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月美,金仙玉
(大連市中心醫院婦產科,遼寧 大連116033)
卵巢癌為女性生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以月經減少、腹部脹痛等為主要臨床癥狀,該病初期無顯著臨床癥狀隨著病情加重各癥狀逐漸顯現,但此時已為中晚期,不僅治療難度較大且預后效果不佳。臨床對晚期卵巢癌多選擇卡鉑或順鉑化療方案治療但化療效果不理想。隨著醫療技術發展,紫杉醇已逐漸應用于晚期卵巢癌治療中,目前,紫杉醇+鉑類化療方案已成為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推薦的基礎化療方案之一。臨床化療中多選擇小劑量紫杉醇靜滴、大劑量紫杉醇靜滴治療,但針對兩種方案有效性、安全性比較相關報道較少。李劍飛等[1]研究指出小劑量持續滴注安全性高于大劑量。本研究分析晚期卵巢癌患者實施不同劑量紫杉醇聯合卡鉑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劑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5例。實驗組年齡42~64歲,平均(52.12±8.71)歲;分期(FIGO):Ⅲ期15例,Ⅳ期10例;組織學類型:漿液性腺癌10例,粘液性腺癌8例,子宮內膜樣腺癌5例,其他類型腺癌2例。對照組年齡44~65歲,平均(53.24±8.21)歲;分期(FIGO):Ⅲ期14例,Ⅳ期11例;組織學類型:漿液性腺癌11例,粘液性腺癌7例,子宮內膜樣腺癌6例,其他類型腺癌1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無藥物過敏者;預計生存期>3個月者。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者;心功能不全者;肝腎功能嚴重損傷者;死亡者;退出本研究者;血常規檢查異常者;其他部位惡性腫瘤者;既往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卡鉑(昆明貴研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908)+大劑量紫杉醇(北京協和藥廠,國藥準字H10980068)治療,將175 mg/m2紫杉醇與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混合后靜脈滴注3 h,卡鉑劑量(mg)=所設定的AUC[mg/(mL·min)]×[肌酐清除率(mL/min)+25]治療,每3周1次,共治療6次。實驗組給予卡鉑+小劑量紫杉醇治療,135 mg/m2紫杉醇與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混合后靜脈滴注24 h卡鉑用法用量同對照組,每3周1次,治療6次。為預防化療中不良反應化療前1天,化療當天早晨口服地塞米松(,安徽金太陽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1845),每次30 mg,化療后口服奧美拉唑(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086),每天10 mg,且化療中需加強對生命體征、血常規的觀察[2]。
1.3 觀察指標 ①參考WHO實體瘤療效標準、IGCS標準評價臨床療效,完全緩解:病灶完全消失持續>4周,CA125恢復正常;部分緩解:腫瘤體積縮小50%持續>4周,CA125下降50%;穩定:腫瘤體積縮小30%或未發生變化,CA125無變化;進展:CA125升高或腫瘤體積變大[3]。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②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白細胞下降、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腹瀉、肝功能損傷、腎功能損傷、皮疹等。③使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CA125水平,根據試劑盒說明書操作[4]。④評價兩組生存期。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4.00%,高于對照組的76.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加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兩組治療前后CA125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CA125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CA125水平比較(±s,U/mL)Table 3 Comparison of CA125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U/mL)

表3 兩組治療前后CA125水平比較(±s,U/mL)Table 3 Comparison of CA125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U/mL)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t值P值治療前384.08±60.52 381.11±49.14 0.190 5 0.849 7治療后246.15±36.72 232.84±32.15 1.363 6 0.179 1 t值9.742 4 11.000 2 P值0.000 0 0.000 0
2.4 兩組生存期比較 實驗組生存期為(22.91±1.25)個月,高于對照組的(22.61±0.91)個月,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23 3,P=0.747 8)
卵巢癌具有發病隱匿特點,早期無典型臨床癥狀、體征,臨床確診時60%~70%已進入中晚期,目前對晚期卵巢癌治療以化療為主。陶甜[5]指出化療治療卵巢癌療效在70%~80%,鉑類為化療方案首選藥物使用后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近年來,紫杉醇被研發并逐漸應用于臨床治療中,但對化療方案中紫杉醇劑量存在爭議[6]。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臨床有效率(84.00%)高于對照組(76.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CA125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生存期為(22.91±1.25)個月,長于對照組的(22.61±0.91)個月,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葛巖等[7]研究一致,進一步證明小劑量治療安全性較高。分析原因,CA125為腫瘤相關抗原,可監測、評估卵巢癌。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治療前后CA12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大劑量與小劑量治療晚期卵巢癌療效相當。此外,小劑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分析原因為,大劑量3 h內靜滴后大量藥物進入體內,機體無法及時吸收導致藥物儲存在體表內增加血液系統不良反應發生率,小劑量24 h持續滴注,進入體內的藥液與機體可吸收藥液接近,故藥物在體內或血液中存儲量較小,化療安全性較高。因此,在實施紫杉醇聯合卡鉑治療中應加強對給藥順序的控制,針對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時處理,雖然小劑量治療安全性、有效性高,但24 h持續滴注中需加強對導管、血流狀態、生命體征的觀察,明顯增加醫務人員工作量,故盡可能通過外部條件控制大劑量紫杉醇治療安全性,在縮短治療時間、延長生存期的同時確保治療安全性、有效性[8-9]。
綜上所述,大劑量和小劑量紫杉醇聯合卡鉑治療晚期卵巢癌療效、生存期相當,但小劑量治療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