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潔萍
【摘? ?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個學齡階段對學生的勞動教育以及文化知識教育都開始加大重視。且時代不斷進步,對于學生的要求也就不僅僅是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綜合素質的培養。所以,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加強學生勞動教育的實踐性,讓學生提高對勞動教育課堂的重視。
【關鍵詞】勞動教育? 實踐性?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094
一、學生勞動教育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乏教學時間
在勞動教育實踐教學中,科學的教學模式實踐性不高,大多教師認為,在學習階段,不必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實踐方面有過多的關注,認為學生應以掌握學科知識為主,因此只關注學生的文化成績,不會在勞動教育方面給予太多的關注,以致勞動教育的教學實踐性極低。此外,勞動教育實踐的教學時間本就少之又少,學校對于學生勞動教育實踐課的安排也不多,再加上常有其他課程教師調課、占課等行為,所以勞動教育實踐教學上就有所缺乏。
(二)對勞動教育實踐教學不甚在意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的目的是能夠獲得知識,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自身的學習能力,掌握必要的技能。但受到以往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學生的能動性被極大地消減,覺得勞動教育實踐教學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雖然說升學率對于學校和學生來說很重要,但也不應該以此為理由忽略勞動教育實踐教學的進行。
二、加強勞動教育實踐性的有效路徑
(一)注重課堂教學的實踐性
勞動教育作為一門重要的工具性課程,其應用性和實踐性非常強,所以教師在培養方面更要注重其實踐性,鼓勵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發展核心素養。對此,教師要意識到勞動教育離不開實踐,要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實踐,這樣才能讓學生全面感知勞動課程的學習樂趣和應用價值,增強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能力。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分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可以組織與勞動教育相關的實踐活動,實現勞動教育活動與生活實踐的有效銜接,將在實踐方面具有相同特點或生活極具便利性的學生分組教學,以幫助學生在學習后可以有意識地進行應用和反思,如針對不同的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安排不同的拓展性學習途徑,借助課下活動、社區勞動、課上勞動等形式促進學生對活動內容的實質理解,以更好地達到勞動教育實踐教學的要求。其次,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勞動教育學習的現實需要,組織和設計一定的校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校外實踐中不僅可以驗證、應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可以在實踐中發展個人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實現勞動教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勞動實踐環節顯示分組優勢,將組內成員各特點相結合,強化隊伍。
(二)采用合作模式教學
為了能夠科學有效地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學校應該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并對勞動教學的現今理念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保證其能夠正常運行。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采用相對輕松、有趣的教學方式更能夠被學生接受。拿勞動教育來舉例,它需要學生之間的合作,有時小組作業的完成率會比單人的完成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勞動教育實踐包含的活動板塊是多元化的。在學習中,學生往往更加容易找到自己擅長的部分,不管從任何方面來說,都更容易受到學生的喜歡,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勞動教育實踐教學課程的興趣。
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性明顯,不同的學生對不同勞動方式的感知力以及思維方式是有差別的,而利用合作式教學就可以彌補這一點不足。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把課上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習任務下發,讓學生在課下時間進行小組學習,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的不同去組成適配的勞動實踐小組,利用自身的優點幫助小組進行勞動任務的完成,同時,也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下尋找自己的不足,積極向他人學習。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還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對自我的認識和評估,在學習小組氛圍的帶動下努力前進,積極進取,小組成員也能對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有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認知。
(三)找到燃點
不管是正式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還是課堂中的勞動體驗,對于現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其自身接觸到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都不是太多,所以帶動學生找到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興趣燃點以及意義所在,能夠有效促進勞動實踐教學的進行,在德育教學中吸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讓學生掌握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精神意義,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花樣紛繁,形式不一。相對于勞動實踐活動而言,教師應改變單一的教學形式,讓實踐活動的進行變得多種多樣,從而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些勞動教育的實踐活動,并將其運用到勞動教育的教學中,或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集思廣益,問問學生有什么想做的勞動體驗,然后相應地劃分為一組。這樣一來,教學活動的開展既從學生的需求點出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起學生勞動實踐的興趣,又可以調動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同時在集思廣益的環節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以豐富課堂教學的氛圍,促進勞動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楊永坤.普通高中創造性開展勞動教育的實踐探索[J].遼寧教育,2019(22).
[2]王曉東.如何在勞動技術課上培養中學生的勞動觀念[J].吉林教育,2019,000(035):20-21.
[3]李圓.淺談勞動教育對個性全面發展的教育作用及其發展途徑[J].中外交流,2019,026(013):112-113.
[4]劉新春.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有機融入勞動教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5,000(021):157.
[5]李文龍.如何通過勞動技術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實踐能力[J].速讀旬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