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錦鳳 陳愛國 潘秀萍 趙瑩
江蘇省東臺市為國家級無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縣(市)之一,從2018年起,東臺市及鹽城周邊地區圍繞“一園一品”(農業 示 范 園+綠 色 品 牌)工程建設,利用草莓(本地區常年種植大棚草莓近1 300 hm2)收獲后的棚架資源和4~7月的溫光條件,應用強化耐候地膜和“一膜兩用”技術、膜下軟管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搶栽一季櫻桃番茄,提高了設施利用率和土地單位面積產出,667 m2平均產值為4.5萬元,增收成效明顯。該模式草莓667 m2產量1 500 kg、產值3.0萬元、凈利潤2.2萬元;櫻桃番茄667 m2產量1 200 kg、產值1.5萬元、凈利潤0.8萬元,總計667 m2年產值達到4.5萬元、凈利潤3.0萬元。現將生產關鍵技術總結如下。
草莓采用鋼架雙層大棚種植,8月中下旬定植,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中旬采收;櫻桃番茄3月上中旬定植,5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采收,草莓與櫻桃番茄循環輪作種植。
適宜在本地區種植的品種主要有寧玉、寧豐、隋珠等,具有單果質量大、含糖量較高、食口性佳、成熟期早、商品性好、耐貯運等特點。
種植園址要選擇無污染的偏酸性田地,且排灌良好、環境質量符合國家綠色農產品標準。定植前10~15 d,每667 m2撒施有機質含量20%以上的商品有機生物菌肥500 kg、45%硫酸鉀型復合肥30 kg、24%鈣鎂磷肥50 kg、硼肥1 kg,然后耕翻平整作壟,并搭好棚架。7~8 m寬大棚起6~8壟,壟高20~25 cm、寬60 cm,溝寬40 cm,并在田間安裝好滴灌設施,每壟中間鋪一條滴灌帶。選擇成齡葉片4張以上的無病蟲害健壯苗,每壟定植2行,株距12~15 cm,每667 m2定植6 500~8 000株。
①水肥管理 草莓定植后灌透定根水,并覆蓋遮陽網促進醒棵活苗。草莓現蕾開花前適當控制水分,進行蹲苗,促進生殖生長。待第一花穗果開始膨大著色時,逐漸增大肥水,一般在果實膨大期、采收初期及每茬果采收后的發葉期施1次,共追肥6~8次。每次每667 m2隨水沖施含有微量元素的高鉀懸浮型水溶性肥料(N+P2O5+K2O,500 g/L)3~5 kg。
②溫光管理 當白天最高溫度降至20℃(10月中旬)要建好外層大棚,扣棚后7~10 d全棚畦面鋪設強化耐候黑色地膜;當白天最高溫度降至15℃(11月上中旬)以下時覆蓋好內層大棚膜;當出現-5℃以下的極端嚴寒天氣時,及時在壟溝鋪一層稻草以及在內層大棚膜上加蓋遮陽網或無紡布保溫。草莓現蕾開花期間,棚溫白天保持25~28℃、夜間7~8℃;果實膨大期,棚溫白天保持23℃左右、夜間不低于5℃。冬季和早春低溫陰雨寡照天氣期間,可在棚室內安裝草莓專用LED補光燈進行人工適量補光。在管理好棚溫和光照的基礎上適時通風換氣,防止棚內濕度過高誘發病害,棚內濕度一般保持在40%~50%為宜。
③及時整枝,疏花疏果 在頂花穗抽生后[1],選留2~3個方位較好且粗壯的側芽作為分株,其余腋芽、新發生的匍匐莖及枯葉、黃葉及時摘除,始終保留8~10片健壯葉;開花期摘除弱小花蕾;結果期疏掉畸形果和小果。通常第1花穗保留10~12個果,第2花穗保留8~10個果。蜜蜂輔助授粉可提高草莓坐果率,開花前5~6 d放入1箱蜜蜂(6 000~7 000只)即可,注意做好蜜蜂防毒安全管理。

