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微生物檢測工作的科學開展能夠及時了解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含量,發現質量安全不達標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做好針對性防控,從而保證食品質量安全,降低食品微生物對人們身體健康造成的威脅。只有明確食品微生物檢測工作的重要作用并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才能夠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了解食品質量的真正情況。
關鍵詞:質控品;食品;微生物檢測;檢測方法
1.1 檢測結果在質量管控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對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視度較高,對微生物檢測工作的開展也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并出臺了相關條例,對微生物檢測進行針對性約束和管理。質控品的應用可以了解食品中不同微生物的性質,能夠依照相關檢測要求針對性地開展對比試驗。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直觀了解檢測結果的差異性,在對其進行合理調整后,可以增強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幫助相關工作者清晰地了解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情況,從而確定食品的質量與安全是否達標。
1.2 檢驗方法在選擇評估中的應用
在實際進行食品微生物檢測的過程中,檢測結果與檢驗方法有著密切關系。為了保障檢測結果安全可靠,必須要進行檢驗方法的合理選擇,為后期食品質量控制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信息資料。一般會采用添加預定微生物的方式對樣品進行處理,讓待檢測樣品呈現自然污染的狀態,從而對樣品中目標微生物進行準確檢驗,這樣的操作方式能夠使整體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得到保障。
1.3 儀器性能在檢驗中的應用
食品微生物檢測期間會使用專門的儀器設備進行相關操作,在實際應用儀器設備之前需要對其性能、質量、安全性等進行檢查,同時也要做好殺菌消毒工作,使用專門的方法進行全面檢測,確定各項參數性能都達到相關標準后,才能應用到微生物檢測中。要想了解儀器設備的具體性能,可以通過培養和觀察厭氧菌的方式來確定儀器設備性能是否達標。
1.4 檢驗能力在測定以及內部質量管控中的應用
食品微生物檢測中,一般會使用標準菌株、質控樣品對工作人員的檢測能力進行驗證,標準菌株加標樣品在能力檢測中具有可追溯性。質控樣品應用期間整體的可靠性比較高,在進行微生物定性檢測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內部質量控制工作,保證工作人員專業能力和檢測水平達標。
1.5 外部質量在評估結果測定中的應用
食品微生物檢測工作在開展期間需要保證內外部質量的合理性,通常會采用第三方檢驗的方式來對整體的檢測能力進行評估,確定檢測質量能夠達到相關要求。明確實驗室檢驗與第三方檢驗之間存在的差異,根據差異問題去提升實驗室的檢測能力,確保食品微生物檢測工作順利開展。
2.1 使用期間的核查工作
食品微生物檢測與其他質量檢測有所不同,使用的質控品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出現質量不達標的情況。一旦變異或失活則會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無法保證相關人員了解食品質量的真正情況。要想降低以上問題的發生率,在質控品使用的前期階段,一定要做好全面核查,并根據檢測結果,制定合理的使用方案,保證整個流程的規范化操作。一般都會檢測質控品的性質和質量,確定相關性能是否符合食品微生物檢測要求。根據檢測要求培養或者采購專門的菌種,要設置專門的儲存環境來放置不同菌株。只有了解每種菌株的性能和特點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2.2 質控品的管理要點
為了發揮質控品檢測的真正作用,確保檢測結果能夠為食品管控提供參考依據,那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必須做好全過程管理,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并對原來的管理制度內容進行優化和改進,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為質控品的應用管理提供制度支撐。還需要注重對整個流程的監督管控,及時發現不規范操作行為并進行糾正處理,讓其在相關檢測工作中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在選擇標準菌株時,一定要了解生產機構的各方面資質與條件,如果某一項不合格,則不能在該機構選用菌株。確定質控品類型后,要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進行科學保存,以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出現變異情況。
食品微生物監測工作屬于一項較為復雜、繁瑣的工作,由于檢測對象性質較為特殊,所以整體的操作難度比較大。質控品的應用可以很好地滿足不同微生物的檢測需要,一定要加強對質控品的深入研究,了解具體性能和使用要求,通過科學管理使其得到規范、高效運用。
作者簡介:
李超瑩(1986-),女,漢族,黑龍江五常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食品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