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欣

[摘 ? ? ? ? ? 要] ?校外實習是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前一門重要的實踐性課程,也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近年來對校外實習的實踐和探索,提出應用型本科院校需加強學生校外實習的質量管理,用系統的安排、完善的制度管理實習全過程,真正達到校外實習的培養目的。
[關 ? ?鍵 ? 詞] ?校外實習;過程管理;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 ?G64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09-0220-02
過程管理是通過對管理中的每個關鍵節點和過程細節進行質量管控來提升企業管理效益的一種方法。它最早被應用于生產制造業,主要強調管理活動中的過程和目標同等重要,全程全面把握對關鍵點的監控。所以,把過程管理方法引入校外實習工作中,對確保校外實習和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酒店管理專業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專業,校外實習在其專業人才培養中被視為重要的環節之一。相較于高職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在組織學生校外實習時,除了讓學生提前了解工作環境、提升崗位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敏銳地發現問題的能力,并及時地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為其今后往中高層管理人員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當前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校外實習中的主要問題
通過與實習學生座談以及在多家實習酒店的調研中發現,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校外實習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學校管理機制不健全,致使校外實習管理不夠嚴密
校外實習能讓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上實踐,是必不可少的實踐教學環節。但目前,學校對于校外實習的重視程度不夠,系統地制定校外實習管理規定的單位并不多,有的雖然有規定但未實際實施;同時,學校對學生校外實習的成績評定缺乏完善的標準體系,不能讓學生在實習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酒店缺乏規范的崗前培訓,實習學生進入角色比較緩慢
經營酒店的根本目的是要獲取更多的利潤,許多酒店往往把實習學生當作廉價“勞動力”來使用,成為一種節約成本的手段。學生到實習酒店報到后,通常只有短暫的“崗前培訓”,讓學生簡單地了解酒店概況、企業文化、員工手冊等方面內容后,就被“趕鴨子上架”直接當作正式員工開始響應崗位上的工作。這種突如其來的角色轉化,使很多學生感到不知所措,進入情況緩慢。同時,也容易使學生對“工作單位”產生不滿與抱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工作熱情。此外,在實習過程中,雖然酒店中高層及人力資源部門會定期給予學生一定的人文關懷,但由于部分學生的直接崗位師傅在工作中并未給予學生足夠的工作指導等,甚至將自己的一些負面情緒和思想傳遞給學生,導致學生對酒店工作失去興趣和信心。
(三)本科院校學生在酒店短期實習中優勢體現不明顯,學生易產生心理落差
在酒店頂崗實習的不僅有本科院校的學生,還有高職院校的學生。高職院校學生動手能力強,在工作技能方面突出,容易得到酒店領導的肯定和賞識;本科學生在理論、眼界和學識等方面的優勢并不能立馬顯現,其在酒店任職的信心不足。
二、影響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校外實習質量的因素
事物的發展和變化是由內外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很顯然,影響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校外實習質量的內因是學生對酒店管理專業以及相關行業的喜愛程度和參加校外實習的主觀意愿。若學生是自主選擇學習酒店管理專業的,自然存在內在動力,但還需要外部因素的促進作用,才能進一步提高校外實習質量。
(一)校企合作方面
目前,學校和酒店關于實習方面的合作僅停留在實習生提供方和用人方的層面,即學校將部分學生送到酒店完成實習,酒店根據實際經營狀況安排學生到相應崗位工作。在實習過程中,酒店把實習生作為廉價的勞動人力資源在使用,學生只能參與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工作內容單一,缺少技術含量。因此,很多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在經過了六個月的實習后,深感所學的專業知識毫無用武之地。這樣的校外實習難以取得很好的成效,導致學生畢業后對職業選擇產生了動搖,對職業前景迷茫。
(二)學校管理方面
在實習過程中,由于實習地點、實習崗位比較分散,指導老師無法隨時隨地掌握所有學生在實習崗位的工作情況,也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學生的實習表現缺乏關注和管理。在為期半年的實習過程中,學校把學生完全交給酒店管理,最后只能依據學生遞交的實習報告和日志等書面文字材料對學生的實習表現進行較為片面的評價。
(三)實習考核方面
大多數院校都是根據學生實習報告和實習日志等作業的撰寫情況給予校外實習的分數評定。然而,大多數學生的實習報告都千篇一律,形式大過內容,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甚至很多學生僅僅是應付了事,在需要上交作業之前才臨時補寫。現有的考核方式有悖其設置的初衷,效果甚微。
三、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校外實習的過程管理方法
