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諸暨市海亮高級中學

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體現演講的目的和手段。演講稿是人們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它可以用來交流思想、感情,表達主張、見解;也可以用來介紹自己的學習、工作情況和經驗等。演講稿具有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等作用,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或讀者,使他們信服,進而引發他們思想情感上的共鳴。
本單元的前兩篇——《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為演講稿,且均為演講史上的經典之作,它們為我們詮釋了時代使命與個人抱負的要義。
(一)演講稿的特點
基于使用場合和文本特性,演講稿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針對性
寫演講稿,要考慮聽者是誰,他們的需求是什么,演講的內容是否符合聽眾的接受水平。同時,還要考慮演講時的具體場合,是莊嚴的重大集會,還是一般性的私人聚會。場合不同,演講的內容和方式也不同。
2.鮮明性
演講稿的主題要鮮明,不能含混不清。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表揚什么,批評什么,都應該做到立場鮮明、態度明確。明確主題后,再選擇典型、真實、有說服力的材料,表達出鮮明的觀點,以鼓舞、啟發和教育聽眾。
3.條理性
演講時,要注意語言技巧,尤其是要注意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有邏輯性的演講總是容易讓聽眾聽明白,在聽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演講稿的三個要點
寫演講稿時,需要把握好三個要點:切入點、動情點和升華點。
1.獨辟蹊徑——找準切入點
找準演講的切入點,就能為演講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吸引聽眾對演講的興趣。我們可以用“名言”“懸念”“故事”等作為抓手,找準切入點。
(1)以“名言”切入
名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在演講中選擇與主題有關聯的名言作為切入點,可以營造一種哲理氛圍。景克寧的演講稿《人啊,認識你自己》就用了名言式開頭:
恩格斯曾經說過:“大自然——司芬克斯向每個人和每個時代提出了問題。誰能正確回答這個問題,誰就幸福;誰不能回答或不能正確回答這個問題,誰就落入司芬克斯的魔爪,他所找到的,不是美貌的未婚妻,而是一只兇暴的牝獅。”那么,人類呢?人和人類社會有什么難題呢?
這篇演講稿的開頭就是借用恩格斯的名言從哲學的高度切入,同時又講述了古希臘神話故事的深層意義,提出了“人啊,認識你自己”這一具有歷史和時代意義的深刻主題。
(2)以“懸念”切入
在演講中以與主題相關的懸念切入,通過適當的烘托渲染,使聽眾急欲知曉謎底,然后再順勢引入主題,以打動聽眾。如恩格斯的演講稿《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是這樣切入的: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里還不到兩分鐘,當我們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永遠地睡著了。
在這里,恩格斯較好地運用了懸念切入的方式,引發聽眾的深思。
(3)以“故事”切入
在演講中以講故事為切入點,能使聽眾由此產生類比聯想,闡述的道理就會更集中鮮明,演講內容也會因此顯得更具有文化底蘊。白巖松的演講稿《人格是最高的學位》就使用了這種故事切入的方法:
很多年前,有一位學大提琴的年輕人去向偉大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討教:“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面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意味深長地回答:“先成為優秀而大寫的人,然后成為一名優秀和大寫的音樂人,再然后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
聽到這里,聽眾自然就會把卡薩爾斯的話同主題“做文與做人”聯系起來,也就有興趣去聽作者是怎樣闡述二者關系的,從而收到了較好的現場效果。
2.共情沖撞——把握動情點
演講中,如果能找到打開人們情感大門的鑰匙——動情點,就能使聽眾獲得強烈的情感共鳴和深刻的思想啟迪。我們可以用“評論人生價值”“陳述利害關系”等方法,來把握動情點。
(1)以“評論人生價值”為動情點
在演講中,如果演講者能不失時機地評論人生價值的是非苦樂,就能激起聽眾強烈的情感共鳴。如祁晉疆的演講稿《戰刀傳到我手中》,在講到一位學長在海拔5000米的空喀拉哨所因去小河背水而犧牲時,他說:
親愛的朋友們,你可曾知道在空喀拉哨所,像我的學友一樣,因為去小河背水長眠在雪山之上的中國軍人就有27名。如果不選擇從軍,他們也可以成為勤勞致富的開拓者;他們也可以成為商海搏擊的弄潮兒;他們也可以在花前月下享受生活的芬芳。可是,他們就因為一桶水悄然無聲地離開人世,難道他們的價值就是一桶水嗎?
