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嬌
(南寧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南寧市第二師范學校),廣西 南寧 530299)
隨著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學前教育對教師和保育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目前我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初到幼兒園工作崗位很難適應,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與幼兒園崗位能力相脫離,因此,進行能力本位教學設計與改革有利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與幼兒園崗位能力相結合。本文是以中職學前教育課程《學前兒童衛生保健》中“氣管異物急救”的教學內容為例,探索了基于能力本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衛生保健》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情境、考核方案等內容,期待能在此探索中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前教育教師與保育員的職業能力與素質。
能力本位是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在不斷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職業技能的教學理念。能力本位更強調學生的情境任務演練,引導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情境任務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實踐能力。以中職學前教育課程《學前兒童衛生保健》中“氣管異物急救”的教學內容為例,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氣管異物急救技術,在教學設計時,首先根據幼兒園教師常見意外事故預防與緊急處理的能力對學生掌握急救技術的需求,結合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此教學內容的能力本位教學目標;然后分析幼兒園教師崗位具體的工作內容和要求,明確衛生保健的工作任務,整合教學內容,才能進行相應的任務及目標體系的設計。教學設計基本思路:第一步是明確教學目標。目標是教學指導的方向,清晰的教學目標使實現目標的路徑變得明晰。第二步是選擇或者創設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直接關系到能力本位教學的成敗。教學情境的創設和選擇需要注意幾點:第一要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情境的選擇和創設。第二情境要客觀、有時代性,具有真實可靠性,不能憑空想象或主觀臆斷。第三情境要有代表性,情境的選擇或者創設要緊扣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第三步是教學情境任務分解,為了完成教學,會對教學情境進行分解,使老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分工明確、相互合作。第四步是能力本位教學實施階段,能力本位教學的實施可以是呈現教學情境、給出任務、進入教學情境、獨立探索、合作探討和總結分享等六步驟。第五步是教學評價反饋,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我們不僅要設計相對完善的教學過程,還必須對教學過程每一個環節的反饋情境進行總體評價,因為教學過程是環環相扣的,一個環節的結束是新一個環節的開始。
幼兒園教師、保育員和保健醫生的崗位職業能力掌握急救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工作任務能力素質需求分析,結合我校實際,本課程目標從以下三個方面確定:
(一)能力目標:掌握氣管異物急救的基本技能,并能應對緊急的氣管異物情況。
(二)知識目標:了解氣管的結構及導致氣管異物堵塞的原因,熟悉氣管堵塞時患者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態度目標:能主動學習,在學習活動中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克服困難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有較強的急救責任意識。
(一)課程時間設計
本教學內容分為兩大模塊,第一個模塊是分解教學情境,此模塊設計2 個學時,在此階段鼓勵并引導學生分析教學情境,分配學習任務,進行個人學習與小組合作思考、討論情境涉及到的問題,總結概括小組學習成果。第二個模塊是實施氣管異物的醫療救護基本技能,設計2 個課時,在此模塊中,學生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在操作中不僅需要個人參與操作,還需要小組內的成員們相互學習與糾正錯誤做法,最后分進行小組自評和小組互評。
(二)教學情境設計
本課程的教學核心是職業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是“教、學、做”一體化,課堂教學均在校內的實訓室進行。實訓室配有教師演示臺、兒童護理模擬人、兒童護理臺、幼兒各器官模型等。實訓室有用于教學的“氣管異物”急救措施所用到的耗材和保障設施,學生可以在多次練習中熟練救助技術。有具體的教學情境:課堂分為三個環節,環節一是老師拋出情境問題,學生結合自主學習的內容與小組討論,明確本次課堂的任務。環節二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做好示范,任務的難度要注意結合具體學情,主要是學生分組訓練,要求學生主動學練,小組之間相互協作,學習任務完成后,在進行小組的自評和互評,最后是教師的總結與點評。在學生操作學習任務時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此關節占用一個課堂時間為大半以上是最佳的,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在提高崗位的職業能力了。環節三是任務考核,學生一定要按照急救的要求,做出標準的急救措施,因為這關乎生命安全,必須嚴格要求。老師會根據急救措施的評定標準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最后老師可根據本次課堂的學習內容布置課后任務。
由于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基本急救措施技能,還可以開展常見急救措施的技能競賽,同時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生活。
(三)教學內容的考核設計
“氣管異物”救助措施這一知識點在期末考察中占10 分,過程考核占70%,期末考核占30%。考核的方式可以是學生現場演練,教師評價,也可以是學生把演練過程拍攝成視頻,教師通過觀看視頻進行評價。除了教師評價外,還設計了個人自評、小組評價和小組互評的環節,綜合了個人自評、小組評價、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等情況,最后給出期評分數。為了總結與不斷改進考核辦法,學生和老師都需要把每次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做成表格,并寫上具體內容。

期考評價表
基于能力本位《學前兒童衛生保健》“氣管異物急救”的教學設計確實是運用了能力本位教學的教學手段,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首先結合了幼兒園教師的崗位能力與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以能力本位的課程目標,然后分析幼兒園教師崗位具體的工作內容和要求,明確衛生保健的工作任務,整合教學內容,才能進行相應的任務及目標體系的設計。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學設計理念,可以引導老師改變已有的傳統教學觀念,發現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趣。“氣管異物”這一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是進一步落實教學改革的依據。教學設計具有較強的可實施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們還需要繼續探索與學習,繼續完善與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