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婷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方法:抽取本院中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間接收的200例腦梗死患者為實驗對象,采用計算機排列法進行分組,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各有10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實行傳統護理,實驗組患者實行中西醫結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品質以及總有效率。結果:實驗組護理后生活品質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進行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時,選擇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并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可應用價值較強,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護理;腦梗死;機體功能改善;運動功能
腦梗死在目前臨床上的發生率較高。該病有發病較為迅速、復發率較高以及治療周期較長等特征。在臨床上的總體病程較長,并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導致出現惡性結果,病情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出現抵抗力下降的情況,出現焦慮和恐懼的不良情緒,以老年人群為主要發病群體。腦梗死就是指中風,病情進展十分迅速,且死亡率和致殘率極高,所以越早治療,患者預后恢復效果也就越優。如果是急性期患者,尤其要注意二級預防,盡快給予藥物或手術治療[3]。中醫認為本病是由于氣血逆亂,產生風,火,痰,瘀,導致腦脈痹阻,或血溢腦脈之外,臨床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癥。本次實驗探究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且獲取良好的成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中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間接收的200例腦梗死患者為實驗對象,采用計算機排列法進行分組,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各有100例患者。實驗組中男性患者共有53例,女性患者共有47例,年齡介于53~75歲之間,平均年齡(61.8±4.4)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共有55例,女性患者共有45例,年齡介于55~78歲之間,平均年齡(64.2±4.8)歲,腦梗死程為5~28年,平均病程為(18.8±4.1)年。
納入標準:患者入院時基本資料確認登記有效、完整;經臨床影像學檢查或病理學檢查確認患者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患者認知功能正常,患者家屬或患者自身對于臨床治療工作有完整知曉度;
排除標準:患者入院時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的情況;患者基本資料不完整或無法接受后續隨訪調查;患者本身或患者家屬對治療工作表示不同意;患者入院時合并存在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質性疾病。
患者住院后個體資料登記有效,并將患者基本資料交由臨床醫療統計學研究人員進行數據分析,臨床統計審核后確認通過,本次研究患者基本資料可錄入數據庫進行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行傳統護理,包含膳食指導,檢測血壓并仔細記錄,按時復診,指示患者必須遵循醫囑服藥。
實驗組患者實行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1)中醫護理。在對患者進行針刺治療時,護理人員首先需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根據患者的病情表現進行辯證的穴位選擇,基本穴:手少陰經、手足厥陰穴位,穴位包括百會、太沖、內關、神門等。痰氣郁結患者可加陰陵泉、豐隆穴;氣郁化火患者可加外關穴等。在對患者進行配穴時,需要按照虛補實泄法進行操作,具體的針刺方式以及穴位選擇,根據患者的個體狀況做出相應調整?;颊叩臋C體功能下降 ,造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在安排病房時除了選擇寬敞明亮,還需溫濕度要適宜。做好防跌撲、防墜床、防壓瘡護理;在基礎護理方面,洗頭、洗澡、漱口、喂飯、穿衣,大小便等都一一把關,鼓勵指導患者盡早動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事情。指導患者每晚中藥浴足,教會患者及家屬按摩涌泉穴、三陰交、失眠穴等以舒筋通絡、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患者睡眠質量。
(2)心理護理。老年患者的心理都比較脆弱,很容易出現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再加上高血壓疾病的病程都較長,容易頻繁發作,需要長時間服藥治療,導致沒有信心治療,致使患者發生一些心理問題,從而致使醫治順從性差。應讓患者清楚心理問題會影響血壓,引起血管收縮以及增高血壓。因此,要保證患者情緒穩定,不能太過激動。鼓勵引導患者將憂郁的情緒訴說出來,以化郁為暢。在治療方面給予一定承諾、保證,從而減輕病人心理上的壓力,讓患者盡早盡快卸下心理包袱,接受現實,積極配合治療。
1.3 評估指標
在對患者進行運動能力評估時,針對患者的自理能力、軀體功能和物質生活以及心理功能進行評估,滿分為60分,單項得分越高,說明患者對應項目的功能越優。
顯效:護理完成后,患者基本能夠進行自主活動,患者日常的飲食以及如廁等行為不受影響,患者自理能力強;有效:護理完成后,患者基本能夠進行一定量的活動,但患者日常飲食以及如廁需要人輔助處理,自理能力較強;無效:物理完成后,患者的運動功能未見明顯改善,日常生活需要輔助,完全不能自理。
1.4 統計學方法
醫務人員在進行患者的病情統計時選擇軟件SPSS21.00 for windows,根據本次實驗需求選擇χ2、t檢驗法對其數據進行評估,將結果P值與0.05進行對比,評估最終結果是否具有可參考性。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品質比較
本次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生活品質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醫治總有效率比較
本次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醫治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腦梗死在目前臨床上又被稱為缺血性腦卒中這種疾病,病理表現主要是局部腦部血液循環出現障礙。這種現象會導致患者出現局限性的腦組織缺血性壞死,一方面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還會極大的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臨床研究表明,腦梗死在中醫理論中被歸類為中風范疇這種疾病的發生與內傷積損有密切關聯,而患者日常生活中勞逸過度以及飲酒飽食都有可能引發患者出現陰陽失調和氣血逆亂[6]。
當患者出現腦梗死時,患者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機體功能障礙,而這類機體功能障礙則會極大的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研究人員發現患者進行治療時,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研究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認為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案,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最終獲得的治療效果也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在進行患者的護理是研究人員認為將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案應用于其中,能夠將中西醫的優勢進行結合,有助于使患者的護理質量得到提升。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需要始終堅持化瘀通絡和益氣養血的治療原則,將中醫理論中的針刺護理和飲食護理應用于其中,同時配合西醫中的心理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康復訓練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通過有效的康復訓練和情緒改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并且還能夠使患者建立良好的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在進行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時,選擇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并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可應用價值較強,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徐娜娜.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和運動功能的影響[J].光明中醫,2021,36(21):3705-3707.
[2]王瀟瀟,孔婷婷.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案在中風急性期病癥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31):172-175.
[3]郭李夢,卓彩虹.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案在腦梗死恢復期便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21,37(10):102-106.
[4]丁麗麗.早期中西醫結合護理和現代康復護理在老年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光明中醫,2021,36(20):3543-3544.
[5]陳淑芬.中醫綜合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合并高脂血癥患者血脂水平、肢體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新中醫,2021,53(20):152-155.
[6]周雪.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2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