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瑞

摘要:目的:以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為對象,比較兩種不同治療模式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3月選取在本院確診治療的老年性白內障患者90例進行研究,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應用超聲乳化治療,對照組應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前、手術后7d、手術后30d、手術后90d的視力水平與對照組比較無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后7d、手術后30d、手術后90d的散光度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率6.67%小于對照組24.44%(P<0.05)。結論:老年性白內障采用超聲乳化手術治療,視力水平改善較好,散光度下降更好,術后并發癥率更小,值得推廣。
關鍵詞:老年性白內障;超聲乳化;小切口非超聲乳化;視力水平;散光度;術后并發癥率
白內障是常見眼部疾病,眼內晶狀體渾濁是主要病理變化,但會對視力水平造成嚴重影響[1-2]。若不能早期識別、診斷白內障,任由疾病發展,可導致患者殘疾[3]。臨床認為,機體老化、局部營養障礙、遺傳因素、外傷因素、免疫及代謝以及輻射因素等,均可導致人體晶狀體代謝紊亂,誘發晶狀體蛋白質變性,導致晶狀體渾濁[4]。若晶狀體的渾濁度比較輕微,且不對視力水平造成影響,則不建議進行手術治療。若患者的晶狀體渾濁度明顯,且對視力水平造成明顯影響,并且妨礙患者正常生活,則建議早期手術改善病情,改善視功能水平。超聲乳化、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均是臨床常用白內障手術方法,具有不同的手術效果。本文以2021.1-2021.3收治的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為對象,探討分析不同手術的實施效果,報道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確診、治療的老年性白內障患者90例進行研究,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齡區間61~80歲,均值(70.65±5.29)歲;病程范圍0.5~7年,均值(3.79±1.85)年;晶狀體核硬度,Ⅱ級有20例,Ⅲ級有17例,Ⅳ級有8例。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齡區間61~79歲,均值(70.44±5.28)歲;病程范圍0.5~6.5年,均值(3.56±1.84)年;晶狀體核硬度,Ⅱ級有22例,Ⅲ級有16例,Ⅳ級有7例。上述資料對比,P>0.05,可展開對比。
納入標準:(1)患者均為單眼發病,患眼視力有明顯進行性減退,合并眩光感;(2)患者完善嚴格相關檢查,經視網膜電圖等檢查確診,滿足《中國白內障圍手術期干預防治專家共識(2021年)》[5]中的老年性白內障診斷標準;(3)患者均滿足手術治療指征,在本院進行手術治療;(4)患者對研究知情,在同意書簽字。
排除標準:(1)存在手術禁忌證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療患者;(2)存在臟器功能明顯異常患者;(3)有既往眼部手術史患者;(4)手術依從性低下,手術配合度較差患者;(5)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或未配合隨訪、術后復查患者。
1.2 方法
術前72h均為患者提供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參天制藥株式會社能登工廠,國藥準字J20100046,24.4mg:5ml)預防感染,一天滴眼4次。術前1d,醫護人員為患者修剪眼睫毛,沖洗淚道。手術前,采用妥布霉素滴眼液(開封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4134,8ml:24mg)和生理鹽水充分混合后的稀釋液清洗患眼解囊膜。術前1h給予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793,5ml:托吡卡胺25mg,鹽酸去氧腎上腺素25mg)滴注,持續滴注4次散瞳,滴注間隔時間是10分鐘。術前15min給予0.5%鹽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南京瑞年百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352,0.4ml:2mgx2支/盒)滴注,持續滴注4次進行角膜表面麻醉。
對照組應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治療。在結膜順著角鞏膜緣十一點半方向剪開,分離眼結膜下相關組織,通過鞏膜隧道刀切開板層鞏膜。在距角膜緣3mm部位應用穿刺到穿刺,進入眼部前房,注入粘彈劑。在九點鐘方向制作輔助切口,連續環形撕囊 5 mm,進行水分呈,擴大鞏膜隧道切口,應用截囊針將晶狀體拔出,讓晶狀體從前房脫出。將粘彈劑注射到角膜內皮和晶狀體核下方,應用圈匙托住晶狀體核,將核塊取出。在囊袋內部放入人工晶狀體,之后縫合手術切口。完成手術治療后,在結膜囊中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軟膏(s.a.ALCON-COUVREURn.v,注冊證號H20130743,妥布霉素03%,地塞米松01%,35g/支),患眼還需覆蓋眼墊。
