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秀
龍巖市人民醫院五官科,福建龍巖 364000
耳鼻喉科在疾病類型上多樣,患者受病情影響常伴隨焦慮、緊張情緒,且在病情診斷與治療中多需要采取侵入性診斷與治療措施,常引起患者抵觸心理,可能導致多種不良事件發生。因此在耳鼻喉科的護理工作中,還需要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使得患者能夠更加配合臨床診斷與治療,提高患者依從性與滿意度。個性化護理是以患者不同需求提供不同護理的模式,在護理工作展開過程中,更加注重患者的體驗,滿足患者需求,拉進與患者的距離[1]。因此將個性化護理應用于耳鼻喉科護理工作中,應能夠較好地改善護理工作質量。為探討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以該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耳鼻喉科就診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展開分析討論。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該院耳鼻喉科就診患者80例,以患者入院時間不同分為兩組。研究組(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院)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18~66歲,平均(33.7±8.2)歲;其中,中耳炎12例,鼻炎10例,鼻息肉9例,呼吸道梗阻9例。對照組(2019年2月—2020年2月入院)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20~68歲,平均(33.5±8.4)歲;其中,鼻炎14例,中耳炎10例,鼻息肉9例,呼吸道梗阻7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耳鼻喉科疾病指征;②對臨床護理方式知情同意。③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②不配合臨床護理;③合并其他嚴重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等。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以患者手術或診斷結果評估患者病情,給予患者健康宣教,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告知患者注意事項。
研究組給予個性化護理,根據患者不同需求給予不同護理,其中包括:①心理護理。部分患者需進行手術治療,伴隨恐懼、抵觸心理,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溝通方式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告知患者手術安全性,獲得患者信任,向患者講解治療方法,使其了解手術內容,減輕恐懼感[2];②認知干預。從患者對病情的認知角度入手加以護理干預,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認識,并從病情的發展與手術治療必要性入手,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與配合,同時給予患者更多安全感[3];③病情干預。患者術前有明顯不適感需做好病情評估,排除由于患者緊張情緒形成的不適感影響,術后需觀察患者手術效果,臥床患者給予翻身、叩背等護理服務,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對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進行記錄評估[4];④疼痛護理。術后有明顯疼痛感受的患者,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不可服用止痛藥物的患者,可采取轉移患者注意力方式緩解疼痛感受,如播放音樂、視頻等方式,或陪同患者散步,與患者交流等方式[5];⑤健康教育。患者術后給予健康教育,向患者分發健康教育手冊,并詳細講解其中內容,提高患者對于病情自我干預的意識,同時提示患者生活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病情重視;⑥就診指導。患者入院后,需及時了解患者需求,對患者提供病情基本情況的分析,給予就診指導,提示患者手術時間、術前注意事項等,安排患者就診次序,避免患者盲目等待。
觀察兩組依從率、護理滿意度及不良事件發生率。其中,護理滿意度包括對護士操作技術滿意度、護理服務態度滿意度、就診秩序滿意度、健康教育措施滿意度,以該院自制滿意度評分表進行評價,分為十分滿意(>85分)、較滿意(60~85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十分滿意率+較滿意率。依從率=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評價標準如下:完全依從:配合術前準備、術中診斷與治療,術后遵醫囑;部分依從:有輕微抗拒心理,但配合診斷與治療,存在輕微情緒焦慮情況;不依從:抗拒心理較強,不遵醫囑,不配合診斷與治療。不良事件包括傷口感染、呼吸道感染、不合理飲食等情況。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與統計處理,計數資料以頻數及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表1 兩組患者依從率比較[n(%)]
研究組傷口感染發生1例,不良事件發生率2.50%,對照組傷口感染發生2例,呼吸道感染發生3例,不合理飲食發生3例,不良事件發生率20.00%,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07,P<0.05)。
