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世全
麥粒腫和霰(音xiàn)粒腫都是眼科的常見病。經常會有人問:“霰粒腫跟麥粒腫是一回事兒嗎?”今天給大家講講麥粒腫和霰粒腫在病因、癥狀及治療方面有何不同。
麥粒腫,又名瞼腺炎、針眼,是指發生在眼瞼腺體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炎癥。大多數的麥粒腫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最為常見。一般只感染一只眼睛,較少出現雙側感染。用不干凈的雙手觸碰眼睛、眼瞼部位衛生狀況欠佳、機體免疫力下降等均可誘發麥粒腫。其典型癥狀為患處紅、腫、熱、痛,表現為柔軟的癤、膿皰,可見淡黃色滲出物。
依據感染的腺體不同,麥粒腫可分為外麥粒腫和內麥粒腫。其中,外麥粒腫多發生在眼睫毛根部附近的瞼緣處。患處紅腫,有硬結,且有壓痛感。有時可以在同側的耳前皮下觸及結節,約綠豆大小,此為淋巴結腫大,有壓痛感。如果感染部位靠近外眥,可引起反應性球結膜水腫,眼睛看起來就會像含著淚一樣。
內麥粒腫發生在眼瞼內,大多數向瞼結膜面發展。患處有硬結,壓之疼痛,隨病程進展。黃色膿點常形成于瞼結膜面,并向結膜囊內破潰,少數向皮膚面破潰,膿點破潰后炎癥明顯減輕。由于內麥粒腫向內發展,摩擦瞼結膜,因此疼痛明顯,瞼結膜面還會出現局限性充血腫脹。
麥粒腫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發病初期,也就是眼瞼出現紅腫與疼痛感時,采用抗生素治療的效果最好。可用抗生素滴眼劑或眼膏,如左氧氟沙星眼藥水、紅霉素眼膏等。癥狀較重者需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如紅霉素或頭孢類抗生素。但如果形成膿腫,特別是難治性膿腫,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將膿腫切開,把膿液排出。在這一過程中,切記不可用手擠壓,更不要自行挑破,以防膿液滲入血液當中,造成血液系統感染。
霰粒腫又名“瞼板腺囊腫”,主要是因腺管堵塞、內分泌物滯留而引起的一種慢性非化膿性炎癥。它主要表現為眼瞼上的腫塊,多無特殊癥狀。但隨著腫塊變大,可有異物感、視物遮擋等癥狀;少數繼發感染時會引發麥粒腫,出現紅、腫、痛癥狀。
正常來講,小的霰粒腫在數天后會自行消失,因此不需要治療。可每天用40℃左右的毛巾熱敷3~4次,每次10~15分鐘。但若腫塊增大,出現異物感、視物遮擋、視物模糊,或繼發感染出現紅、腫、熱、痛時,應及時就醫。手術能直接移除病變,適用于不能自愈且影響視力和外觀的霰粒腫患者;對于自行破穿、有肉芽腫組織突出的霰粒腫患者通常也需進行手術清除。一般術后恢復良好,1個月傷口基本愈合。但對于反復發作的霰粒腫或老年霰粒腫患者還需行病理檢查,以排出瞼板腺癌。
綜上所述,麥粒腫主要是紅、腫、熱、痛的癤或膿皰,而霰粒腫主要是無特殊癥狀的腫塊。當霰粒腫繼發感染時,可引發麥粒腫。二者在治療上都大同小異,早期都可熱敷、滴抗生素滴眼劑,若未見好轉或加重應及時就診。
預防麥粒腫和霰粒腫主要是需注意眼部衛生,勤洗手,避免用不潔的雙手揉眼;不帶妝入睡,眼妝一定要卸除干凈,盡量避免化眼妝;確保隱形眼鏡清潔;長期暴露在充滿灰塵場所的人群應佩戴護目鏡。還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用眼。生活上要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改善飲食,少吃辛辣、油膩、高糖的食物。注意合理鍛煉,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