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朝仁
主持人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明確指出,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從中可以看出,義務教育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統一性是義務教育的一個顯性特征。這里的“統一”既包括要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置標準、教學標準、經費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的標準等,也包括做好小初銜接工作。但在一些地區,原本一體化的義務教育管理體系由于多種歷史原因卻被分為區市兩級管理:小學階段為區屬管理,初中階段為市屬管理。制度限定削弱了小學和初中兩個學段間的聯系溝通,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之間的關系銜接不夠緊密。再加上兩個學段無論是學習內容、學習方法,還是學習節奏、學習程度,抑或是認知心理、認知風格等都存在不小的差異,致使這些地區的小學和初中走向二元分治模式。
江蘇省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與蘇州市姑蘇區教師發展中心瞄準蘇州城區學段銜接不暢這個現實痛點,以創新行動回應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從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體系及學生應達到的發展目標出發,以問題為導向深化改革,不斷探索“市區通聯”體制創新,在課程教學、教師研訓、評價改革等方面形成了上下貫通、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科學合理、質量保證的姑蘇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態勢,較好地促進了蘇州教育高質量發展,切實提升了區域教育公共服務能力。本期專題推出的五篇文章,從不同的視角闡述義務教育小初銜接的機制構建、實施意義和研究價值等,旨在為類似地區提供可資借鑒、可供推廣的典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