觀察組應用超聲乳化治療。麻醉起效后,常規鋪巾,應用開剪器開瞼。手術刀(規格3.0mm)在是點鐘方向制作角鞏膜隧道切口,15°手術刀在兩點鐘方向制作角膜輔助切口,在前房中注射一定含量的透明質酸鈉,連續環形撕囊5.0-5.5mm,實施水分離、水分層。利用超聲將晶狀體核、皮質有效吸出,haun在前房、囊袋中注入一定含量的透明質酸鈉,通過折疊式在囊袋中置入人宮頸狀態,徹底清除透明質酸鈉,進行前房重建及水密切口。完成手術操作后,在結膜囊中涂抹適量囊中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軟膏,患眼還需覆蓋眼墊。
1.3 觀察指標
視力水平和散光度,分別在手術前、手術后7d、手術后30d、手術后90d進行測量,計算組內均值。(2)術后并發癥,包含角膜水腫、鞏膜損傷、前房積血以及后囊膜破裂四項。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資料錄入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
2結果
2.1 視力水平和散光度評估
兩組患者手術前的視力水平及散光度比較,顯示無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后7d、手術后30d、手術后90d的視力水平與對照組比較,顯示無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后7d、手術后30d、手術后90d的散光度低于對照組,顯示有差異(P<0.05)。見表1。
2.2 術后并發癥評估
觀察組有3例發生并發癥,對照組有11例發生并發癥,比較術后并發癥率,觀察組小于對照組,顯示有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白內障如今已經成為導致老年人失明 的主要原因[6]。有調查數據[7]表明,盲眼病患者中有一半以上屬于白內障患者,其中3/4的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會發展至失明。國內統計數據[8]表明,雙眼視力水平<0.3的群體達到500萬,每年增長40~120萬,多數是老年人。臨床認為,伴隨著老年人年齡的身高,機體器官老化現象日益明顯,臟器新陳代謝能力日益下降,這是導致老年性白內障的主要原因之一[9]。早期確診并進行有效治療,是控制病情,恢復視力水平的唯一方案。超聲乳化術以及小切口非超聲乳化術是臨床比較推崇的兩種手術方案,部分研究學者將前者作為首選治療方案,認為超聲乳化術存在切口小及術后康復快、術后并發癥少、術后散光度更輕等多種優點。但超聲乳化設備比較昂貴,且手術操作更為精細,無法在基層醫院普及推廣。后者近年來在臨床廣泛應用,可有效矯正患者的視力水平。且有研究表明,小切口非超聲乳化術治療白內障,患者的中央前方深度以及房角加寬等多種情況改善明顯,和超聲乳化術效果相似。本文與上述觀點存在一定相似,也有一定差別。本文共涉及視力水平、散光度以及術后并發癥率三項指標,結果表明兩組各時間段的視力水平相當,觀察組的術后散光度更低、并發癥率更小。但從基層醫院普及方面分析,小切口非超聲乳化術也是有效治療老年性白內障的手術方案。
綜上可知,超聲乳化術、小切口非超聲乳化術均可治療老年性白內障,臨床可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手術方案。
參考文獻
[1]李坤.小切口非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膨脹期內老年性白內障繼發青光眼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1,21(3):69-70.
[2]馬吉成,王彥梅.老年性白內障治療中對比小切口非超聲乳化與超聲乳化治療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69):81.
[3]冉錕,冉立,宋濤.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摘除術治療老年性白內障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19(82):193-194.
[4]甘琨,徐莎.尖峰撕囊碎核鑷輔助預劈核技術改良小切口白內障手術治療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的臨床效果[J].醫療裝備,2019,32(23):88-90.
[5]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白內障及人工晶狀體學組.中國白內障圍手術期干眼防治專家共識(2021年)[J].中華眼科雜志,2021,57(1):17-22.
[6]陳麗娟,李思佳,張佳楠,等.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與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治療老年白內障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9):13-15,31.
[7]萬潔.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與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治療老年白內障的療效比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20):3634-3635.
[8]杜偉鋒,韓英軍,陳建麗,等.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治療老年白內障的效果和對視力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20):151-153,163.
[9]韓軼群.超聲乳化術與小切口非超聲乳化術治療老年性白內障的對比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6):7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