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靜,號蘭馨,蘭馨閣主人,山東青島人,無黨派人士,姜寶林國畫藝術高研班的研究生、中國國家藝術網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享有“一枝蘭”的美譽。
梅花、蘭花、竹子、菊花,被世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分別以其傲、幽、堅、淡的品格,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同時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的常見題材。空谷生幽蘭,蘭最令人傾倒之處是"幽",因其生長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凈那種綺麗香澤的姿態,以清婉素淡的香氣長葆本性之美。這種不以無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屬于林泉隱士的氣質,更是一種文化通性,一種"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風格,一種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蕩胸襟,疏遠污濁、舍取得失、剽盡浮華、貼近真諦、崇尚心中的“真善美”。蘭花從不取媚于人,所以,詩人愛蘭詠蘭畫蘭,是透過蘭花來展現自己的人格襟抱,在蘭花“孤芳自賞”的貞潔幽美之中,認同自己的一份精神品性。
林靜多年研究中外書畫理論和歷史!無論是紅塵還是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她如一朵素心的蘭花,優雅而清馨,通過賞析其繪畫讓人發現其內心的精神世界是那么美好和純凈!她信奉藝術是出自內心的世界,是繪畫者心靈深處對大自然和物象的抒發,認為繪畫是從生活中來的,是經歷生活中的歷練得以升華,并以繪畫形式來表達內心真善美世界的一種方式,從而獨創了蘭花的表現形式,畫出了蘭花高雅、清秀、宛如蘭花仙子般嫵媚、妖嬈的氣質,她賦予了畫中蘭花新的生命和靈氣。受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影響,近幾年來又開始臨摹研習青綠山水,受到藝術界、收藏界和美術愛好者的一致好評和親睞!她是如此癡在畫中,如她詩所云:“濃墨淡寫伏案邊,情絲雨絲落紙間;飄飄欲仙繪蘭馨,翩翩起舞落衣衫。”畫界友人評價其畫:林者-叢木,靜者——審也,《禮樂記》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也!林靜者——青島美女也,筆下山水蘭竹不讓須眉,一派雍榮華貴之氣象,畫如其人!
蠢聲碎語………劉伯溫《蘭花》詩曰: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看了林靜老師的蘭花,忽然覺得花葉雙嬌,葉花雙艷,花比葉端莊,葉比花婀娜。故愛葉亦愛花。
才女當如廝,她就這樣徜佯在藝海中,作畫、彈琴、賦詩、書法貫穿在她整個生話中。“懷渺渺或清芬,獨抱幽香世不聞。作佩勿忘當路戒,素心花對素心人”。畫中的節奏、韻味、超強的生命力都來源于她平日的生活情趣,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對藝術源泉的探索。
新天凈沙﹒詠蘭
2020年11月27日為林靜老師畫蘭有感而作。
林中有幽蘭,絕世而獨立。寂寂如處子,搖曳而生姿。裊裊兮,其香如沁。陌陌兮,其芳惟馨。斜臥池邊靜未眠,淡看風月滿珠簾。何期伯牙再鼓琴。一曲清音謝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