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住區的景觀環境,是提升居民居住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又是地域文化的有效載體,營造地域特色的居住區景觀環境,能讓人們感受濃郁的地域文化,體驗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觀氛圍和增強文化認同。近年來,昆明居住區地域景觀規劃和建設取得許多進步。文章基于昆明地域文化,梳理昆明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化在居住區景觀環境的呈現方法,并以昆明市典型居住區景觀環境為調查案例,對地域特色融入居住區景觀的途徑進行探析,闡釋地域特色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地域特色;居住區;景觀設計;昆明市
中圖分類號:TU98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23-0-03
0 前言
地域性居住區景觀設計既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溫度等多種自然因素,又注重融入該區域的優秀傳統文化、民俗風情等人文因素,這一方面可以給居民帶來歸屬感,另一方面又可以促進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據報道,居住小區的景觀質量與人們的身心健康直接相關[1]。因此,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應該體現區域獨特的地域特性和厚重的文化內涵。
地域性景觀設計是彰顯地方特色、傳承地方文化的一條重要途徑,如何合理、妥當地運用地域特色因素與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結合是時代的課題[2]。文章基于地域性觀念,研究怎樣從自然環境、傳統文化、昆明本土植物等多個方面反映昆明市的地域特色,探析地域特征在昆明居住區景觀設計當中的呈現方法,梳理地域性文化在居住區景觀環境中的體現形式、應用載體。
1 地域特色與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
1.1 地域特色的概念與內涵
地域特色是指一個地區自然景觀條件與其歷史文脈的綜合表現[3],包括自降水、溫度、氣候、水文地質、地形地貌、動植物資源、礦物資源、歷史資源、民風習俗、風土人情等多個元素。地域特色是個性與共性的并存,它既具有某一特定區域的個性,也展現了該特定地域城市空間環境中具有的共性。景物、景觀、建筑、風俗、飲食、文化等都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如云南昆明較為古老的住房建筑“一顆印”,融合了當地的建筑、文化、鄉土材料等多個地域特色元素。
1.2 城市景觀設計在居住區的概念
城市環境景觀設計的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在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4],通過不同的組合,高度統一物質環境和非物質環境,使物質景觀具有地域感和文化性[4]。
1.3 景觀地域性設計在城市居住區的主要方法
1.3.1 在整體布局當中因地制宜進行設計
景觀設計要加入地域性元素,首先應該詳細了解景觀所在地域,充分考慮該地區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布局,堅持節約、環保的原則,在原有的地形基礎上略加改造,采用鄉土材料,不僅有利于居住區景觀的長遠發展,還能夠展現居住區的地域特色。
1.3.2 充分考慮創造景觀生態設計
生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所以進行居住區景觀設計時,要注重人與環境(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和諧相處,在給居民帶來歸屬感的同時給居民創造一個生態節約型的居住環境,既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1.3.3 尊重居住區所在地域的人文精神
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思想包含了對傳統人文歷史及文化的發展,借助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延續傳統的人文精神,表現所在地域的歷史文化[5]。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尊重不同地域之間的風俗習慣、民族風情。
1.4 居住區景觀設計融入地域文化的現狀與趨勢
1.4.1 當代現狀
當代居住區在設計過程當中依然存在以下幾個問題[6]:第一,盲目模仿或照抄照搬,設計缺乏地域特色,內容缺乏新意;第二,缺乏“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遠見;第三,綠化問題;第四,對景觀策劃的迷信、設計程序的分離、水景設計大多流于形式且成本高;第五,硬質景觀規劃不合理、景觀缺少交流性等現象。
1.4.2 發展趨勢
