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財經

今年4月,快手在其光合創作者大會上就提出,將“泛生活服務”與“直播電商”“社區與社交”并列為三個重點突破方向。
去年,快手就開始嘗試布局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在其首頁導航內上線了“本地生活服務”入口,囊括美食和周邊游等服務。今年以來,快手正式入局本地生活賽道,“美食節”便是快手擺的第一步棋。
除了“美食節”之外,快手還低調內測同城團購功能,循序漸進地布局本地生活服務。在《快手》APP“同城”頁面的上端,目前已新增了本地餐飲服務專區,分為特惠團購、榜單推薦和超贊福利三大板塊。
目前快手在本地生活服務上的補貼相當完善。像餐飲券、代金券等各類優惠券,都可以通過包括短視頻、站內H5落地頁還有直播等多個渠道進行搭載落地和下放。
那么,快手為什么要做本地生活服務?畢竟這早已不是一片藍海,短視頻巨頭快手因何看好本地生活服務賽道呢?
其一,為了更好地流量變現。據快手日前公布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9個月內,快手在國內的APP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躍用戶為3.05億,平均月活躍用戶數為7.69億。手握巨大流量,快手想方設法地讓其加速變現,而本地生活服務就是快手最好的變現妙招。
其二:上市的快手需要好數據給資本看。如今快手的日子并不好過,直播遇到瓶頸,游戲難以突破,股價下跌。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快手》APP主要收入來源于電商直播。據其招股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9月,快手電商商品交易總額分別是9 660萬元、596億元和2 041億元。但可惜的是,從2017年至2019年,快手的直播業務收入增速持續下滑,2018年以及2019年,該數據增長率分別為134.18%、68.9%,到2020年,該業務收入同比僅增長5.6%。
在游戲方面,初出茅廬的快手不敵“老前輩”騰訊和網易,至今未有大成果展出。與此同時,根據快手3月公布的財報顯示,去年快手巨虧1 166億元,股價接近腰斬。
所以,對于已經上市的快手來說,急需拿出能夠創造利潤點的新業務,穩住股價的同時讓資本市場繼續對自己信心。
由此來看,快手入局“本地生活”也是情理之中。那么,本地生活真的能幫快手破局嗎?
總體而言,社區團購還處在培養用戶習慣和搶占市場規模的早期階段。根據艾媒咨詢公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社區團購市場交易規模達340億元,同比增長300%。預計2020年達750億元,同比增長120.58%。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京東、字節跳動和滴滴出行等都已入局,那么快手有勝算嗎?
其一,巨大流量黑洞。據上文分析,快手的平均日活躍用戶數為3.05億,平均月活躍用戶數為7.69億。而美團如今的日活躍用戶數還未突破7 000萬大關,餓了么日活躍用戶數僅為美團的六分之一,滴滴出行日活躍用戶數只有千萬左右。
巨大的流量是快手最大的優勢,在入局“本地生活服務”上,快手也很容易走過冷啟動階段,不愁沒有生意。
其二,強大的算法推薦?!八惴ㄍ扑]”是短視頻崛起的關鍵,現如今快手鉚足了勁進軍本地生活市場,必然會對本地生活相關視頻進行流量和相關推薦策略的傾斜。日后,快手內容池里關于“吃喝玩樂”的內容將會更多,商業化程度也會加深。
基于此,在籌集了足夠的數據,描繪出準確的用戶畫像之后,“本地生活市場”的相關視頻必然會迎來一陣小暴發。
其三,短視頻的天然優勢。相比于圖文來說,用戶對于短視頻的感受更加強烈,這也是視頻帶有天然的“種草”屬性的原因。拍得好的探店、采訪、記錄視頻能夠更大程度上吸引用戶,視頻內容生動性的刺激下能夠創造需求。
與傳統電商不同,短視頻是內容帶動消費,目前,快手內容池中有大量“吃喝玩樂”的內容,在流量的加持下,用戶極易被轉化。
與優勢一樣明顯的,是快手入局本地生活的劣勢。
