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春
摘 要:繪本閱讀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已經被廣泛應用并推廣。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都非常有限,繪本中除了豐富的內容外還借助形象的插圖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掌握繪本中表達的內容,對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提升以及閱讀能力的培養都有重要意義。文章主要探究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高效性
一、 引言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和理解能力都非常有限,繪本正好符合了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將有趣的故事和知識通過繪本中通俗的語言以及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繪本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在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利用繪本這種教學工具能夠極大地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在繪本閱讀中不斷提高其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
二、 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繪本是學生在早期剛開始接觸閱讀時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的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在識字量以及理解能力方面還很欠缺的情況下,如果直接讓學生接觸大量文字內容的閱讀會使學生感到非常吃力,不僅閱讀效果無法提升,而且會讓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嚴重的抵觸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中可以引入繪本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在通俗的語言以及豐富的圖案中獲得樂趣的同時還掌握了相關的知識,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教師在引進繪本閱讀教學中為了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在引導學生閱讀時不能將注意力僅僅停留在繪本的情節和圖案上,而要通過表面的含義向學生滲透繪本中所表達的深層次的內容,引起學生的進一步思考。
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在進行繪本閱讀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閱讀的內容進行擴展和想象,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進行思考和探索,促進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提高。還有,繪本閱讀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在繪本閱讀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繪本中的內容通常都比較簡單,而且文字表達的部分也很通俗易懂,再加上豐富的插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繪本中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完成后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將繪本中的內容復述出來。學生在復述的時候會對閱讀的內容進行回憶,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學生會將繪本中文字的描述和插圖結合起來想起相關的表達,從而在復述的時候使用出來,這個過程就是不斷豐富學生語言積累以及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非常短的,而且也沒有足夠的耐心,因此在對他們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趣味性的設計。繪本主要是針對低年級的學生設計的一種閱讀材料,在進行繪本閱讀中學生可以將故事和語文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樂趣中逐漸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興趣。而且在利用繪本進行教學時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會被很好地激發出來,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 促進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高效性的策略
(一)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對教學方法的設計一定要建立在了解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之上,不要一味要求學生一定要在閱讀中達到什么樣的程度,而是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制訂相應的教學目標并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語言發展的特點,教學環節也應該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啟發和培養學生在繪本閱讀中的內容,而且整個環節要設置清晰的脈絡,使學生每一步的學習效果都能夠明顯地展現出來,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獲得滿滿的成就感。通過不同的節奏引導學生在繪本閱讀中的積極性,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站在孩子認知的角度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與互動。深入挖掘繪本的特點以及細節,對學生進行啟發,在繪本閱讀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課堂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學生在這種有趣閱讀的氛圍中不僅閱讀能力和興趣提升了,而且閱讀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例如,教師在帶領小學一年級學生進行《大衛去上學》繪本的閱讀中,可以先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大衛”的圖片,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用比較有趣的方式開場:“同學們,大家還認識圖片上面這個老朋友嗎?”由于之前已經讀過關于“大衛”的繪本,因此學生會興致滿滿地回答:“認識。”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在上一節中學到的《大衛,不可以》中,大衛給大家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這個時候學生已經完全被帶入到繪本閱讀的氛圍中,對學生接下來的進一步閱讀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接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繪本內容的閱讀,大衛由于沒有聽媽媽的話晚上睡得太晚,導致早上起不來,而且在上學路上還與賣水果精靈的老奶奶聊天使他上學遲到了以及之后大衛在進入到教室后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集合學生認知的特點與學生之間展開互動,讓學生在大衛身上找到做得不對的地方,并且讓學生對大衛一天的上學經歷進行復述,在復述中教師可以通過遞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在進行語言表述中能夠有一定的邏輯性,促進學生繪本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通過情景創設的方式使學生主動融入繪本閱讀中
情景創設的方式對于促進學生的繪本閱讀有很大的幫助。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普遍對新鮮和有趣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教師在繪本閱讀中可以創設相應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對場景中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融入繪本閱讀中。情景的創設不是隨意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繪本閱讀的內容,情景的創設必須與繪本閱讀的內容有很大的關系,而且能夠充分吸引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情景中自然而然地融入繪本閱讀中,并且在教師的帶領下對繪本中的內容和情節進行閱讀與思考,這個時候學生的積極性往往也會被極大地激發出來,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