備度得分為(168.93±13.47)分;45~60 歲者,出院準備度得分為(161.28±15.75)分;>60 歲者,出院準備度得分為(153.88±17.52)分。年齡越大,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意愿和能力越低,影響了患者出院準備度。提示對老年患者進行出院護理時,除了要重視患者本人的健康教育外,也需要強化其配偶和子女的健康教育,從而發揮配偶和子女在出院后的照顧作用[9]。
3.2.3 受教育程度 從本組資料來看,相比于小學及以下文化者,初中和高中及以上文化者出院準備度得分更高。具有初中學歷者出院準備度得分為(161.35±16.72)分,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者出院準備度得分為(162.80±16.13),但是小學及以下學歷者出院準備度得分為(154.06±17.34)分。學歷低,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對現代科學的接受程度不高,對正確的健康行為和理念難以認可。這又進一步影響了他們的健康信念和行為[10]。因此,在對中低學歷患者進行出院指導時,需強化健康認知和健康信念。同時,通過分析患者家庭成員學歷情況,邀請具有高學歷的家庭成員參與健康教育,通過家人的紐帶作用,提升患者對出院相關知識的掌握和執行力度。
3.2.4 疾病知識掌握程度 疾病知識是構建健康信念的基礎,腹膜透析置管患者普遍缺乏專業的置管護理知識,這就需要通過健康教育提升疾病知識水平。疾病知識水平的提升,又可以進一步提高出院準備度。從研究來看,疾病知識掌握好的患者,出院準備度得分為(169.18±13.41)分,疾病知識掌握一般的患者,出院準備度得分為(160.93±15.55)分,疾病知識掌握差的患者,出院準備度得分為(151.24±19.27)分。疾病知識掌握越好,出院準備度得分越高。因此在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護理中,應該強化健康宣教。考慮患者個體因素差異,在健康宣教實施中,應盡量結合患者個體特征,予以個性化健康宣教。同時,還要強化延續護理,讓患者出院后也能夠繼續獲得專業的護理指導[11]。
3.2.5 家屬陪護人數 家屬陪護人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所獲得的社會支持情況。家屬陪護人數越多,表明患者家庭結構穩定、和諧,能夠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從本組資料來看,家庭陪護人數>2 人的患者,其出院準備度得分最高,為(166.89±15.97)分。對于家庭陪護人數較少,如喪偶、子女長期在外工作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可以通過病友互助、開展社區護理等方式,給予更多的社會支持,從而提高出院后的自我護理能力。此外,在患者出院前詳細講解置管注意事項以及各類并發癥,提高自護能力[12]。
綜上所述,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準備度處于中等水平,應結合出院準備度的相應影響因素,予以針對性的出院指導,提高出院患者自我護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