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持續12個交易日凈流入的“北向資金”在早盤持續十余分鐘流進之后突然轉向流出,全天65.61億元凈流出金額創下近一個月單日凈流出之最。
作為外資的風向標,此次轉向再結合本周中國多家企業被劃入“實體清單”一事,能否說明外資在撤離?
晚間的一則消息證偽,證監會就修改《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若干規定》公開征求意見,或是導致“聰明錢”轉向根源,其中的“假外資”才是今天北向資金流出的最大黑手。有數據顯示,近三年有北向交易的內地投資者就約有3.9萬名。
“假外資”長期存在顯然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正常的A股市場交易——妖股頻出現象的背后,不排除就有“假外資”在做祟。斬斷“假外資”黑手,投資人才能真正了解到真外資在看好什么。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擁有4億中產階級的中國所帶來的消費確定性,無疑是最具吸引力的,而把資金放在離消費市場最近的地區顯然也是成本最低,最具效率的。此外,人民幣的持續強勢也在吸引外資流入,匯率差能讓逐利的資本享受溢價。
諸多信息指向新能源、消費、醫藥,這些誕生很多白馬的熱門賽道正在被外資巨頭們加緊布局。譬如,《紅周刊》本周采訪的多家資管巨頭就認為,全面注冊制的實施不僅會帶來更多的可選標的,且能讓他們更好的去配置高質量的核心資產。
在確定性下,看多中國、看多A股,顯然是“聰明錢”正在做的事!
本刊編輯部
2021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