未來城市居民居住區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6]:第一,從區域自然環境和周圍建筑布局出發,在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時,考慮城市的不同特點和要求;第二,規劃居住區時朝著多樣性、趣味性、養生性方向發展,注重創新突破;第三,注重小區內部環境規劃,同時加強鄰里交往空間設計;第四,加強道路的規劃、交通的組織設計;第五,對住宅進行多樣化設計,設計風格、形式、內容等更加多元。
2 昆明市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
2.1 昆明的自然條件、地域文化
昆明年溫差為全國最小,溫度適宜,鮮花常年開放,適宜居住,被稱為“春城”[7]。昆明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得動物、植物等豐富多產。昆明是一個漢族、彝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匯集的城市[7],在保留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又吸收了一些外來優秀文化,促進了當地文化多樣性的形成。建筑文化是一個地區地域文化的直接體現[8]。
2.2 昆明市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的現狀分析
經實地考察,文章以2個昆明地域特色比較濃郁、設計比較優秀的居住區為例,簡要分析昆明居住區景觀設計的現狀。
首先是位于昆明市盤龍區東白沙河寺瓦路北的萬科的白沙潤園。該居住區的建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與坡地的關系,景觀層次豐富,有美感。唯一的缺點是居住區內的綠化層次感欠缺。
其次是位于呈貢新城的眾和東苑小區,這是一個具有和諧休閑特點的特色居住場所。小區內的景觀設計注重綠化,樓間有大面積的草坪,合理運用當地植物進行造景,多選用體量較大的喬木(如云南紅豆杉、云南樟樹等),并配以灌木和花草(滇丁香、昆明山海棠等)。不足之處是綠化面積較小,綠化率不高。
綜上所述,目前昆明市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體現在三方面[9]:第一,充分利用昆明城市的自然地形和豐富的景觀環境資源;第二,設施越來越齊全,功能區劃分越來越明確;第三,表現出更深層次的文化需求,注重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缺點也體現在三方面:第一,過于注重表面形式,忽視了空間內容和功能上的聯系和人們的需要;第二,雖然設計中有生態理念,但實際造景中無法使各種生態因子處于長久平衡狀態;第三,昆明居住區景觀風格多樣,但與本地環境資源不協調。
3 案例調查與分析
結合前文對地域特色景觀的理論研究,文章借助互聯網和實地調查篩選出昆明市3個體現地域特色的居住小區,分別是位于盤龍區的華潤中央公園、碧桂園·KCC·云南映象以及位于官渡區的銀海暢園,并從整體設計、景觀小品、綠化等多個方面對其進行詳細分析。
3.1 案例1——華潤中央公園
3.1.1 整體設計
該居住區設計從昆明市地區鮮明的自然地形特點出發,對居住區景觀進行了劃分,主要分為三個區域:半蔭區、全蔭區和全日照區。
3.1.2 景觀植物的種植設計
結合養生的主題,基于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本土植物的選擇上,多運用對人感官接觸有好處的植物。喬木作為主景,對于構建景觀而言尤為重要,要選用適合本地氣候環境生長的品種,這些主體喬木主要有滇潤楠、云南油杉等,片植和叢植構成區域的外圍,這些植物具有芳香養生的功能,可以凈化空氣,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灌木群采用紫羅蘭、茉莉花、迎春花等,為居民打造極具觀賞性的和諧生態環境,在居住區入口的道路兩側種植了兩排加拿利海棗,讓人們一進小區便能夠從植物身上感受到昆明獨特的地域氣候。
3.1.3 道路和空間的鋪裝處理
在道路及休閑廣場的鋪裝上多使用透水磚,運用塑膠材質,在人們鍛煉身體時能夠對人們的膝蓋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在特定的區域,運用昆明最為普遍的鄉土材料鵝卵石鋪貼,石頭顏色、規格、形態較為統一,凸顯寧靜、典雅的氛圍。
3.1.4 景觀建筑物和小品
建筑物建設規劃因地制宜,考慮到區域場地的地形地貌,居住區入口處采用了步行階梯,從而將行車道與居住區動靜分隔。小品的造型設計多采用簡約、貼近自然的形式,符合節能、健康養生的主題。隨居住區階梯而上,正對大門的就是一道景觀墻,呼應了居住區養生健康的主題。
3.2 案例2——碧桂園·KCC·云南映象
3.2.1 整體設計
由于昆明被稱為“春城”,考慮到獨特的地域元素,碧桂園·KCC·云南映象以花為主題進行設計,居住區內的設計中心作為整體的花蕊,分別是中央水景區、宅間景觀帶、中庭景觀空間、休憩養生區和商業街區,并將康復景觀理念融入部分景觀中。
3.2.2 中央水景區
中央水景區是整個項目的核心區域,結合了部分中草藥植物,如天竺桂、云南櫻花等昆明的鄉土植物,成功地營造出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生態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在水景區,有一處景觀墻,運用彩繪的形式,繪制了云南特色舞蹈——孔雀舞。景觀墻的孔雀舞者身姿婀娜,畫面整體的藝術性極強。這些彩色墻繪與居住區云南映象名稱相呼應的同時,更凸顯了居住區的云南地域性特色。
