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2020年12月20日,眾多國際國內供應鏈專家學者、行業大咖相聚青島,共赴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結合、中英文同步的方式,共同探討后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的趨勢與展望等議題,探討商業模式的創新與變革。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關鍵歷史交匯點,誰能更充分把握全球物流與供應鏈發展的大趨勢?誰能更好把握物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顛覆性技術加速應用的大趨勢?誰就能更好充分發揮供應鏈在全球資源化配置中的作用,大力增強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
供應鏈創新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載體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已建立社會化現代供應鏈服務體系和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一度搶占發展先機。部分國家也已經將全球供應鏈競爭從企業微觀層面提升為國家宏觀戰略層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重點提到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近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
供應鏈作為一種新戰略、新動能、新模式,作為軟實力,可以極大地改變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式,改變產業發展方式,改變城市發展方式,改變企業發展方式,對經濟從粗放經營到集約經營的轉變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眾多產業鏈供應鏈企業聚攏青島
進入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正重塑全球供應鏈思維及格局。今天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思維范式正從成本競爭力轉向抗風險的競爭力,供應鏈的韌性建設越來越重要。
當前,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穩定安全的供應鏈正是擴大內需、暢通大循環和雙循環的關鍵。無論是國內大循環,還是國內國際雙循環,青島都具有獨特的“雙節點”價值。青島找準戰略定位,充分發揮“雙節點”優勢,積極探索有利于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途徑,正在成為投資的熱土。
2020年1-11月,青島民間投資增長12.3%,其中產業類民間投資增長達到14.1%,這是市場和資本用腳投票、主動選擇的結果。同時,青島面向更大的市場空間優化配置資源,用市場的邏輯謀事、資本的力量干事,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13條產業鏈,鼓勵和成全企業創意創新創造,打造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4+1”發展生態,加快建設創業城市。
上合示范區加速崛起。
上合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絕不僅僅是上合相關18個國家間的事情,而是要推動上合國家與“一帶一路”國家之間雙邊多邊貿易合作。
為此,上合示范區正加快建設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化交流、海洋合作五大中心的建設,其中圍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全力打造海陸空鐵“四港一體”的國際運輸綜合港,增強供應鏈配套服務水平,構建上合組織國家的貨物綠色通道,助力打通以中亞、中國、日韓為主軸的物流與貿易大廊道,增強同全球供應鏈與產業鏈上下游的鏈接度。
在這一過程中,必將會全面提升青島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競爭水平。
青島有著顯著的開放優勢。
盡管全球化在過去一個時期經歷了波折,全球供應鏈遭遇巨大沖擊,甚至有面臨中斷的危機,但全球化始終是由生產力發展、內生力量推動的浩蕩潮流,不會停滯不前,更不會走回頭路。
最近,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簽署,用開放合作的事實證明,推動全球化是利益所在、人心所向、大勢所趨。RCEP對于推動區域供應鏈升級與穩定意義重大,一方面通過減少關稅壁壘,大幅降低供應鏈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的成本,推動提升區域供應鏈的產能,另一方面通過擴大區域供應鏈的分工,增強供應鏈韌性和抗打擊能力,在助力RCEP經貿合作和供應鏈建設中,青島有著顯著的開放優勢。
與RCEP成員方的貿易額占青島的比重占四成。東盟目前已經成為青島最大的貿易市場,在對日韓合作上,溝通要素資源的中日中韓國際客廳先后投入使用,中日韓消費專區也正在加快建設。可以說,在先行先試、主動融入RCEP成員國供應鏈網絡,攜手提升全球供應鏈競爭力上,青島優勢明顯,大有可為。
青島正全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供應鏈數字智能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中尤其以工業互聯網對工業生產方式和產業組織方式的變革,對供應鏈的影響最為深刻。工業互聯網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把企業的生產過程變成從生產到消費所有要素的互動過程,實現對工業經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將重塑供應鏈體系。
為此,青島正發揮工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依托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全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撬動人才集聚、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加速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和高效流動,打造面向膠東半島、黃河流域乃至整個北方的國際供應鏈的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