這段評價,讓聽眾了解到了軍人的偉大和無私,自然會引發他們強烈的情感共鳴和心靈震撼。
(2)以“陳述利害關系”為動情點
趨利避害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根據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的一種具有普遍性的情感傾向。倘若能抓住這一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陳述某種利害關系,就必然能引起聽眾的情感震動和理智思考。如陳兆奎的演講稿《讓我們的星球永披綠裝》中的一段話:
我們開發了地球的能源,建立了工廠,但擴散的各種氣體擾亂了大自然的安寧,排泄的殘渣廢水污染了水體,毒害了生靈,種種令人驚悸的疾病因而乘勢而生。環境惡化給我們帶來的一連串的嚴酷報復,似乎在警告我們:如果我們只顧盲目地吮吸地球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動起來投身于保護環境、拯救家園的戰斗,最終毀滅的將是我們人類自身。
此演講稿在前面描繪人類“創造繁榮與文明”之后,以嚴肅的責任感陳述了環境惡化的嚴酷現實,讓聽眾在利與害的對比中獲得警示,從而自覺行動起來,為保護環境、拯救家園而貢獻力量。
3.點石成金——升華點
在演講中,對材料的本質內涵加以分析、概括、提煉、延伸,將聽眾的思維引向一個更高遠的境界,可以使演講的主題得到升華,使演講達到高潮。
(1)使用格言警句或修辭手法
格言警句或修辭手法的恰切使用,能給聽眾留下久久的回味,產生強烈的感召力。如肯尼迪總統在就職演講快結束時,連續使用了兩個重復的呼告語:“不要問你們的國家能為你們做些什么,而要問你們能為自己的國家做些什么。”這在聽眾中產生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良好效果。
(2)闡釋分析,提煉深刻哲理
在演講中,通過對相關典型事例的深入分析,可以提煉出不同凡響的觀點和深刻的哲理,有助于升華演講稿的品位。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第5自然段,恩格斯通過前文對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和剩余價值規律的闡釋分析,肯定了馬克思對人類歷史的偉大貢獻,又接著說更何況他還在其他很多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充分表達了恩格斯作為“戰友”對馬克思的崇敬之情,推動演講達到高潮。
(一)題例呈現
聯系當下社會生活,以《我們的使命》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講稿。
(統編教材必修下冊第五單元“單元學習任務”一)
(二)寫作點撥
當下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處在這時代的洪流中,不應“隨波逐流”,而是需要對自己在這個時代中的“角色”進行省視,從而明白自己的“使命”和“擔當”。尤其在新冠疫情肆虐以來,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人類與地球上其他生命的關系。以此作為思考的切入點,可以體現我們對社會生活和社會熱點的關注、思考,呼吁更多的人參與到“維護地球所有生命”“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這項偉大的事業中來,也符合“注重主流價值觀的引導”“立德樹人”等新課標的總體寫作要求。

(三)例文展示
我的使命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當2020年的鐘聲敲響,迎接我們的卻不是無盡的狂歡與驚喜,而是難以控制的澳洲山火、鋪天蓋地的蝗災肆虐,還有令全人類陷入恐慌的新冠疫情。“這個世界還會好嗎?”“我們該怎么辦?”我想,這個時候的我們,應該勇敢地喊出:“讓世界更美好,這是我的使命!”
“我的使命在哪里?”在那切實可行而完善的一則則法律條文里。全力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誓要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這一記又一記重拳便是一顆又一顆定心丸,它彰顯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堅定力量。正是這樣,從舌尖到心底的安全感才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有法律保護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作為青年,我深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你看,那一副副法律的手銬套住了多少雙被利益驅動的手。屢禁不止的地下黑市,冠冕堂皇的滋補佳品,炫富攀比的獵奇盛宴……哪一個不是在上演自欺欺人的諷刺鬧劇?于是乎,醉生夢死,驕淫放縱,哪里還顧得上山林中百獸的呻吟,哪里還看得到湖海里魚蝦的絕跡!
幸運的是,就算有一些為了一己之私便肆意踐踏法律的人,但他們最終也難以逃脫法律的正義嚴懲。同學們,當你看到有人以偷獵野生動物為榮時,請勇敢地將其舉報;當你發現有人在社交平臺上以食用野生動物來博取眼球時,請堅定地將其舉報;當你身邊有人因迷信而希望通過食用野生動物來滋補時,請冷靜地將其舉報……用好法律這把“尚方寶劍”,將一切黑暗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我們就一定能看到最明朗的天空。
“我”的使命,在那“守護全球生命共同體”的不懈努力之中。“維護地球所有生命”是第七個世界野生動物日的主題,它以全人類的名義向世界宣告出我們的決心。環保組織的數量不斷增加,各國媒體的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從國家元首到平民百姓,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了對全球生命共同體的保護當中。
作為當代青年,我一直很懷念古詩詞當中那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那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明媚;是“窗下有清風”的幸福;是“夢覺流鶯時一聲”的靜好。也正是因為懷著這份詩意,我們終于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綠水青山和令人驚嘆的生物奇觀。
多好,當我們手挽著手,用無數顆愛心去溫暖這個世界,明天又怎么可能是陰云密布呢?保護野生動物,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同學們,讓我們“增強法制意識,共建和諧家園”,一起用法律這把利刃,守護好這個多彩的世界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高一2班 麻雨萌)
【點評】這篇演講稿立足時代風潮,把握時代脈搏,以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為依托,緊緊圍繞“我的使命”這一核心展開。演講稿緊扣“增強法制意識,共建和諧家園”這個主題,圍繞“人類行為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類健康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這個大話題展開。這里的“法制意識”指的是與話題相關的法律法規,這里的“和諧家園”,側重于“地球所有生命”“全球生命共同體”的和諧家園。從思考“增強法制意識,共建和諧家園”的意義,到探尋“增強法制意識,共建和諧家園”的方法,作者結合時代背景,突出個人體悟。演講稿既以情動人,又以理服人;既體現話題的真切感,又有適度的煽動性。因此,能較好地調動聽眾的情緒,引發他們的共鳴。
(四)拓展訓練
時下,各類“網紅”層出不窮,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演講稿,闡發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