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后疫情時代,幾乎所有企業都加快了自身數字化轉型步伐,以應對損失的持續發生。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都不得不做出改變去適應這種新環境,創新的方式將被重塑,也讓更多企業認識到變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21年4月,紅帽總裁兼CEO Paul Cormier在紅帽全球峰會上分享了紅帽未來的重點發展策略——開放混合云、邊緣計算、智能分析以及為道路車輛提供第一個連續認證的Linux平臺。
眾所周知,開源是紅帽的DNA,虛擬化、云計算、云原生,以及現在的5G和邊緣計算等創新技術和應用都發軔于開源;而開放混合云更是紅帽多年來的愿景,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正在積極朝這一目標邁近。
2020年更加凸顯出全面的混合云運營對企業CIO和IT領導者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臨著服務需求不斷增多,同時需要履行現有基礎架構承諾的情況下,客戶和合作伙伴希望靈活地采用各種技術,在任何地方交付任何應用,而不需要付出額外的開銷或帶來更高的復雜性。
為此,紅帽推出了全新的托管云服務,進一步擴展開放混合云技術組合:紅帽OpenShift API管理——加快實現價值,同時在交付API優先、基于微服務的應用時降低運營成本。紅帽OpenShift Streams for Apache Kafka——更容易地創建、發現和連接實時數據流,無論它們位于何處。紅帽OpenShift Data Science——使企業能夠更快速地開發、訓練和測試機器學習(ML)模型,并以適應容器的格式輸出。
值得一提的是,紅帽全新的托管云服務旨在提供全面托管且簡化的用戶體驗,幫助企業在混合環境中構建、部署、管理和擴展云原生應用,這些服務有助于在高度復雜的現代IT環境中降低運營復雜性,不會影響開發者的工作效率,從而在整個開放混合云環境和多個云環境中提供一套通用的能力。
“全新托管云服務基于現有的紅帽OpenShift產品系列而構建,為領先的公有云環境提供自助式Kubernetes全面管理。這樣,紅帽客戶和合作伙伴能夠以業界領先的企業級Kubernetes平臺為基礎,制定開放的混合云戰略,而無需考慮本地基礎架構資產或運營人員配置。” Paul Cormier說到。
另一方面,紅帽推出了全新產品OpenShift Platform Plus——該產品是Kubernetes平臺的最新版本,旨在提供一個整體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在混合云環境中采用DevSecOps。無論OpenShift在何處運行,紅帽OpenShift Platform Plus可以提供立即可用的完整Kubernetes堆棧,將構建、部署和運行等幾乎所有應用所需的全部功能匯集在一起。
作為成長最快的開源項目之一,Kubernetes對管理和安全等服務提出需求,也需要附加組件的支持——例如管理和增強的安全組件。
“紅帽OpenShift Platform Plus依托OpenShift容器平臺的功能而構建,通過提供包含高級安全功能、運營管理能力和全面的容器倉庫注冊器的聯合解決方案,進一步優化其功能。”Paul Cormier表示,借助紅帽OpenShift Platform Plus,企業能夠以更一致的方式部署安全功能,并在開放混合云的任一位置和軟件生命周期的任一階段管理應用。
對于用戶來說,可以通過紅帽OpenShift Platform Plus集成功能對紅帽OpenShift進行擴展:用于Kubernetes的紅帽高級集群安全——為軟件供應鏈、基礎架構和工作負載提供安全保障。用于Kubernetes的紅帽高級集群管理——實現混合和多云環境中Kubernetes集群的端到端可視化、管理與控制。紅帽Quay——為跨基礎架構的一致編譯管線提供全面的、可擴展且更安全的容器倉庫注冊器。
