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主持人:指數看似不錯,但氛圍好像并沒有那么積極?
袁月:指數在連續上漲后,面臨前期高點的壓力,受制于不能持續放量,這個位置出現震蕩回踩很正常,尤其是滬指主要靠白酒,二者近期聯動非常緊密。由于還是存量博弈,板塊間蹺蹺板效應明顯,這也是近期的特點,所以光盯住指數意義不大,結構化市場會一直存在。
之所以感覺盤面不太活躍,主要是機構主導的品種,最近機構比較低調,甚至可以說躺平了,臨近年底,基金重倉股走勢通常都是不正常的。在機構躺平的同時,游資則不走尋常路,在元宇宙、汽車配件中自由發揮,主要是以低價、超跌的邏輯為主,就是擊鼓傳花看誰最后接,有能力就上,沒能力就看,不要后知后覺進去接盤,畢竟沒有中期邏輯。有耐心的繼續等,最遲明年初機構也得開工了!
主持人:上周重磅會議關于碳中和的表態對市場有何影響?
袁月:整體看,會議對于新能源的表態相對偏正面,接下來發展有望加速。短期走勢更多受情緒影響,不代表中期邏輯變壞,這是要區分的。鋰電、光伏、儲能、電改等,明年都會有反復表現的機會,雖然不會是普漲,但波段性機會層出不窮,要結合市場環境、股價位置、產業催化等因素綜合考量,平時要加大研究和跟蹤的力度。
此外,市場對所提“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理解有所偏頗。有人認為這是高能耗鋰電環節指標供給放松的信號,將放寬對于石墨化等高能耗產能的批準。由于此前市場曾經認為石墨化產能受限利好一體化負極龍頭企業,所以相關個股因此出現調整。
要明確的是:此次提出的原料用能主要針對煤化工等板塊,與負極石墨化的關系并不大,沒有直接減輕石墨化的用電管控。再退一步講,就算放寬了,石墨化的產能充分釋放也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不是短期就能解決的,石墨化緊缺仍將持續,那供需緊張的情況下,價格也會比較堅挺,這對于一體化程度較高的龍頭來說中長期邏輯沒有問題,只是短期可能會有情緒的影響。
主持人:負極材料是電池的關鍵環節,你怎么看?
袁月:先說一下負極的主要材料和工藝。電池負極之所以選用石墨,主要是因為其碳元素最穩定的存在形式,耐高溫、耐腐蝕,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穩定的化學性能,同時比鋁要輕。具體又可以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相比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具有更好的循環性能、倍率性能、電解液相容性以及更高的充電效率和安全性,更適合用于動力電池。
石墨化是關鍵環節。簡單說是指在高溫下將碳原子由雜亂不規則排列轉變為六方平面網狀結構的規則排列,其目的是提高負極材料的首效、循環壽命和充放電倍率,改善高低溫性能和循環性能。
石墨化工藝主要分為坩堝法和箱式法,二者各有優劣,目前主要是前者,但趨勢上看后者有望成為行業主流。石墨化是一個高成本、高能耗的環節,占負極材料總成本一半,又因太耗電所以40% 的產能都放在電價較低的內蒙,這也容易受雙控的影響。
主持人:負極材料跟蹤的要點是什么?
袁月:就上市公司來看,主要有五六家公司,與其他電池領域產品同質化不同,負極各家企業的產品定位和目標客戶均有區別。有的主打高端人造石墨,應用領域主要是高端消費和動力電池;有的則是天然石墨,大多針對中低端客戶群體。這就是為什么負極材料雖然行業整體集中度較高,但各家企業市占率差別不大的原因。所以未來各企業競爭的關鍵,主要體現在工藝迭代以及一體化進程上。
動力電池負極雖然在電池幾大細分領域中,競爭格局相對差一些,但比其他鋰電池產業鏈有一定優勢。預計明年石墨化產能將出現硬缺口,2023年接近緊平衡。雖然會有硅碳負極等消息擾動,但主要是應用在大圓柱電池上,從行業主流看,仍會以人造石墨為主。對于具備一體化程度較高的龍頭企業來說會更受益,雖然短期走勢難免會受到情緒影響,但中期值得持續跟蹤,尋找安全邊際更高的機會,這將在“滾雪球”中持續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