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一青
一、創設書香環境,建“書香之地”
1.個性“讀書吧”的吸引。在教室的布置中,我非常重視圖書角的建設。執教一年級時,為了方便學生拿取,根據學生身高,我特別定制了一批方便拆裝的矮書柜,讓學生隨時都能夠到書。書柜上面貼上“讀書吧”字樣,還鋪了綠色草坪,擺上一些動物玩具,這樣的“讀書吧”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他們總愛在課余或站、或倚、或坐,捧上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著。
執教三年級時,學生已經閱讀了不少書,“讀書吧”又換新貌了,同學們紛紛把自己最喜愛的一本書中的主人公形象畫下來,貼在“讀書吧”,有孫悟空、馬小跳、長襪子皮皮、童話王天天……學生們可喜歡這個有趣的“讀書吧”了。課間,他們總愛坐在書吧旁的小矮凳上,沉浸書中。
“讀書吧”中的圖書種類豐富,來源途徑廣泛。六年級的學生畢業了,書柜里的書就傳給了學弟學妹們;班費出資訂閱圖書期刊,讓圖書在學生們的手中流動起來;學校圖書館里借閱的書也是可以和大家一起閱覽的;當然最多的書是來自學生們自己家的書柜。每學期初,同學們都會帶來幾冊課外書,充實班級圖書柜,期中時再重新更換一次,竭力把好書共享給每個學伴。為了使學生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我還定制了一枚“小書蟲中隊”圖書章,在每一本漂流的圖書上蓋上印章,編上號碼,然后分類放置在“讀書吧”。這樣,學生對圖書的保護意識強了,也方便了圖書管理員的管理。
2.快樂“小書童”的引領。在“讀書吧”的旁邊,還有一個“書香少年”的光榮榜,介紹班級的閱讀之星。閱讀的主體——學生,是一個個鮮活且富有個性的生命,因其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必然存在發展上的差異。因此,在閱讀指導中我會重視學生個性化閱讀指導,以個性啟動閱讀,以語言促思考,以思考促表達,積極捕捉學生閱讀中的閃光點,讓一個個快樂的“小書童”帶動更多的同學開展閱讀。
3.成長“讀書墻”的輻射。學生走進教室就如走進一個書香之地,這里每一面墻,每一根柱子都留下了學生讀書的足跡。每月的班級墻報都會有一期專刊——“好書推薦”,同學們在特別設計的讀書卡上記錄自己看過的好書,談閱讀感受,在班隊課時推薦給同學;每一個儲物柜的門就是學生的習作展示區,大家學習美文,提高自己的寫作積極性;手抄報、特色讀書卡、閱讀記錄卡都不定期地展出,營造濃濃的書香氣。
讀書吧—讀書星—讀書墻,創建個性化、人性化的閱讀環境,推門見書山,推窗聞書香,同學們就在這樣的閱讀環境中快樂閱讀。
二、重視校內閱讀實踐,享“書香之樂”
1.“童聲飛揚 童心向黨”晨間特色朗讀。每個學生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只要給他們平臺,他們就能把自己的才華盡情展現。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我所帶的班級就開展了“童聲飛揚 童心向黨”晨間系列特色朗讀活動。我們的活動在學校“向美而行”的宗旨引領下,希望每個學生用最美的童聲傳遞最美的情感,表達最美的情意,感受最美的文化。
周一的新聞播報,學生們了解最近的校園動態,知曉國家大事,小播音員的朗讀水平也提高不少;周二,童聲朗讀員朗讀的小詩《時間的雕刻刀》,讓小朋友感受著時間的寶貴;周三的快樂吟唱,周四的國學誦讀,《滿江紅》《將進酒》《愛蓮說》等中國文化的經典篇章,一次次地在學生們口中傳誦。演繹美—傳遞美—感受美,我們用晨間的十分鐘活動讓學生享受最美的閱讀。
2.“小不點 大學問”班級讀書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校的“博古通今”讀書節自開展至今已經有19個年頭,每年讀書節,學校根據每個學段學生的特點,推出讀書節系列活動。借此東風,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參與其中,“小不點 ?大學問”班級讀書節也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這一天精彩啟動,活動精彩紛呈,學生參與面廣,和語文教學巧妙結合,營造了書香班級美好的閱讀氛圍,激發更多學生閱讀的熱情。“精彩故事連一連”——講故事比賽,“詩詞達人賽一賽”——古詩詞比賽,“經典故事演一演”——課本劇表演,“最愛書籍薦一薦”——好書推薦會。依托本校文化,豐富班級文化,通過讀、背、演、寫等各類讀書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創造和成長的樂趣,這才是讀書的妙處。
三、鏈接校外閱讀方式,閃“書香之光”
1.“親子閱讀”——書香飄全家。我提倡“親子閱讀”,讓閱讀真正走近學生,并影響他們的心靈。筆者執教一年級上下冊的“語文園地”時,就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讀”環節,兩冊一共安排了16篇讀物,這樣的安排,把讀書習慣培養延伸到家庭,不光是共讀,更應包括讀后交流,以及家長引導學生在讀書興趣、方法、習慣上的培養和溝通,全方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所以,我在班級的閱讀中特別設置了一張“閱讀分享卡”,前半部分是“我的閱讀摘錄”“我的閱讀體會”,后半部分重思考,是“爸爸媽媽的問題,我的回答”“我的問題,爸爸媽媽的回答”,這樣的親子“閱讀分享卡”更好地促進了親子閱讀,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2.“家校共讀”——書香連萬家。把“群文閱讀”“讀一本書”“親子共讀”這些不同的閱讀方式鏈接起來,一個很重要的渠道便是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的有效互動——“家校互動”。多媒體時代,這樣的互動形式很多:微信、QQ、釘釘,微視頻……
帶著學生走過三年,童聲飛揚的日子里,飄過裊裊的書香。一期期優秀習作美篇,一本本精美的習作本,一冊冊反復閱讀的經典,見證著我和學生一起走在閱讀的大路上。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