許多IT團隊采用零散而孤立的工具,在管理復雜混合云環境時疲于應對。盡管為混合云的運營提供一致的視圖勢在必行,但許多企業仍將用于維護和擴展運行傳統系統的關鍵業務應用,以及專用于云原生堆棧和運營的團隊和預算分開。
這也是在今年紅帽全球峰會上,Paul Cormier提到的另一個“主角”——紅帽智能分析(Red Hat Insights)。
紅帽智能分析是一套由專家系統提供支撐的云服務,簡化了IT團隊在維護、優化和擴展基礎架構時的多項任務,使其能夠主動采取措施提高安全性和運營效率,并控制成本。
通過提供一流的專業知識服務,紅帽智能分析可發出自動告警,幫助用戶主動探測、分析并修復多種潛在的軟件安全和配置問題,同時在這些問題導致停機、集群故障或升級失敗之前提出實施建議。
而且,通過擴展紅帽智能分析,將紅帽OpenShift和Ansible自動化平臺納入支持范圍內,從而減少IT和業務組織之間在支持當前業務所需系統時的摩擦,同時通過設計新的服務和應用來推動未來業務增長。
紅帽最新的《2021企業開源現狀》報告顯示,在受訪的IT領導者中,72%的受訪者預計開源在未來兩年內將推動邊緣計算的采用。據Linux基金會的《2021年邊緣現狀》報告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IoT)或基于邊緣的設備將產生大約90ZB數據。
對紅帽而言,這表明邊緣計算對于開放式混合云環境的重要性在未來幾年內肯定會持續提高。對于企業而言,CIO和IT領導者同樣必須為滿足邊緣計算的嚴苛要求做好準備。
事實上,邊緣一直是紅帽開放混合云戰略的一部分。例如,紅帽企業Linux將混合云環境更高的一致性和控制能力,與逐步或一次性采用開放式創新成果的能力結合,成為全球財富500強生產環境的基礎,涵蓋全球金融機構、醫療系統到制造業巨頭和政府機構等。
而在最新紅帽企業Linux 8.4版本中,紅帽新增能力將這一功能擴展到邊緣部署中。通過全面的開放技術構建邊緣就緒型技術堆棧:紅帽OpenShift當前可支持3節點集群和遠程工作節點,從而能夠在空間或資源有限的地點部署企業Kubernetes平臺。
另外,用于Kubernetes的紅帽高級集群管理,跨開放式混合云環境提供強大、靈活的Kubernetes管理能力,將集中IT控制能力從數據中心擴展到網絡邊緣,在通過紅帽Ansible自動化平臺,助力邊緣設備上因維護軟件堆棧而產生的工作流自動化,用紅帽數據服務的能力,跨邊緣和數據中心存儲、分析與分發數據。
“紅帽企業Linux 8.4不僅僅是邊緣的基礎。”在Paul Cormier看來,紅帽Linux平臺最新版本引入了新功能和增強能力,可以更全面地幫助企業制定、部署和維護混合云戰略,包括從數據中心到云等環境——為基于云的應用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并且更全面地支持紅帽Cloud Access。通過Tracer工具和紅帽企業Linux Web控制臺更新對系統修補和更新提供智能指導,幫助識別因服務重啟或系統重啟引起的宕機,變得更簡化、自動化的系統配置與管理。
而且,還可以提供更豐富的安全能力,通過分布式環境中的容器形式,針對加密策略和網絡綁定的磁盤加密(NBDE)提供紅帽企業Linux系統角色,從而幫助滿足混合云規模的IT組織需求。
當筆者問到企業在面對未來多變的市場環境,CIO將會發揮怎樣的價值時,Paul Cormier的回答是:“選擇,一直是IT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CIO既不能在真空中制定計劃,同時也不能只著眼于當前。IT領導層必須預測現在看似簡單的決策是否會帶來噩夢般的復雜性,從而導致沒有能力開展競爭,這意味著選擇權和靈活性在過去幾年是關鍵考量因素。”
如今,CIO正在接受他們作為云運營家的角色,他們的職責不僅負責如何構建云,更要知道如何大規模運行云。就像紅帽準備幫助每家公司成為軟件公司一樣,紅帽也將會幫助CIO適應云運營的新世界。未來是混合的,紅帽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