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同

2021年7月24號,女子10米氣步槍中國小將楊倩奪冠,這不僅是中國隊的首枚金牌,也是東京奧運會上誕生的首枚金牌。更令人吃驚的是,27日她又和隊友一起,奪得混合團體10米氣步槍冠軍,斬獲她的第二枚金牌。這位在頒獎臺上雙手比心的女孩,很快登上熱搜。來自浙江農村的楊倩,11歲開始練射擊,18歲考上清華大學,21歲“一槍成名”,她成功背后有著怎樣的人生故事?
楊倩2000年出生在寧波姜山鎮楊家弄村。到田野里挖野菜,小溪里捉魚,楊倩的童年和村里的其他孩子并無兩樣,而她與射擊的接觸則更像偶然。2011年初,浙江省運會剛結束不久,國家級教練虞利華就去了寧波各學校挑選苗子。在楊倩就讀的茅山小學,虞利華在每個班觀察了一下,首先讓視力好的孩子站起來。虞利華至今仍清楚地記得,楊倩毫不猶豫就站起來了,他這么解釋選中楊倩的原因:“小孩子站要有站姿,楊倩就很好,她的眼睛很有靈氣,眼珠子里像有水滴一樣。”
楊倩的父母一開始沒有想過培養女兒當運動員,而是希望孩子通過讀書考大學走得更遠。楊爸爸一度不支持女兒的訓練,說:“她還太小,一個女孩子跑那么遠,又苦……”但是虞利華通過不斷做思想工作,最終說服了楊倩的家人。
因為是“零基礎”入隊,在練射擊的頭幾個月里楊倩都是練一些基本動作,臥姿、跪姿等,比起打槍來要枯燥得多。楊倩在訓練中很刻苦,她回憶訓練的場景時說:“臥姿,一練就是一個多小時,趴著舉槍,非???跪姿,跪到腿麻站不起來……”其間,經常會有小隊員練到哭,但是楊倩沒有。性格倔強的她硬是咬牙堅持,并在2012年的全國青少年射擊比賽中獲得了銀牌。
在比賽成績突飛猛進的同時,楊倩并沒有放松自己的學習。在射擊和文化課這兩方面,她均不負眾望。18歲那年,楊倩考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入讀清華大學后,楊倩的訓練只能安排在課后。在大學期間,她和其他同學一樣要修滿180個學分才能畢業。雖然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任務很重,但楊倩依然能兼顧學業,沒有用“沒時間”“沒精力”當借口逃避課業壓力。有一次楊倩去福建參加比賽,因為太疲勞,竟然睡過頭錯過了火車,不得不重新買票……媽媽聽到這件事后,心疼不已,楊倩卻不以為然,還為自己錯過火車而自責。
這么努力,其實是因為楊倩夢想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她知道,自從易思玲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奪得冠軍后,中國隊的10米氣步槍項目比賽,就一直不溫不火。所以,她的眼睛緊緊盯住了東京奧運會,并保持著良好狀態積極備戰。
本屆奧運會的賽程仍是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打頭陣”,由國家射擊隊作為中國軍團的“開路先鋒”。每一屆奧運會的首金都意義重大,這枚金牌不僅能增加中國隊在奧運會的影響力,還能為其他參賽隊開一個好頭,提升國家隊的士氣?!斑@枚金牌分量很重,我非常想要。”她暗暗下定決心,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其他隊友激勵。
在東京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由于規則改變,前8名選手兩輪淘汰一人,所以每個參賽選手的壓力都非常大。在最后一槍前,楊倩還稍微落后俄羅斯選手一點點。但楊倩最終憑借強大的定力以251.8環的成績,力壓俄羅斯選手奪冠。
當楊倩最后一槍命中靶紙時,解說員忍不住激動地“怒吼”:“楊倩贏了!這位21歲的清華女孩,最終為中國代表團獲得本屆奧運會的首枚金牌,也是整個東京奧運會的首枚金牌!”
賽后,楊倩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今年是建黨100周年,這枚奧運金牌,是獻給黨的最好的禮物!”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楊倩將為我們展現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