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要】本文以百色靖西市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三期發展數據為依據,論述靖西市學前教育發展在資源配置、投入保障、公辦幼兒園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學前教育存在發展公辦園學位數不足、幼兒園教師編制嚴重缺乏、經費壓力大、民辦幼兒園基礎條件差等方面的問題,提出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優化教師結構、實施少數民族邊境地區幫扶結對等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學前教育 問題 對策 靖西市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45-0018-03
百色靖西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邊陲,為解決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的根本問題,靖西市順利開展了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截至2020年,靖西市學前教育取得了較快發展,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大幅增長、在園幼兒規模迅速擴大、幼兒園師資隊伍不斷壯大、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顯著提升。具體表現在,縣級財政共計投入8973.8萬元用于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幼兒園教師隊伍從2013年的956名增加到2020年的2329名;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自2013年的73%增加到2020年的90.5%。但因靖西市在2020年5月前屬國家級貧困縣,學前教育發展問題依舊是短板。2021年,“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明確將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焦點轉向內涵式的質量提升,靖西市學前教育發展也將朝著“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現代化目標前行。本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靖西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三期發展數據為依據,深度剖析靖西市學前教育發展在資源配置、投入保障、公辦幼兒園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一、靖西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具體情況
(一)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情況
截至2020年秋季學期,全市共有190所幼兒園(看護點),其中公辦園23所(城區5所、鄉鎮18所),自治區多元普惠幼兒園58所,公辦園占比50.04%;民辦幼兒園81所,幼兒看護點86所。全市在園幼兒26621名,其中城區幼兒園在園幼兒11342名,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13450名,自治區多元普惠幼兒園在園幼兒12367名。現有教職工2329名,其中專任教師1723名,持有教師資格證教師1504名。公辦園專任教師333名,均持有教師資格證,持證上崗率100%;民辦園專任教師1390名,持有教師資格證497名,持證上崗率35.7%。按照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和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對幼兒園師資的要求,靖西市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下列4表統計了靖西市幼兒園師資隊伍(含專職保育員)現狀基礎數據。
(二)學前教育投入保障與成本分擔情況
1.中央資金發放情況
根據自治區財政廳、教育廳印發的《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扶持城市學前教育發展獎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桂財教〔2012〕154號)、《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獎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桂財教〔2012〕155號)、《關于下達2012年學前教育獎補類專項資金的通知》(桂財教〔2012〕218號)、《百色市教育局關于印發〈百色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和管理辦法〉的通知》(百教〔2013〕3號)和靖西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靖西縣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及管理辦法的通知》(靖政辦發〔2012〕200號)等文件精神,2012—2020年共計下撥自治區多元普惠幼兒園資金1739.6253萬元。
2.“十三五”期間靖西市投入本級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實施情況
