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婆媳矛盾導致的離婚率,比外遇引發的離婚率更高。婆媳關系真的這么難處嗎?婆媳真的是天敵嗎?2021年,本刊邀請心理專家魏敏博士,為您提供解決婆媳矛盾的實用方法。
婷婷從小喜歡貓,婚后養了一只白色的波斯貓球球。
球球毛發漂亮,非常惹人喜愛。只要婷婷下班回家,球球就跑到門口迎接,圍著她“喵喵”叫,在她的腿上蹭來蹭去,給家里增添很多歡樂。現在,6歲的球球已經成為婷婷家里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更是兒子最要好的小伙伴。
婆婆隔三岔五過來照顧孩子,幫助小夫妻做家務。春暖花開的季節,是球球掉毛最多的時候。愛干凈的婆婆一邊打掃,一邊嘮嘮叨叨:“犄角旮旯都是毛,桌上床上也是毛,空氣中都飄著毛。這貓的毛又多又長,不知道藏著多少細菌!孩子整天和貓在一起玩,身體能健康嗎?”
婆婆心煩時,甚至動手打球球,球球嚇得躲著她走。孩子也不敢當著奶奶的面擼貓,家里的氣氛變得緊張凝重。
一天,球球偷吃了魚,婆婆想教訓球球,費了很大工夫才抓住它,更是來氣,于是狠狠地揍了球球。婷婷下班回來,婆婆沖她高聲喊:“你那個球球就是這個家的禍害,今天你就把它扔了,否則我就走人!”
婷婷家的矛盾不是個案,很多年輕人喜歡養寵物,但是有些老人理解不了鏟屎官的快樂,把子女養的寵物視作麻煩,恨不得扔掉,導致婆媳、親子之間因為寵物發生大戰。
一邊是自己心愛的寵物,一邊是暴怒的婆婆,兒媳要怎么辦呢?應對這種壓力事件,最有效的方法是穩、準、暖!我們來看看聰明的婷婷是怎么做的:
穩:先穩住自己,可以用深呼吸幫助自己平靜。婷婷沒有因為婆婆的憤怒情緒而心亂,沒有急于為自己養貓找理由,沒有攻擊婆婆無理取鬧,沒有高聲互懟讓情緒升級。她只是平靜又關注地看著婆婆,點頭稱是,表示對婆婆聽到和理解。之后,婷婷用手攬著婆婆的胳膊,請婆婆走到沙發前坐下,又給婆婆倒了杯水。
準:真正理解婆婆的所思所感,與其交流精準、適合的內容。婷婷溫和地對婆婆說:“我知道您一直擔心養貓不衛生,弄得家里到處是毛;您也擔心孩子小,健康會受到影響;貓還嘴饞,偷吃東西,做好的魚讓球球禍害了,您一定很生氣。您生氣是有道理的,您對這個家好,希望家里干干凈凈,孩子健健康康,您的心意我懂……”
暖:過日子,家家都有雞毛蒜皮的瑣事,但家的核心是每位家人之間溫暖的聯結。婷婷意識到,因為自己工作忙,家里很多事都是婆婆操持,就說每天做飯吧,婆婆總是變著花樣做孩子愛吃的,真心不易,于是對婆婆說:“媽,您辛苦了,全家大大小小的事多是您操心又出力,您善良、勤勞、智慧,對這個家最有貢獻,您是這個家的大功臣。您一定照顧好自己,別為球球生氣,不值得……”她一邊說,一邊起身給婆婆按摩肩膀和后背。
婆婆心里感覺暖暖的,怒氣也漸漸釋放,不再要求馬上扔掉球球了。
以上三步法,一是穩定自己,二是準確理解對方,三是建立婆媳之間的溫暖聯結。做好這三步,一家人就可以心平氣和地商量如何解決貓的問題。
其實,家里養貓也有很多好處,除了心理調節,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如果大家多用心多出力和婆婆一起搞衛生,處理掉毛問題,也許婆婆就不會那么心煩,甚至和其他家人一樣,因為球球的可愛而感到輕松愉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