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雷鹿茸
青海茫崖魔鬼城 潑黛揉藍畫不成
有很多遙遠的地方,你說,你此生愿意再去。


如果不是仍然可以較為暢快地呼吸氧氣,并且身邊有興奮地揮舞著絲巾的阿姨,“陷進”雅丹地貌的那一刻,你會誤以為來到了外星球。
各種體積巨大而且造型各異的土墩、山包,錯綜復雜地散布在眼前,高的二三十米,更高的四五十米,在視線的盡頭近乎無限地擴展,據說,有數千平方公里之廣。夜晚降溫后更顯恐怖,一年里八個多月都是風季,鬼哭狼嚎的“魔鬼之聲”乃家常便飯。
青海,柴達木盆地的腹地,茫崖,冷湖鎮以南,是它的地球坐標——定然已經遠離了你原本的空間與軌跡。
還有“雅丹”這個陌生的名字,即便作為地質學名詞,聽起來也十分神秘,按當地維吾爾語,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在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中,則被稱為“龍城”和“白龍堆”。原是湖泊,在數千萬年的演化中逐漸干涸,湖床斷裂,又在數百萬年里被風無休止地侵蝕,才終于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在時間的尺度上,一切確有一種人所不能企及的宇宙感——而越不能企及的,越吸引人。
入夜后,銀河幾乎肉眼可見了,四周卻如潑黛揉藍,能被譽為中國星空拍攝圣地的地方,絕非浪得虛名。星空最是無盡,人更自居渺小,而此刻,眼前的雅丹如影若現,似實還虛,匯成“森林”“大海”抑或“城市”。在真實的后者中迷失是分分鐘的事,倒是你不遠千里萬里,風塵仆仆來到這里,又是要尋找、確認些什么?
有很多遙遠的地方,你說,你此生愿意再去。就算,終未再去,你一定也是明白了些什么。如同人在雅丹群中,很容易就喪失方向感,唯星空永在,總在辨識中給出永恒的指引。
它所知道的秘密,其實都在你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