研究組對護士操作技術滿意度、護理服務態度滿意度、就診秩序滿意度、健康教育措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耳鼻喉科護理工作包括多項內容,個性化護理在耳鼻喉科的應用能夠在落實多項護理工作的同時,更加注重患者體驗感,保持患者較高的依從性與滿意度[6-12]。例如在個性化護理中,給予患者心理護理與認知干預,較好地提高了患者對于病情的認識與臨床治療必要性的認識,從而能夠有效提高患者依從性,所以相較于常規護理模式下患者依從性為80.00%,個性化護理下,患者依從性達97.50%,遠高于常規護理。另外,個性化護理為患者術前、術后提供了較為全面的護理服務,提高了患者對診治全過程的了解,也給予患者理想的干預,從而較好地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生,例如在患者術后呼吸道感染、不合理飲食等情況中,個性化護理以加強患者病情認識與重視,給予患者病情干預與觀察,較好的避免了該類情況的發生,因此個性化護理下,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僅為2.50%。同時,由于個性化護理重視患者體驗感的維護,解決患者不同的需求,如在患者疼痛護理中采用多種方式緩解患者疼痛感,因此也建立了較好的護患關系,得到患者較高滿意度。
徐雪梅等[13]通過臨床實踐得出,個性化護理在耳鼻喉科患者護理中具有較高的護理價值。很多患者在護理中經個性化護理指導后,患者護理水平有了顯著提升,護理中各項指標數據有明顯改善,且患者護理工作實施的總體認同度較高,并且在給予患者護理指導中,該模式實施能夠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提升了患者護理滿意度,為患者護理依從性培養也提供了幫助,所以能夠在臨床護理工作開展中推廣該模式,以此為提升患者護理水平奠定基礎。所以在耳鼻喉科患者護理指導中,應該以患者護理指導為基礎,幫助患者改進個性化護理方案,以此提高患者護理水平,提升患者護理指導能力,為患者自身護理工作實施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
李海琴等[14]通過研究指出,個性化護理作為一種常見的護理模式,將其應用到臨床護理指導中,能夠改善患者護理形式,為患者護理工作實施的質量控制奠定了基礎。在患者護理工作實施中,該模式實施能夠細化患者護理方案,為患者護理的細節處置奠定了基礎。
金正容[15]指出,隨著當前耳鼻喉科患者就診人數逐漸增多,臨床護理工作開展中,患者對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患者在護理中由于護理的需求較大,所以應該采取科學的護理指導方案。個性化護理指導能夠幫助患者改善護理方案,提升患者護理質量,為患者自身護理工作實施的質量控制奠定了基礎,提升了患者整體護理水平,因而能夠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且個性化護理指導能夠降低患者護理差錯,有效地為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控制提供了幫助。
沈彩琴[16]表示,隨著當前臨床護理工作改革,人們針對患者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患者護理中需要采取科學的護理措施。尤其是在耳鼻喉科患者護理中,需要采取科學的護理指導方案,只有完善患者護理方案,才能為患者的護理工作質量提升奠定基礎。而臨床護理指導中,通常以個性化護理指導為例,經個性化護理指導工作實施后,患者護理質量有顯著提升,相關護理指標對比上具有明顯差異。所以在臨床護理工作開展中,可以將該種護理模式推廣。
楊嬌妮等[17]通過研究分析發現,在耳鼻喉科護理工作開展中,由于護理需求較高,因而需要在患者護理指導中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只有按照患者護理需求細化護理方案,這樣才能為患者護理工作實施質量控制奠定基礎。將個性化護理與耳鼻喉科患者護理結合,能夠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患者護理依從性較高。該研究結果與上述學者研究結果相符,驗證了個性化護理在耳鼻喉科患者護理中的優勢和價值,所以在未來臨床護理工作開展中,應該將該種護理模式應用到耳鼻喉科室的護理中,以此提升患者護理水平。
該次研究中,以患者滿意度不同情況分類得出,個性化護理中,患者對護士操作技術滿意度為97.50%、護理服務態度滿意度97.50%、就診秩序滿意度90.00%、健康教育措施滿意度80.00%,相較于常規護理中,患者對護士操作技術滿意度為77.50%、護理服務態度滿意度80.00%、就診秩序滿意度67.50%、健康教育措施滿意度55.00%更高。這與相關文獻[2]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其研究中指出,個性化護理中,患者對護士操作技術滿意度為98.90%、護理服務態度滿意度94.40%、就診秩序滿意度88.90%、健康教育措施滿意度80.00%,相較于常規護理中,患者對護士操作技術滿意度為95.60%、護理服務態度滿意度88.95%、就診秩序滿意度75.60%、健康教育措施滿意度72.30%更高。其研究中個性化護理在各類護理滿意度項目中的滿意度與該次研究結果較為一致,但該次研究中,常規護理中各類護理滿意度項目的滿意度低于其研究結果,這該次研究中案例總數較小有關。可以說,在個性化護理中,提供給患者的護理服務得到患者更高的滿意度,也能夠更好地拉進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矛盾。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在耳鼻喉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