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阿莫西林,作為一種有近百年歷史的老藥,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且已成為很多家庭的常備藥物。但還有很多人對它并不了解。有的說這是個消炎藥,感冒發燒來兩片好得快;有的說這是抗生素,只有細菌感染時才能吃。那么,到底誰說得對?用藥期間又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就跟大家詳細講講。
消炎藥是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一種藥,它的用途就是消除炎癥。所謂炎癥,是人體受到傷害后,機體的免疫系統修復受損部位的一個過程。它表現出來的癥狀可能是紅、腫、熱、痛等。
炎癥大多會自行恢復,但過度的炎癥會損傷我們正常的組織、器官,于是“消炎”就成了必須。引發炎癥的原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扁桃體炎、中耳炎等大多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這時消炎指的就是服用抗生素藥物(如青霉素、頭孢、左氧氟沙星等)殺滅細菌,解決源頭問題,間接緩解炎癥,但并非直接對抗炎癥。而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甚至痛風,雖然也會出現紅腫熱痛的炎癥癥狀,但與細菌感染無關,這種炎癥通常使用非甾體類消炎藥(如阿司匹林、安乃近、依托考昔等)和類固醇類消炎藥(如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來減輕或終止炎癥反應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致病細菌入侵,叫感染,需要服用抗生素。身體對某種刺激做出反應,那只是炎癥。有感染,一定有炎癥;但有炎癥,不一定有感染。需注意的是,病毒引起的感染,抗生素也沒有作用。
一直被稱為消炎神藥的阿莫西林,其實是青霉素的一種,屬于抗生素。它在青霉素的基礎上,改變了部分結構,增加了藥物的耐酸性,所以比青霉素更適合口服使用。其有較強的殺菌作用,除能針對普通青霉素能對抗的革蘭氏陽性菌,它還可以對抗大腸埃希菌、流感嗜血桿菌等革蘭氏陰性桿菌。因此,阿莫西林的適應癥也比較多,常用來治療以下感染:
1.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2.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3.泌尿、生殖系統感染;
4.皮膚、軟組織感染。
有些人不僅會在家中常備阿莫西林,甚至只要稍微有個頭痛腦熱就要來幾片,無形中就會造成抗生素的濫用。如果不定期的、在沒有適應證的情況下使用阿莫西林,會產生兩種嚴重后果:過敏幾率增高及耐藥菌株的產生。而耐藥菌株一旦產生,等到真正需要使用阿莫西林的時候,它就無法發揮療效。所以包括阿莫西林在內的所有抗生素的使用,都需要有嚴格的適應證,而且一旦使用,也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劑量、時間間隔以及療程來使用。
很多人會問:如果感冒發燒了,可以吃阿莫西林嗎?其實,一般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菌藥物并沒有治療效果。只有感冒后期合并細菌感染,才可以使用抗生素。此時我們就需要醫生協助診斷,并遵醫囑用藥。此外,阿莫西林在服藥期間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1.阿莫西林是一種青霉素類藥物,要求在口服之前做青霉素皮試,如果有過敏現象,禁止使用,否則可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腎功能衰竭。
2.長期使用阿莫西林,容易發生二重感染。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菌群都維持平衡的狀態,但長時間應用如阿莫西林這種廣譜抗菌藥后,一部分的細菌被抑制,平衡被打破,對阿莫西林耐藥的細菌有了可乘之機,大量繁殖,會出現新的感染,也就是二重感染,可進一步導致肺炎、腸炎、敗血癥等疾病,造成患者死亡。因此,阿莫西林一定不要隨便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