其一,在于快手入局晚。入局晚導致了快手錯失培養用戶習慣的良機,而用戶習慣對于消費是非常重要的。即便直播電商再火熱,但用戶仍然只把它當成購物的一種方式,而主流的購物習慣仍然還是打開淘寶和京東。
在本地生活領域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旦想起點外賣、訂餐、去旅游等,用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美團、攜程等。用戶習慣是經年累月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想要真正改變用戶習慣,快手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其二,在于本地生活生態欠缺。比起美團、餓了么,快手在本地生活市場上還處于早期,其入駐的商戶數量有限。與此同時,快手商家能夠提供的優質服務的多樣性就越少,吸引的消費者就越少。
這也暴露了快手的本地生活服務有一個重要的不足點,就是缺乏供給側—商家。然而商家的增長并非線上獲客那么簡單,極其考驗快手的運營能力。而現有商家基本上被美團、餓了么蠶食殆盡。故而快手想迅速占領這塊市場,幾乎不可能。
其三,在于賽道廝殺激烈。如今本地生活賽道競爭激烈。想要從美團、京東、阿里巴巴這些的巨頭手中搶食很不容易。更何況“互聯網新貴玩家”如滴滴出行、哈羅出行、抖音也相繼入局。快手在本地生活上的前程艱難。
那么,事已至此,快手該如何破局呢?
這就要發揮快手的“獨家特色”了,那就是—主攻下沉市場。
首先,快手的用戶調性本來就偏向下沉市場。所以拿下三四線市場作為同城團購的“根據點”比較靠譜。
其次,是做到差異化發展。一般說來,“北上廣深”是互聯網公司最好滲透的城市,但在本地生活領域,美團基本完成了一二線城市的布局,并且占據了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絕大部分市場,快手很難與美團相爭。但一旦進入三線以下的領域,快手就更具競爭力。
目前本地生活市場還處于早期階段,進駐的快手的商家還不多,快手會給予商家一定的補貼和流量支持。而伴隨著快手的重投入和強運營,商家大有可為。
艾瑞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是一個萬億元級市場,但線上滲透率僅有12.7%,仍有較大的潛力空間。短視頻巨頭似乎對本地生活服務垂涎已久,在快手之外,抖音也于去年進入本地生活服務領域。
《抖音》在其入駐商家的個人主頁中新增“門票預訂”“酒店預訂”等功能,支持從視頻種草到交易都在其APP內閉環完成。隨后,在2020年年底成立本地生活服務部門。
在最近的內測版本中,《抖音》更是上線“團購”功能以及加入了地圖功能。用戶可以在里面搜索美食、景點、游玩等相關的短視頻內容,并且根據鏈接進行線下消費。依靠短視頻積累的粉絲,在本地生活賽道上,抖音也被寄予厚望。
與快手不同,抖音的政策更為全面,特別是對于入駐商家的優待上。目前抖音對入駐的本地商家實行的是免傭金政策,這對于商家極具誘惑力,畢竟美團的天價高傭金早就遭人詬病。
而免傭金政策惠及的也不只是商家,抖音也可以為用戶提供更便宜、更具性價比的套餐和服務,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增強競爭力。
那么,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在本地生活服務上真的有競爭力嗎?
其實,對于像美團,攜程這樣的本地生活服務巨頭來說,與傳統的電商沒有本質區別,實際上仍舊是售賣商品。在消費之前,用戶已經產生了購買的行為和欲望。而使用美團的目的是尋找附近的店鋪看評價或者找優惠。但抖音卻是提前刺激大家產生欲望和行為。在短視頻的宣傳下,讓用戶產生消費的欲望,再到店進行消費。一個是滿足需求,一個是創造需求,從這個維度來看,未來,抖音、快手將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憑借強大的流量、運營、算法等優勢,快手肯定能在本地生活領域分得一杯羹。但本地生活僅是快手商業化布局的一環,想要得到充分發展,還需要快手堅持長期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