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影,王虹玲
(沈陽工學院 生命工程學院,遼寧 撫順 113122)
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發酵工程課程組開展了線上教學,在不斷總結和摸索中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現對課程中的主要授課模式進行總結。
發酵工程是生物工程專業的必修核心課程,也是我校2019年百門重點建設課程。本課程結合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需求,以培養學生具備發酵工程及產業方面的綜合能力為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實際生產中微生物的培養及馴化技能,了解發酵產業的發酵原理及工藝流程,運用發酵工程手段為發酵產業提供技術支持,能夠結合所學知識發現和解決實際生產問題。
發酵工程課程具有應用性強和實踐性強的特點,適合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理論部分是將整合后的內容以案例教學法和問題驅動法為主來進行教學,其他教學方法為輔。實驗部分主要采用項目教學法和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整個過程靈活多樣,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次線上授課,需設計出線上教學的基本結構,既要適合學生的能力基礎,又要符合課程教學特色。經過前期調研、開課一周后的學生反饋以及課程組成員的探討,最終選擇了中國大學生慕課網華中科技大學發酵工程教學團隊的線上資源作為課前預習和課后補充的材料。
授課前,教師將課程教材電子版、教學PPT、每次課前任務等資料傳入QQ群,讓學生充分了解課程重難點和課程安排,要求學生提前觀看中國大學慕課視頻,帶著任務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達到預習的效果。課前10 min開始進行慕課課堂簽到,簽到后組織學生進入QQ直播課堂。
課堂授課以QQ群屏幕分享直播的方式為主,通過課前提問環節檢測學生的上節課學習情況與課后復習情況,通過案例分析及思政元素的引入等導入新課內容。在課程內容的講述過程中,以隨機點名提問或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互動,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作為學生學習和復習的線索進行總結和歸納。為保證學生全程參與課程學習,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并于課下規定時間內將筆記記錄的照片傳到QQ群。課后,教師會在群內發布作業,要求學生思考并按時完成,教師會根據學生答題情況進行課下答疑和指導。
受疫情影響,將原計劃注重現場教學的實驗部分授課模式更改為“項目設計+翻轉課堂”的模式[1]。實驗項目主要涉及常見、實用的發酵產品,如果酒、面包、甜酒釀、風味發酵乳等,極易激發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要將課堂授課內容與實驗項目緊密結合,從發酵產品原料的選擇及處理、發酵用水及空氣處理、發酵染菌及其防治、發酵微生物的擴大培養、發酵工藝條件控制等方面進行過程指導,整合各類優質教學資源。
實驗教學主要包括課前任務布置、課前預習、查閱資料、小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形成個性化實驗設計方案、用PPT進行實驗方案展示、師生共同討論等環節,在獲得更深層次理解的同時完善實驗方案。要通過翻轉課堂來進行過程制作展示、產品綜合評價指標設定以及實驗過程中注意事項的總結,將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小組合作等能力貫穿于每個實驗,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運用專業知識進行科研交流的能力。
在考核過程中,主要采用復合考核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具體的評價指標為:到課率及課堂表現占5%,實驗考核占30%,作業考核占15%,項目考核占20%,課程論文占30%,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并重,從多方面、多角度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2]。結合沈陽工學院考查課管理條例規定,要合理評定學生考核等級,做到考核結果能夠真正反映學生所學,如圖1所示。

圖1 考核方式
授課過程中,通過不定時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反饋情況。經分析,線上教學模式的開展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課程組會考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針對部分較難理解的內容,課程組會循序漸進地進行調整,會通過易懂的教學模式使復雜問題簡單化,達到預期教學目標。針對學生興趣不濃的個別現象,會從提高課程的趣味性角度出發,將教與學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課程組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將專業課程內容與思政元素相融合,并在開課前和授課過程中進行了思政教學設計。可通過案例教學、寓教于樂等授課方式進行滲透,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完成課程的知識目標、素質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本課程在教學設計上始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原則,將零散、抽象的知識融入到具體任務中,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自行完成學習任務、學習反饋和學習評價,牢牢把握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思想,使學生通過實踐—學習—再實踐—再學習的過程不斷提高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