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2020年給Infor公司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其一,2020年上半年,曾經Infor的用戶、股東,被人稱為 “全球最神秘的非上市私人企業”的科氏工業集團(Koch Industries, Inc.),完成了對Infor的收購,使得Infor成為其旗下的一家獨立子公司。作為一家年銷售額超過500億美元、業務遍及除科技產業以外多個領域的全球最大非上市公司,科氏工業集團花費近130億美元收購Infor公司,也許考慮更多的是對自身數字化轉型進程的關注。與此相對,本次收購對于Infor公司的影響更大:目前階段,作為傳統的管理軟件廠商,Infor公司正在努力向“為特定行業提供商業云軟件”的服務商過渡。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對技術和產品投入大量成本,更重要的是,Infor公司還需要了解和認識更廣泛的企業用戶的真實業務場景,并在解決現實業務需求的過程中,不斷打磨將傳統管理軟件能力、不同行業的現實業務知識與新興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和能力,最終完成產品功能和性能的不斷提升。顯然,成了科氏工業集團子公司,將使得Infor公司自身的技術和產品轉型,變得更加有的放矢,步入自身高速成長的快車道。
其二,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從某種程度上加快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這使得整個企業級IT產業實際上在2020年經歷了一次市場需求急速拉升的過程,Infor也不例外。Infor公司年底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20財年,其全球SaaS業務增長達到112%,從本地部署向Infor云遷移的增長達到200%。其中,2020年中國區年度同比業務增長達到38%,大中華區業務超額完成37%,成為Infor公司全球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顯然,成為科氏工業集團中的一員,加快了Infor自身能力的成長;而業績的大幅增長,使得Infor開始對于市場有了更多的期望。
于是,在2021年初,Infor開始試圖拓展更大的市場:4月13日,Infor宣布,將時任Infor大中國區及韓國銷售副總裁謝曉蓓晉升為Infor全球副總裁兼大中國及韓國地區總裁,負責Infor在大中國及韓國地區的整體業務發展和市場提升,幫助客戶獲得成功、確保項目的敏捷交付。Infor全球總裁兼首席營收官Rod Johnson通過新聞稿表示:“中國市場極具潛力并引領增長,對Infor業務的整體成功至關重要……謝曉蓓女士在公司的8年里為Infor中國的業務做出了重大貢獻。我相信,她的經驗、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強大的客戶合作伙伴網絡,將有助于加速該地區的增長。”
應該說,2013年加入Infor,擁有25年的豐富行業經驗的謝曉蓓原本就已經是Infor近年來拓展中國市場最關鍵的核心人物。正是在她的領導下,Infor才重新構建了在大中國區的生態系統業務,并且在三年內實現了業務增長三倍的目標。近年來,Infor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江西煌上煌集團食品有限公司、雅昌文化集團、德邦快遞、徐工集團等一系列地區性大客戶達成的合作,也都是在她的帶領下所取得的業務成績。
“大中國區市場是科氏和Infor至關重要的市場。”任命宣布當天,謝曉蓓接受媒體采訪時首先強調,作為Infor的新東家,科氏工業集團在過去始終在“支持自由貿易”方面“有著明確的原則立場”,并“反對對中國進口產品加收關稅及在任何地方濫征關稅”的行為。在她的理解中,科氏工業集團和Infor在價值觀方面極其相似:兩家公司都是強調更加關注客戶的需求,以滿足客戶的需求,提供卓越的客戶體驗作為企業的核心追求。
在具體的措施上,謝曉蓓的規劃中,Infor會在保持專注于“垂直行業應用、快速套件部署和提供持續改進能力”的基礎上,在大中國和韓國地區市場,堅持客戶共贏、生態系統、卓越團隊和區域市場四個方面的核心價值建設。而對于2021年最核心的工作內容,謝曉蓓強調,除了其目前正在積極進行中國公司團隊架構的調整和重建,云就緒、長期生態系統建設、客戶關系管理和品牌意識,都將是其在未來工作中關注的重點。
“所有人都知道,軟件產品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方案,它要經過我們的實施和服務,經過合作伙伴、實施方、廠家、客戶……多方一起才能實現共贏。”在接受采訪時,謝曉蓓認為除了專注于技術產品外,Infor希望通過加強對外構建一個更具有成長性的生態系統,對內提高Infor機構的戰斗力,來贏得更多的市場關注和用戶。“八年前我加入Infor時,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打通代理、合作伙伴和渠道關系。這么多年之后,Infor健康的生態體系已經在中國基本形成了雛形。為什么我要說雛形呢?因為我們的生意還會越來越好,還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而對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剛剛履新的謝曉蓓對Infor中國地區的人員和機構基本完成了重組,另一方面,在其倡導下,Infor中國在2021年三月正式成立了用以員工培訓的中國Infor中國研究院。
“此次團隊的更新是真正的更新:人員的百分之七、八十全換了崗,從Q1的成績可以看到,這次調整是一次正確的改變。”謝曉蓓強調,此次Infor沒有開除任何同事,只是把同事們放在更合適的位置上,去發揮更大的優勢。而此次人員調整的目的,是Infor希望能夠構建一個能夠快速響應用戶需求的、能夠完成針對性和個性化項目的人員架構和組織結構:因此重點加強了針對“大單”的戰略小組和國際組、咨詢售前部門、大客戶部……“之前在中國,我們的做事方法是中規中矩的,當時Infor已經有很多的成果;但未來,我們應該有更多、更好的方式,有更專業的人來做事。”

采訪的最后,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謝曉蓓透露:作為一個始終堅持向SaaS服務轉型的軟件公司,Infor全球公有云合作伙伴是AWS,但是在中國市場上,Infor始終秉持著“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不強迫客戶接受任何他們不認可的方案”的原則,正在“推進與中國本土公有云的合作進程”。
雖然目前市場上流行各種用云原生應用解決企業級業務管理需求的理論,但是事實上,經過驗證的企業管理軟件在管理方法、軟件規則,甚至企業知識方面,依然保有一定的優勢。對于應用企業而言,兩種方式之間也許并非是“二選一”的關系。“Infor非常強調的是:為企業核心的一些應用系統打造這方面的行業云套件,特別是‘最后一公里深層的應用。”Infor大中國區及韓國商業咨詢高級總監鹿崇在回答筆者提問時強調,兩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之間應該是共存和融合的關系:“Infor提供了Infor OS,目的就是要擁抱這些外圍的應用。目前,Infor的生態系統中有50個合作伙伴,他們在我們的核心應用中也會開發針對客戶的一些應用:例如移動辦公、出差費用報銷等各種應用,我們會把它做一些融合,做一些連接,通過我們的OS平臺,融合到一起。我們不排斥這些東西,因為這個市場就是這樣的。但是核心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特別是行業‘最后一公里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