為了規范校外實習的過程管理,以學生為主體,院校和企業應共同關注實習籌備、實習啟動、實習過程、實習評估、實習反思這五個階段,切實落實好各個環節的工作,確保校外實習的順利開展。
(一)校企共定校外實習計劃
酒店管理專業的校外實習雖然大都在各家酒店進行,但實為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操作技能的重要環節。在實習中,學生以學校學生和企業實習生的雙重身份參加實習,企業也承擔著用人和育人的雙重使命。因此,基于酒店管理專業應用性強的特點和應用型本科學生培養定位與中高職學生培養的不同,在確立校外實習計劃時需深入探究酒店、崗位對于專業人才培養的根本需求,也要結合現有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現狀,更不能忽視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學校、企業深入研究探討,制訂既滿足提升學生實踐技能和綜合素養的目標,又符合酒店管理專業特色的校外實習計劃,幫助學生在“學”和“做”中實現相互滲透、有效結合。
(二)優化實習管理機制,建立輪崗激勵機制
學校需制訂完善的《校外實習管理辦法》《校外實習企業管理手冊》《校外實習學生管理手冊》等相關制度,為實施校外實習過程管理、開展質量監控提供管理依據和流程指導。同時,實習酒店一方面需要針對應用型本科學生優化實習生實習管理機制,健全實習生管理制度,幫助實習生做好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變,盡快適應工作環境;另一方面也應建立實習生激勵機制,如對在實習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學生提供若干輪崗或擔任見習主管的機會等,鼓勵學生積極面對校外實習。
(三)重視實習動員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實習觀
實習動員工作是學生實習的開始,也是學生熟悉實習的酒店,了解實習內容、工作時間、居住條件等基本情況的機會。聽完各家酒店的宣講,許多學生都心潮澎湃,對實習抱著美好的期待和大展才華的宏偉目標。要讓學生明確實習與就業的目的存在本質的不同,對就業而言,更多的是為了個人的職業發展而努力,但對于實習來講,實習是為了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應用、升華,是為了更多地接觸社會、了解所學的行業,是為了積累經驗、增長閱歷,也是為了畢業論文做準備。整個實習過程中學生不僅付出自己的體力,更要多聽、多看、善交流、樂學習、勤思考,才能從實習過程中收獲頗豐。
(四)利用網絡手段記錄學生實習成長全過程
借助現有的學生實習過程管理軟件加強實習過程監管,記錄學生實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學校可以要求學生在實習期間通過實習管理軟件每天簽到簽退、每周提交一份周記、結束后提交實習報告,老師可以通過軟件實時知道學生所處的位置、了解學生想法、解決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批閱學生提交的實習材料等。同時,酒店可以通過系統看到實習學生對酒店的綜合評價及建議,為酒店了解學生想法、提供人性化實習生管理制度提供有效渠道。
(五)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好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給予足夠的人文關懷
從學校的學生到酒店的實習生的身份轉變,對于大多數本科生而言,一時之間都是難以適應的。尤其是當學生進入實習崗位后,面對來自酒店管理者的批評,或是來自顧客的不理解甚至投訴,以及技能上與中高職學生差距帶來的心理落差,都會讓他們的心態發生變化,情緒產生波動,甚至質疑自己。因此,在實習過程中,一方面,實習過程指導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人文關懷,及時發現和解決實習中的新問題,強化實習效果;必要的時候,指導老師也可直接到實習酒店與學生當面溝通,不僅顯示了學校對學生的重視,還能更有效解決學生在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并穩定學生的情緒。另一方面,實習酒店和校方需積極配合,幫助實習生做好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變,盡快適應工作環境,實行人性化管理。
(六)豐富實習考核內容,建立立體式評價體系
應用型本科所要培養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除了擅長一線服務的操作技能外,還應具備綜合素質高、適應多元文化的管理能力并具備先進管理與實踐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在校外實習中,學生除了需要完成實習周記、月總結、崗位實習工作記錄外,還需要提交以主題論文形式的實習報告。這樣的實習報告不僅是實習考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能成為一個具備現實意義的問題解決方案,還能為學生的畢業論文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七)做好質量評價與激勵工作
有效的評價與激勵有助于校外實習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學生實習結束后,專業教研室及學院應組織學生座談會、學生實習分享會、校外實習管理教師座談會等活動,全方位梳理、總結校外實習過程管理中的各個環節,以期發現校外實習過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規范指導下一屆校外實習;涉及實習酒店的意見,也可反饋給實習酒店,共同商討解決方法。同時,專業教研室及學院應對在實習過程中表現優秀、受到酒店肯定及客人多次好評的學生進行校內表彰,并將他們的事跡和實習體會推廣到學生中間,樹立良好的實習榜樣。
參考文獻:
[1]劉潔.加強頂崗實習管理,提高頂崗實習教學質量[J].職業,2019(1):102-103.
[2]金莉英.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的探索: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0(5):188-18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