“十三五”期間,靖西市共計投入本級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8913.8萬元,新建園所49所,增加學位2469個,受益幼兒15836名,受助幼兒42997/人/次。
3.學前教育發展資金“十四五”期間規劃情況
“十四五”期間,學前教育發展資金需求共計23200萬元,其中,計劃中央財政撥款5600萬元;計劃自治區級財政資金2800萬元;計劃地級市財政資金2800萬元;計劃安排本市財政資金12000萬元;計劃用于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7所,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9000個。
(三)公辦幼兒園建設情況
積極實施學前教育建設項目,高標準建設城區兩所公辦幼兒園并招生開學,校園功能設施齊全,其中靖西二幼康城分園招收的幼兒全部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幼兒,有效推進了靖西市脫貧攻堅工作。靖西市一幼、二幼、三幼分別于2015年、2017年、2018年順利通過區級示范驗收。
學前三年行動計劃扎實開展,現已建成驗收并開園的鄉鎮中心幼兒園18所,閑置校舍改建村級幼兒園15所,全部裝修完工并投入使用。根據進度要求,完成了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全覆蓋。
二、靖西市學前教育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公辦幼兒園數量少、班額大
在全市190所幼兒園中,城區公辦園僅有5所,全市26621名幼兒中,有11342名在城區幼兒園就讀,其中在城區公辦園就讀的幼兒有3179名,僅占城區在讀幼兒總數的28%。由于民辦園設施設備不齊全、師資力量薄弱、保教水平低,很多家長想盡辦法把小孩送到公辦園接受學前教育,導致規定25人的小班人數普遍超過35人,存在著安全隱患,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影響了保教質量。隨著國家實施“二孩”“三孩”政策,入園難的問題將日益嚴峻,城區公辦幼兒園建設和改擴建工作刻不容緩。
(二)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嚴重不足、經費壓力大
2020年之前,全市幼兒教師編制只有179人,公辦幼兒園自聘教師人員達到225人,自聘教職工人數占教職工總人數的51%;鄉鎮公辦幼兒園則從各鄉鎮小學調配3名編制指標,各鄉鎮公辦幼兒園僅配備3名教師,實屬杯水車薪,無法保障幼兒保教工作的正常開展。自聘教職工工資低、流動性大,嚴重影響了公辦幼兒園保教工作的正常實施,降低保教質量。幼兒園每年支付自聘教職工的工資五險數額巨大,加上各項開支捉襟見肘,經費壓力非常大。2020年春季學期起,城區幼兒園增加了92名幼兒園控制編,鄉鎮幼兒園則增加38名控制編,目前城區幼兒園在編教師數205名,鄉鎮在編教師數104名,幼兒園教師隊伍在數量上雖然得到有效擴充,但每園增加了2名左右的控制編教師也遠不足以按標準配備保教人員,與全國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三)民辦幼兒園基礎條件差
多數民辦幼兒園普遍存在基礎條件差等問題,如園所活動面積小、采光差、設施設備簡陋、安全通道不足等,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教具、玩具缺乏,教師多用讀、寫、算等方式代替幼兒必需的手工、游戲等活動,存在教學“小學化”傾向;專業畢業保教人員不足,素質低且流動性大;大班額嚴重,城區私立幼兒園班額普遍超過30人;此外,還有安全監控設備不全、安全演練不能正常實施、幼兒成長檔案不齊全等多方面的管理問題。
三、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財政扶持與政策支持力度
要強化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繼續加大財政對教育事業的投入。第一,不斷完善教育經費投入的保障機制。依法保障教育經費逐年不斷增長,提高農村偏遠地區幼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和園舍維修改造資金標準,切實落實地方財政對農村幼兒人均公用經費的預算與監管。第二,免除或減少地方配套建設資金。加快學前教育立法,從根本上保障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第三,豐富農村偏遠地區幼兒園和教學點的教玩具配備,在補足教玩具的基礎上,投入更多滿足幼兒認知、語言、動作技能發展需求的教玩具。
(二)構建縣、鄉、村三級優質學前教育服務網絡
充分利用縣、鄉、村現存空置辦公樓、空置廠房、閑置校舍及其他公共服務設施,通過租賃或劃轉的方式創辦幼兒園。依照“大村獨辦幼兒園,小村聯辦幼兒園”的原則,加快推進公辦村屯級幼兒園建設。對靖西市偏遠地區落實“一村一幼”,構建以自治區示范園為引領,鄉鎮中心園為主體,村屯級幼兒園為支撐和補充的縣—鄉—村三級優質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從中心向四周輻射民辦園與村屯級小學附設教學點。
(三)實時監測人口變動優化資源供給