3.2.3 住宅間景觀帶
全民運動區、小花園、親水步道及富有康復元素的花園,共同構成了住宅間的景觀帶,為居住者提供一個交流、互動、鍛煉的空間??紤]到昆明市日照時長和太陽輻射,在運動場栽種了高大喬木,避免陽光過度暴曬。
3.2.4 景觀中庭空間
昆明的地域特色是四季陽光充足,降水豐富,居住者能在陽光草坪上享受充足的日照,在休憩廊架、木制亭、張拉膜亭遮陰避雨。尤為突出的是一組親子小品,在彎彎曲曲的卵石步道旁營造了溫馨歡樂的家庭氛圍。
3.2.5 商業街區及休憩養生區
小區的按摩廣場、慢跑道共同構成了休憩養生區,其中廣場步道的卵石由昆明常見鄉土材料卵石、水泥砂漿等鋪成,跑道周圍也進行了合理有益的植物搭配,其中包括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植物,如云南山茶、玉蘭、天竺桂、垂絲海棠等,具有較強的養生保健作用。
商業街區隨處可見云南映象的小象雕塑,顏色、形態各異,憨態可掬,大多分布在各個大門、商店入口,呈現迎賓的姿態。在商業區的入口,設計了孔雀門,與碧桂園·KCC·云南映象這一主題LOGO相呼應,使居住區、商業街區都有地域特色動植物的融入。居住區自帶的商業區建筑全部采用具有云南地域特色的傳統建筑頂棚,充分展現了基于云南地域特色的居住區設計。
3.3 案例3—銀海暢園
銀海暢園有著“一水四軸,水軸相生,兩區六片,片片互連”的特色,構成了綠色城市中的生態結構,采用由內而外放射式布局,使昆明本土住居內涵的空間要素得到彰顯[10]。設計者把反映昆明本土住居內涵的空間要素有效整合進來,根據昆明市區布局的規律和特點,使用具有昆明地域特色的石材,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現代化居住小區。建筑整體布局結合了昆明本土的人文情懷,布局自由,結構不拘定式,表現出灑脫、淡雅的特征,契合了其名暢之意。
3.3.1 植物景觀的營造
河溪區域以各種質感、色彩變化的大葉植物、開花植物、水生植物等形成點狀、片狀景觀,以呼應整個項目的總體風格。此外還有各種觀賞草,草坪多大面積種植山麥冬,它們構成了層次豐富的植物景觀。
3.3.2 建筑鋪裝及小品的設計
建筑鋪裝在整體統一的前提下更注重細節,基本都采用了天然材料,新穎而有創意。小區廣泛使用了卵石、黃銹蝕燒面等質地樸實的石材鋪裝,營造出隨意自然的氛圍。選用紅磚鋪裝別有味道,同時追求草木共生、自然和諧。昆明素有享譽世界的美稱——“春城”“花都”,在地面鋪裝上我們也可隨處看到各種形態各異的花朵圖案被包圍在鋪裝形式當中。
4 結語
文章通過對昆明居住區景觀設計中地域特色運用的研究,提煉出對它最為直接的影響因素:地理層面的地形地貌、氣候、水環境,文化層面的滇文化、民族文化。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著重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全方位考慮人在環境中的感受是昆明居住區景觀設計中地域特色運用的主要原則和思路。同時注重結合當地實際的社會文化環境,尋求現代、傳統和地域文化的契合點,在趨同中求創新,在創新中展現獨特的地域文化。希望以后地域特色性住宅區景觀設計在注重形式層面的同時更加注重文化深層結構的研究,合理地將地域自然元素與文化元素融入住宅景觀設計中,從而為人們創造一個更加舒適、更加美麗、更加健康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立科.現代景觀設計中地域特色的創作手法初探[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6.
[2] 李暢.基于地域特色的希望陽光苑居住區景觀設計[J].山西建筑,2018,44(10):1-3.
[3] 張少麗.居住小區景觀設計的地域性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0.
[4] 朱賽鴻,梁婧.地域特色在城市濱水景觀中的應用[J].美術大觀,2017(9):96-97.
[5] 王志玉.基于地域特色的居住區景觀設計初探[J].科技經濟導刊,2017(10):126.
[6] 楊玉昆.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養生型居住區景觀設計[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7.
[7] 朱培嘉.基于重慶地域特色的居住區景觀設計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6.
[8] 鄧薇.居住區環境景觀生態化規劃設計探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5.
[9] 李冬.淺議昆明小區景觀設計存在的不足[J].山西建筑,2010,36(21):35-37.
[10] 肖稅予.碧桂園·KCC·云南映象居住區景觀設計[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9.
作者簡介:段嘉羽(1998—),女,山西臨汾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