④病蟲害綠色防控 大棚草莓生長期間蟲害發生較少,有時會有蚜蟲零星發生,可用黃板誘殺;草莓灰霉病可選用1 000億個/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草莓炭疽病可選用16%多抗霉素B可濕性粉劑3 500倍液防治。
⑤適期采摘 雙大棚栽培草莓一般開花后35~45 d成熟(據調查,第一茬果12月上旬采收結束,產量250~300 kg/667 m2,產值15 000元/667 m2),采收后根據市場需求按品種、大小、顏色、分級、分質量包裝銷售。
選擇具有單性結實特性,低溫性好、耐高溫、風味佳、質優高產的雜交品種,如日本紅風鈴、浙粉櫻1號[2]等。
2月初浸種催芽,采用雙大棚套簡易小拱棚穴盤輕基質育苗。每667 m2大田需備苗1 800株。壯苗標準:苗齡40~45 d,株高15~18 cm,莖粗0.3 cm左右,7~8張葉片帶花蕾。
3月上中旬每壟單行定植,株距30~35 cm,每667 m2定植1 500~1 700株,注意大棚兩邊半壟不種植,便于通風采光和生產管理。定植前,清除田間草莓剩株,清潔好滴管的滴孔,封閉上茬定植孔。
①水肥管理 櫻桃番茄定植后灌足水促活棵,第一花穗開花前(4月初,苗齡15葉左右)適當控制水分,進行煉苗,促進生殖生長。當第一花穗果綠豆大小時每667 m2重施1次平衡基肥,每667 m2滴灌含有微量元素的高鉀懸浮型水溶性肥料(N+P2O5+K2O,500 g/L)4~5 kg,待第一花穗果開始膨大、第二花穗果坐住時,逐漸增大肥水量,一般在每穗果膨大期、采收后各沖施1次,共追肥8~10次,每次用量為1.0~1.5 kg/667 m2;轉色后至采摘期間嚴控肥水,適時通風降濕,保持棚室內濕度25%~30%為宜,既保證了櫻桃番茄產量、品質風味(含糖量)不降,又預防了臍腐病、裂果等生理性病害的發生。
②溫光管理 醒棵前棚溫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15~18℃,光照8 h以上,不通風;醒棵后棚溫白天保持在25~28℃、夜間不低于15℃,內棚兩頭適量通風降濕。4月上中旬可撤去內棚,5月上中旬可晝夜通風,當晴天中午出現30℃以上高溫天氣,在頂棚膜上加蓋遮陽網降溫以防因高溫而裂果,要勤揭勤蓋,適時適量灌水,以水調溫降溫。
③適時整枝吊蔓、留果放蔓苗高25~30 cm時整枝吊蔓,一般采用雙稈(蔓)整枝,即在第一花穗節位下選留1個健壯側枝培養成次果枝,其余側枝抹除,當次果枝長20 cm時單個吊蔓,雙稈分別向壟兩邊呈“人”字形吊引。通常第一花穗留10~12果,其余花穗留果15~18個為宜。當第5~7花穗開放時,留2~3片葉摘心。因櫻桃番茄株型高大,生長旺盛,要及時放蔓3~4次,生長點始終離棚頂30 cm以上,同時摘除基部老葉以促進果實轉色和有利于田間通風透光。
④病蟲害綠色防控4月上中旬,撤去內棚膜時用20~40目的銀灰色防蟲網封閉棚室通風口,可有效防治蚜蟲、薊馬、煙粉虱為害;在清潔田園、加強溫濕度管理的基礎上重點預防臍腐病、裂果等生理性病害,可根據田間長勢噴施磷酸二氫鉀500倍液和碧護(赤·吲乙·蕓薹)粉劑10 000倍液3~5次防治。
⑤適時采收 春季大棚櫻桃番茄一般謝花后28~35 d成熟。果實以九成熟(橙紅)時采收為宜,每隔1~2 d采收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