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志堅
(松滋市人民醫院兒科,湖北 荊州434200)
過敏性紫癜在兒童中有廣泛的發病率,主要指與過敏原接觸后患病,常見的過敏原包括昆蟲咬傷、花粉、藥物、食物、感染等,但大部分患兒患病后無法確定。該病是一種以微血管變態反應為主的全身性血管炎綜合征,通常在病發前1~3 d,患兒會出現上呼吸道癥狀,如咳嗽、流涕等,之后在皮膚上可見瘀點,且臀部、下肢關節皮膚最常見,主要呈對稱性、顏色深淺不一、大小不等、分批次出現還可連成片狀等,盡管幾天內可消退,但易反復。若病情嚴重者,患兒會出現血尿、蛋白尿等腎臟癥狀,以及關節疼痛、持續性或陣發性腹痛等癥狀。在臨床中需積極治療,否則易誘發腎病,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及生長發育。常規用藥方案是服用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能有效降低組胺水平,減輕變態反應。也可服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如孟魯司特鈉,減輕血管通透性,降低炎癥反應。但兩種藥物單獨使用療效均存在局限性,部分患兒用藥后癥狀無改善,或停藥后再次復發[1]。本研究探究氯雷他定和孟魯司特鈉聯合應用治療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過敏性紫癜患兒96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8例。對照組女23例,男25例;年齡3~11歲,平均(6.85±2.13)歲;病程1~8 d,平均(4.02±0.46)d;體質量10.5~32 kg,平均(21.34±2.25)kg;紫癜類型:混合型21例,單純性27例;致病原因:過敏性疾病史19例,食物過敏史2例,前驅感染史24例,不明原因3例。研究組女22例,男26例;年齡2~10歲,平均(6.45±2.62)歲;病程1~9 d,平均(4.17±0.58)d;體質量10~33.5 kg,平均(21.46±2.19)kg;紫癜類型:混合型20例,單純性28例;致病原因:過敏性疾病史18例,食物過敏史3例,前驅感染史23例,不明原因4例。兩組患兒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2]納入標準:均存在不同程度胃腸道不適、紫癜、咳嗽、發熱等癥狀;經X線檢查可見肺部紋理加粗,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升高;均為首次發病,病程<2周;患兒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1個月內使用過激素類藥物治療者;合并腫瘤、風濕性疾病、急性感染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者;先天性疾病者;肝腎等器官功能嚴重障礙者。
1.2 方法 所有患兒均進行對癥支持治療,給予抗感染、抗血小板、抗血栓、維生素C、鈣劑等藥物,需做好飲食管理,避免接觸過敏原。對照組應用孟魯司特鈉(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47)治療,6~12歲每次5 mg,2~5歲每次4 mg,每天1次,睡前嚼服。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氯雷他定(三門峽賽諾維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174)治療,孟魯司特鈉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再聯合應用氯雷他定,體質量≥30 kg,每次10 mg,體質量<30 kg,每次5 mg,每天1次。兩組患兒均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 ①比較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包括腹痛、關節腫痛、皮膚紫癜。②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評價標準:無效,用藥2周后,各癥狀無明顯改善或更嚴重;好轉:用藥2周后,臨床癥狀明顯好轉或消失,但有復發情況;顯效:用藥1 d后,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持續用藥2周,臨床癥狀徹底消失,未見復發。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③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及復發情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反應、惡心嘔吐、皮膚組織損傷、嗜睡。④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包括TNF-α、IL-6[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腹痛、關節腫痛、皮膚紫癜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 disappear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d)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 disappear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d)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例數48 48腹痛5.21±1.36 4.18±1.15 4.007 0.000關節腫痛5.62±1.83 4.53±1.27 4.027 0.000皮膚紫癜6.84±1.42 5.41±1.25 5.237 0.000
2.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1.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n(%)]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及復發率比較 研究組復發率為2.08%,低于對照組的14.5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及復發率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n(%)]
2.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TNFα、IL-6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ng/L)Table 4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ng/L)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ng/L)Table 4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ng/L)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例數48 48 TNF-α治療前32.39±2.14 32.78±2.51 1.029 0.306治療后22.34±2.07 14.01±0.33 27.532 0.000 IL-6治療前25.35±3.14 25.61±3.28 0.397 0.693治療后19.65±2.83 12.11±0.34 18.327 0.000
臨床中,過敏性紫癜的發生率為10%~20%,青少年、兒童是主要患病群體,特別是年齡低、免疫功能不完善的兒童,患病率更高。目前,該病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有研究發現,疾病的產生與機體炎癥反應、免疫功能等密切相關[4]。作為變態反應性血管疾病,在病發時,患兒血管通透性明顯提高,不僅在皮膚上出現瘀點,還會增加臟器出血、水腫等風險,甚至引發腎炎,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提高治療難度,降低預后效果。患兒入院后一般會進行對癥支持治療,包括抗過敏、抗感染、補液等,盡管能控制病情發展、減輕病癥,但難以達到理想效果,且療效不穩定,易復發,因此,需對治療方案進行優化[5]。
隨著對該病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疾病的產生以及發展過程中,炎癥細胞因子、炎癥介質均發生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組胺、白三烯均會促進病情發展[6]。其中,組胺能影響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功能,還可調節相關炎癥介質、細胞因子水平,在毛細血管、小血管壁誘發炎癥反應,增加血管通透性,進而出現過敏性紫癜癥狀。而白三烯能促進生成大量炎性細胞、免疫效應細胞,同時,在凝聚作用下,實現白三烯與其受體的結合,進而誘發變態反應,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降低白三烯和組胺水平,對病情轉歸和預后改善均有重要的作用[7]。
孟魯司特鈉是一種白三烯受體拮抗藥物,以往多用于過敏性鼻炎、毛細支氣管炎治療中,且效果良好,其作用機制為,通過選擇性抑制白三烯受體,干擾其與白三烯結合,進而影響生物效應,有效抑制炎性細胞游走、遷移、活化等過程[8]。此外,該藥進入人體,可有效控制炎性介質、細胞因子釋放,達到抗炎癥反應的作用。氯雷他定是一種抗組胺藥物,在過敏性疾病治療中被廣泛應用,其作用機制為,通過選擇性抑制外周組胺H1受體,對機體變態反應產生干擾,同時,進入人體后能有效控制細胞間粘附分子、P-1選擇素等釋放量,進而減少炎癥因子水平,改善癥狀[9]。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腹痛、關節腫痛、皮膚紫癜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1.25%;研究組復發率為2.08%,低于對照組的14.5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聯合用藥可有效清除炎癥因子,減輕炎癥反應,降低復發率,此外,不增加不良反應。分析原因為2種藥物作用機制存在差異,其中氯雷他定能降低組胺水平,孟魯司特鈉能降低白三烯水平,在相互協調作用下,可有效減少炎癥因子,改善血管通透性,抑制病情發展,減輕機體免疫反應,最終提升治療效果,縮短病程,促進患兒更快康復[10]。
綜上所述,孟魯司特鈉和氯雷他定聯合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