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
【摘? ?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階段。在幼兒教育中幼兒接受各種教育資源,能夠拓寬幼兒的學習空間,貼近實際生活,學習到更多生活中的知識。鄉土資源是符合當地特色的一道資源,融入幼兒教育中,可以使學習富有特色和吸引力。文章就鄉土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如何運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鄉土教育資源? 幼兒教育? 可行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91
生活和教育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陶行知先生主張在生活中進行教育。知識來源于生活,教育與生活相結合才能有效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如果幼兒出生在大城市,鄉土教育資源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非常新穎的課題,所以幼兒對此方面的學習就會產生很高的積極性。鄉土資源是富有鄉土氣息的一項教育,對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愫有很大的作用,并且鄉土教育含有很多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可以深化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雖然鄉土資源是幼兒培養的特色課題,但是并沒有得到實際運用,幼兒只是簡單地認識,并沒有凸顯鄉土教育資源的真正價值。本文對實現鄉土教育資源的價值提出了有效策略。
一、鄉土教育資源的概念及其作用
陳鶴琴先生說:“讓幼兒回歸自然,接受最真實的教育,鄉土資源就是最合適的載體。”鄉土教育資源是指幼兒園所在社區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方面的資源,包括鄉土地理、文化習俗、名人軼事等。而鄉土地理又包括具有本地特色的自然資源和風景名勝,文化習俗是指當地居民在生產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濃烈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方言等。和傳統教育資源相比,鄉土教育資源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熟悉感和親切感,使其具有更強的形象性和實踐性。教師可以把部分鄉土資源應用于幼兒教學中,通過具體事物的觀察觸摸,讓幼兒真實感知并融入其中,提升課堂的操作性和幼兒的認知能力。
二、鄉土教育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
幼兒的生活環境時時刻刻影響著幼兒的成長,可以將鄉土資源添加到幼兒的生活環境中,用有關鄉土資源的材料去裝飾周圍環境,結合本土特色加入到幼兒園建設中。可以將家鄉的環境布置在幼兒的外墻或者運動場地上,讓幼兒感受幼兒園有家的溫馨,不僅可以穩定幼兒的情緒,還可以讓幼兒對鄉土資源有更深的認識。在幼兒園的外部可以供幼兒玩耍的沙土區和水池,開發幼兒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給幼兒提供一個自主探索的平臺,激起幼兒對自主動手的興趣。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配合各種玩具進行游戲活動,對幼兒智力的開發和激發想象力有很大的幫助。在幼兒園還可以設立種植區和飼養區,種植富有鄉土氣息的綠色植物,讓幼兒體驗種植的樂趣,體會人與物的和諧相處。飼養一些小動物,使幼兒園更富有生氣,讓幼兒體驗與動物相處的樂趣,去感受成長的奧秘。幼兒通過親自照顧和飼養小動物,可以有效地培養幼兒的責任心,體會到生命的珍貴。
(二)發揮家長的作用,充實游戲內容
雖然教師是幼兒教育中極為關鍵的一部分,但是家長方面也不應忽視。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當前在幼兒園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家長的參與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園希望家長能夠全身心地加入到課程游戲化建設當中,與教師一起共同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通過實際調查發現,大多數家長已經對幼兒教育形成了關注,往往會通過購買大量書籍、玩具等形式,幫助幼兒提高智力。但是,家長卻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幼兒居住環境中涵蓋了教育資源,家長往往對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育能力持懷疑態度,只把教師當成“教育者”,不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此,家長應該盡快轉變教育觀念,積極地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同時深度挖掘幼兒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促使其教育意義發揮到最大。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定期邀請家長進行幼兒園的活動,引導家長與幼兒一起完成游戲道具的制作以及應用等過程。除此之外,針對課堂中的學習內容,教師還可以引導家長在課下繼續延續知識,與幼兒一起游戲,或者與幼兒一同走進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讓家長在教育、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體驗到責任感,使家園形成教育合力。總之,為了能充分地發揮鄉土傳統游戲教育資源,除了教師付出努力之外,家長也應該承擔相應的教育責任。
(三)積極組織戶外特色教學活動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幼兒沉迷于電子設備,戶外活動相對較少。組織開展戶外鄉土資源特色教育活動,既能使幼兒廣泛接觸大自然、開闊視野,又能培養、鍛煉他們的自主活動能力。幼兒園在開展本土資源教育活動時,需要結合幼兒的興趣、年齡、特點,選擇適當的鄉土資源開展幼兒教學。
幼兒以自身特點和興趣為出發點,根據幼兒園提供的場地和材料,自由選擇、自主開展積極主動的游戲活動,對于培養組織能力、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在春耕時節,帶領幼兒到郊區踏青,了解、體驗糧食的種植過程,讓他們深刻認識到糧食的來之不易。相比于單純的課本教育,主題特色教育活動具有顯著的效果和直觀性。又如,在學習環保的重要性時,幼兒園可以組織開展“美麗的母親河”這一主題活動,教師帶領幼兒在河邊走一走,親身體會一下河水水質的重要性,更能激發幼兒保護環境和愛惜水資源的意識。
幼兒園利用鄉土資源開展多個相關主題活動,將鄉土資源運用到實際活動中,讓幼兒在參觀學習、戶外活動中更加深刻地領悟活動主題,更加真實、直觀地感知活動意義。
三、結語
姿態萬千、變幻莫測的大自然,給予幼兒學習充足的教育資源,為幼兒教師儲備了豐富多樣的教育素材。事實證明,通過鄉土資源進行的教學實施效果遠大于書本,不僅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豐富其內心世界,使幼兒更好地實現全面發展,還能激發出濃烈的愛國情懷,達到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促進其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徐艷艷.淺談農村鄉土資源在城區幼兒園的“洋”作用[J].教育現代化,2017(046):379-380.
[2]陳少麗.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創造性游戲的基本路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7(3):70-72.
[3]牟眺眺.鄉土教育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6,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