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鵑,王滔,劉樂梅,文雯,王利
(1.樂山市人民醫院老年病科,四川 樂山614000;2.樂山市人民醫院放射影像科,四川 樂山614000)
老年癡呆癥是一種進行性精神衰退疾病,隨著年齡增加該病的發病率逐漸增加,臨床又稱為阿爾茲海默癥。患病后患者會出現全面性記憶力減退,同時,伴隨思維能力、理解能力下降等現象,起病緩慢,但隨病情進展其性格及反應變化較大,主要呈現為固執、遲鈍等,逐漸出現言語障礙;若病情為晚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多功能性障礙等,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同時,會加重家庭負擔[1]。基于此,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鹽酸多奈哌齊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癡呆患者,按照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60~86歲,平均年齡(72.44±6.25)歲。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61~87歲,平均年齡(73.73±7.36)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經各項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均符合《老年癡呆癥防治指南》中老年癡呆的臨床診斷標準[2];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明顯異常;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本研究使用的藥物過敏者;由于腦外傷引起的癡呆者;合并老年抑郁癥或遺忘癥者;心臟、肝功能及腎臟異常者;中途失去訪問者;合并相關器質性病變者。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天智顆粒(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0041)治療,飯后口服,每天3次,每次5 g。觀察組予以鹽酸多奈哌齊(陜西方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83)治療,初始劑量為每次5 mg,每天1次,然后根據患者的病情改善情況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規治療,主要包括鈣拮抗劑、降糖、降壓、阿司匹林腸溶片以及降脂等治療。①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治療3個月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且精神狀態好,能正常與其他人進行溝通,恢復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治療3個月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緩解,精神狀態一般,反應稍微遲緩,日常生活能力逐漸提升;無效:治療3個月后,患者癥狀、精神狀態、溝通交流及日常生活能力未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MMSE評分、ADL評分: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估,分值為20~80分,得分與患者生活能力呈正相關[3]。借助簡易智力狀況檢查法評估(MMSE)患者的認知能力,分值為0~30分,得分與患者認知功能呈正相關[4]。③比較藥物不良反應,包括失眠、全身乏力、頭暈惡心以及皮疹等癥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MMSE評分、ADL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MMSE評分、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MMSE評分、ADL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MMSE評分、ADL評分(±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MMSE scores and AD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2 兩組MMSE評分、ADL評分(±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MMSE scores and AD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25 25 MMSE評分治療前17.02±3.06 17.05±3.02 0.034 8 0.972 3治療后26.32±3.62 18.55±4.32 6.892 9 0.000 0 ADL評分治療前47.58±2.12 47.88±2.14 0.497 9 0.620 8治療后76.69±5.92 51.35±3.75 18.079 9 0.000 0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目前,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及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逐漸加劇,老年癡呆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該病集中發病年齡>60歲,另外高發年齡為84歲,臨床治療需對該病予以高度重視。臨床上老年癡呆分為混合性、老年性及血管性癡呆,該病的誘因主要為患者的腦部膽堿能神經元受到一定的損傷,使腦內乙酰膽堿酯酶明顯降低,最終使腦部膽堿能神經元系統發生絮亂,主要臨床現象為記憶功能與認知功能發生障礙。老年癡呆的發病原因較復雜,且與患者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性格因素、生活方式、日常飲食及社交因素密切相關。此外,該病的發生與患者的學歷也密切相關,學歷越高該病的發病率越低,且日常飲食習慣、生活習性以及日常身體鍛煉也與該項疾病的發生具有相關性。研究[5]顯示,老年人群的社會活動越多,認知能力下降幅度越低,社交活動狀態良好可有效刺激患者的中樞神經活躍度。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藥物治療老年癡呆患者,且不同的藥物均會對治療效果造成不同的影響[6-7]。
鹽酸多奈哌齊是一種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可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進行選擇性的抑制,有效降解乙酰膽堿酯酶,同時,可使得基底核神經突觸中與大腦皮質中的乙酰膽堿濃度明顯提高,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且長期服用該藥物后未見患者出現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臨床用藥安全性較高[7-8]。另外,鹽酸多奈哌齊屬于膽堿酯酶抑制劑,藥物進入機體后可作用于鈣離子通道及神經遞質受體,及時修復神經系統損傷,保護并強化患者的腦部功能,臨床安全性較高[9]。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MMSE評分、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MMSE評分、ADL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老年癡呆患者具有積極意義,與喻露等[11]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老年癡呆患者臨床療效顯著,且可改善患者精神狀況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藥物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