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鵬
以“激發數據要素新動能,開啟數字中國新征程”為主題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開幕,這是“十四五”規劃發布以來的首場以數字中國建設為主題的峰會,在百分點科技總裁高體偉看來,數字中國建設真正到了快速的推進期。
過去一年,國家大力發展新基建,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被視為數字中國建設的三大賽道,這里都有百分點科技科技的身影,尤其是將數字政府作為主航道的百分點科技,已經成為該領域的建設者和深耕者。“用數據智能推動社會進步是百分點科技的使命。”高體偉表示,在多年的實踐中,百分點科技不斷實現高成長和創新突破,并積累了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專業團隊和行業積累等核心優勢。如今,借勢數字中國建設,百分點科技正迎來歷史性機遇。
在百分點科技的發展變革中經歷了重要的三次變革,在高體偉看來如同運動員的“三級跳”一步一步朝著目標邁進,最后完成漂亮的起身。
第一次轉型發生在2014年,在此前,百分點科技服務近2000家電商和網絡媒體,但隨之而來也面臨增長壓力。“在2014年,數字經濟進入啟蒙階段,我們看到了這里的機會。”高體偉表示,那個時候百分點科技就比同行業企業更早的企業級轉型,也因為此前在服務眾多電商和網絡媒體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對于海量多源異構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力,為之后的企業級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僅僅過了兩年的時間,數字經濟引領的企業數字化轉型開始出現一些發展中的瓶頸。“因為缺乏商業應用場景,所以很難看到數字化的效用和價值,這也成為百分點科技所處的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高體偉稱,也是在那個時候百分點科技前瞻的看到海外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并率先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進行海外業務拓展。
彼時,政府強烈的數字化轉型需求給了百分點科技建設國家級平臺的機會,讓百分點科技能夠更大限度地用數據智能技術發揮數據價值,在項目中沉淀眾多具有場景應用價值的產品和技術。而這也為百分點科技后來開展一系列數字政府項目奠定了基礎。
隨后,伴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加速落地,市場機遇再次擺在百分點科技面前,在2018年后,百分點科技逐步深耕政府級服務,尤其是數字城市、應急管理、生態環境和公共安全領域。
如今,國家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把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等內容就專設了一章,并提出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一個數字中國建設的新時代已全面到來,而百分點科技也已經做好了一躍而起的準備。
在技術產品方面,百分點科技專注于數據智能領域,擁有全棧的、成熟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可以實現快速部署,為政府構建端到端的數智化解決方案。比如,依托在數字政府行業中豐富的數據治理經驗,總結出了一套數字政府項目敏捷實施方法論以及不同階段人員能力需求方法論,支撐數字政府項目快速落地。尤其是對認知層和決策層的智能技術和產品的投入,依托NLP、知識圖譜等核心技術,可以為客戶提供最前沿、最全面的技術產品支撐。
并且,百分點科技在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已從數據匯聚與治理層面轉變為應用場景牽引、數據賦能的新階段。讓有限的數據通過應用活起來,提高政府數字化治理水平,以數字化的方式為社會提供服務。
同時,經驗沉淀、標準先行,為保證數字政府項目高效、快速、落地的建設,百分點科技在眾多項目中沉淀出保證數字政府建設成功的五大步驟二十道工序,在保證快速交付的前提下,對每個環節依照相關標準,確保數據準確性和合規性。
“在政府級服務行業積累方面,我們已經具備先發優勢,擁有豐富的海外國家級和國內省市級數字政府建設經驗,助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高體偉表示,目前百分點科技已服務了公安部、應急管理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單位,并參與北京、湖北、廣東、廣西、山東、新疆、深圳、麗江、常州和蘇州等省市級數字政府建設。
“只有創新才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高體偉認為,百分點科技能夠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創新,“因為我們自成立以來便具備創新的基因,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即以數據智能推動社會進步。”

在技術創新的前幾年,百分點科技積累了從數據集成、數據融合、數據治理到數據共享等全棧大數據核心技術。隨著數字化轉型愈發深入,政府和企業的數據規模逐漸增大,百分點科技在服務客戶的同時,也已具備萬億級大數據平臺的構建能力和實踐經驗。
隨著政府數字化治理和企業精細化運營的需求不斷提升,利用數據來驅動決策成為必然。為此,百分點科技先后成立了認知智能實驗室、感知智能實驗室、數據科學實驗室,骨干成員來自國內外一流大學與技術公司,并邀請了多位國際知名專家擔任顧問,在NLP、知識圖譜和視覺、語音交互等核心技術上不斷進行突破,目前已經打通貫穿感知-認知-決策-行動的智能閉環。
“創新的技術只有在現實中得以應用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百分點科技的創新是基于對技術、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高體偉認為,未來3-5年數據智能技術應用將呈現五大趨勢:一是數據、技術和場景融合,二是應用會越來越強調實時性,三是交互式AI全面滲透,四是機器自動化和自主性,五是邊緣計算賦能數據隱私保護。而這也將是百分點科技技術創新和研發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