根據人口變化和受到全面實施“二孩”“三孩”政策的影響,“十四五”期間,靖西市城區人口將達30萬以上。因此,靖西市需根據現有人口基數和流動趨勢,進一步完善幼兒園布局規劃和項目建設規劃,建設多種類型的幼兒園,還可以為無證園給予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推動發展成為標準合格的普惠性幼兒園;將中小學富余校舍改擴建為幼兒園;加強小區配套園建設,避免幼兒園地域劃分過于分散和集中,努力滿足適齡幼兒就近入園、方便入園;還要鼓勵和支持有實力、有資質的幼兒園開辦分園等。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針對靖西市當前幼兒園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應考慮建立起“引進來、用得了、留下來”的良性機制。聘任教師時,應適度增加編制,實行有利于邊境偏遠地區幼兒教師隊伍穩定的補貼政策,修葺教師公寓,為廣大幼兒教師營造安心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針對幼兒教師隊伍專業化程度低的問題,應及時組織、選派幼兒教師參加“國培計劃”“區培計劃”等各級各類項目培訓,做好各個培訓項目的總結與經驗分享工作;加大教師選拔力度、培養一批骨干教師,進一步完善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機制及管理機制,健全培訓課程標準,分層分類培訓幼兒教師;落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增加學前教育專項編制,按照標準為公辦幼兒園平均每班配2名專任教師、1名保育員,逐步配齊幼兒園教職工。實施學前教育特崗教師支持計劃,補充鄉鎮公辦幼兒園教師,進一步嚴格執行幼兒園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有效提高靖西市幼兒園教師整體素質。
(五)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規范管理
一是加強幼教法規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端正辦園指導思想,規范辦園行為。進一步完善審批制度、年檢制度、辦園水平督導評估制度,不斷提高辦園水平;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管理,規范民辦幼兒園辦學行為,全面提高靖西市學前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二是堅持對民辦園進行年檢工作。成立民辦幼兒園年檢和幼兒看護點整頓工作檢查小組,檢查組通過聽、查、看、訪等方式,從依法辦學、幼兒園建設、辦學管理等三個方面對全市民辦學前教育機構進行細致檢查。經檢查合格的園所可繼續辦園,按程序責令停辦在年檢中發現的無證園以及存在幼兒安全與健康隱患、短期內無力進行整改的園所。三是牽好結對線,鼓勵民辦幼兒園向優質幼兒園取經結對,迅速提升民辦園的辦園質量。
(六)實施少數民族邊境學前教育幫扶計劃
靖西市是廣西邊境城市之一,又是壯族聚集地,有關部門應加強對邊境地區和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幫扶力度,實施少數民族邊境學前教育幫扶計劃。
一是派出一大批幼兒園優秀教師到邊境、民族地區長期開展教育幫扶工作,定期遴選邊境、民族地區幼兒園教師到教育發達地區深造,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建立偏遠地區學前教育巡回支教試點,在人口分散的山區設立支教點,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動員社會力量招募大中專等院校的師范畢業生志愿者開展巡回支教;鼓勵應屆學前專業畢業生到邊民地區的幼兒園工作,盤活基層機構編制資源,通過“縣聘鄉用”“鄉聘村用”等方式,支持學勤教育專業教師扎根基層。二是給予特殊優惠政策,改善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待遇。要建立“越往偏遠,越是艱苦,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對在邊境少數民族地區長期從教的幼兒教師,在工資、福利、購房、進修培訓、職稱晉升、調動、退休等方面給予特殊優惠,以吸引年輕優秀教師到邊境地區工作。同時,切實加大宣傳力度,肯定在邊境少數民族地區長期從教的優秀幼兒教師及管理人員做出的貢獻,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切實解決“留得住”的難題。三是完善學前教育資助制度,應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的資助政策,幫助他們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加大對邊境偏遠農村地區幼兒教師的生活補貼,穩定貧困地區幼兒園教職工隊伍。
當前,靖西市優質資源供給不充足、分配不均衡的問題已經成為搭建“有質量”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主要障礙。縱觀靖西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取得的成效,下一步應著重把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傾斜,通過加大貧困地區學前教育配套設施建設,確保貧困地區幼兒都能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激發貧困地區人口的內生動力,從根本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自籌經費一般課題(C類)“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學深度融合研究”(立項編號:2021C688)、百色市電化教育與教學儀器站2020年課題“信息化環境下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立項編號:JX2020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楊 柳(1974— ),廣西靖西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現就職于百色靖西市教育局,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