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旭,栗 興,高 峰,曲佳皓,劉 琦
(北京理工大學a.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b.機電學院,北京100081)
實驗隊伍是高校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實驗技術人員在一個創新體系當中是必不可少[1],其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學校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支撐保障能力。然而高校對實驗技術隊伍往往重視程度較低,實驗技術人員職業規劃不清、職業發展受限,工作幸福感不高、積極性較差[2-3]。
職稱評定在高校調動教職工工作積極性、創新性和團隊合作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4-5]。實驗隊伍職稱評定對高校實驗人員的發展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6-7],但是很多學校仍然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如實驗人員的職稱認定僅到副高級職稱[8-9],工作定位模糊,評定指標簡單,指標設置與實際工作不完全匹配等[10-12]。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實驗技術人員穩定積極的職業發展。針對上述問題,探索合理的高校實驗隊伍職稱評定指標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實驗人員職稱評定中的問題,學校加強相關政策導向,建立完善的評定指標,從思想觀念到具體方法,優化構建實驗人員職稱評定指標體系。
(1)完善制度,健全層級。制度能夠保障穩定推進實驗技術隊伍良好發展[13-15]。學校以“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人才活力”為目標,修訂實施新的“北京理工大學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申報基本條件”,從制度上整體提升對實驗隊伍的認知和重視程度,健全職稱層級設置,增設正高級實驗師,打破原有實驗技術人員的上升空間局限性,為實驗人員的發展提供自身發展的內生動力。
(2)分類設置,多樣發展。考慮實驗隊伍自身特色,學校在職稱評定中為實驗技術人員單獨建立實驗系列職稱評定標準,與教師系列和管理職員系類并列;考慮不同實驗人員實際工作的傾向性,根據實驗教學、實驗技術兩類類型實驗人員的工作特點,建立實驗教學型、實驗技術型兩條職稱晉升通道,分別建立各有側重的評價標準,促進人才合理規劃、引導不同發展方向。職稱評定系列分類設置架構如圖1 所示。

圖1 職稱評定系列分類圖
(3)從實驗室實際工作出發設置指標。從實驗室日常工作出發,結合崗位聘用職責,分析了實驗人員在實驗教學、實驗室管理、實驗室建設、實驗室開放、實驗技術等方面的任務與業績,依托實際工作設置指標,加強職稱評定與崗位的關聯性。同時,指標設定充分考慮學校教務部、國際處、科研院等職能部門對實驗人員在教育教學改革、國際化、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需求,合理制定針對性的指標。
(4)建立多樣化的選擇標準。實驗室工作具有復雜性的特點,不同實驗室工作的實驗人員承擔的工作差異大,指標條件按照基本條件、工作業績、突出成果進行分類。評定的基本條件為必備項,工作業績、突出成果相關條件均為選擇條件,選擇條件則滿足其中幾項即可,讓實驗隊伍根據自身工作特點合理規劃上升路徑。
職稱評定指標需要能夠真實反映評價對象即實驗系列人員的實際特征,既要客觀全面,在品德能力業績上都有所要求,又要對人員的個性化多樣性發展給予支持合理考量。
學校將實驗系列正高級實驗師和高級實驗師分為教學型和技術型兩種類型及評定標準。教學型職稱評定標準主要側重實驗技術人員的實驗教學工作量和業績;技術型職稱評定標準主要側重實驗技術人員的實驗技術與公共服務工作量和業績。在“北京理工大學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申報基本條件”中為實驗系列人員制定職稱評定標準包括實驗系列人員的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實驗教學技術相關工作量、創新意識、突出業績;崗位申報條件分為基本條件和選擇條件,選擇條件分為工作業績和突出成果。實驗系列職稱評定申報條件如表1 所示,表中√為基本條件是必備選項,◆為選擇條件中的工作業績,★為選擇條件的突出成果。
基本條件方面,強調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品德放在對實驗系列的職稱評定標準的首位;明確從事實驗相關工作滿3 年參與職稱晉升的基本時間要求;強調正高級實驗師對年輕實驗人員指導,充分發揮榜樣與帶頭作用。
工作業績方面,按照實驗教學任務與改革、實驗技術任務與開發、學生指導、公共服務、國際合作、論文成果等方面設置各類條件。在考慮基本任務量的同時,突出強調細化指標的引導,如鼓勵實驗人員改進實驗教學項目、編制實驗教材、組織實驗室開放、指導學生科技創新、開發儀器設備功能、承擔教學改革和實驗室研究項目等。注意論文質量和與實驗教學、實驗技術的關聯性,要求發表與實際工作相關聯的高質量論文,破除“唯論文”傾向。
突出成果方面,強調實驗人員對社會服務的效能,如擔任實驗室相關工作專家組、專家委員會成員,制定行業標準,開設實驗類精品課程(含國家級虛擬仿真項目),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及國家級科技三大獎等,引導實驗人員將工作成果面向社會應用推廣。
實驗隊伍職稱評定指標自2019 年正式出臺實施后,實驗人員普遍反映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方向,增加了實驗隊伍的積極性;學校職稱評定委員會的專家反饋相關評審標準較好地反映了實驗人員工作的全貌;根據各相關職能部門反饋數據,評定指標修改后,面向學生的開放實驗項目增加98 項,由實驗人員編寫的校級規劃教材6 本,實驗室研究項目中實驗人員參與比例提升約18%,學校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機時提升5%,千萬級設備運行機時增長32%。合理、導向性強的實驗隊伍職稱評定指標體系為實驗技術人員指明了發展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調動了工作積極性,使實驗隊伍聚焦實驗室本職工作,進一步提高了學校的實驗教學、實驗技術、開放共享的水平。
當前國家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于人才發展要提高認識、勇于探索激發人才活力,高校實驗隊伍的職稱評定指標體系是關系實驗隊伍人員職業生涯的重要事宜。學校結合實驗隊伍工作實際情況,研究了實驗隊伍職稱評定指標體系,完善實驗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制度,制定合理評價標準,引導職業規劃發展,促進人才積極性,對實驗系列人員乃至高校人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