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玉


摘要:目的:對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沖洗輔助牙周基礎治療在牙周炎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效果評估。方法:研究時間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將六盤水市水城區以朵街道辦事處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目標,共采集數據86例,利用統計方法進行均勻分組,n=43,并記作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應用生理濃度的氯化鈉注射液與過氧化氫溶液對患處進行沖洗的輔助治療方案,研究組應用上述基礎上的甲硝唑氯化鈉循環沖洗的輔助基礎治療方案。觀察患者牙周狀態指標改善水準、細菌學指標改善水準以及治療成功率。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牙周狀態以及口腔細菌學指標改善水準與治療成功率較對照組患者顯著提高,數據組間差距顯著(p<0.05)。結論: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的循環沖洗治療方案操作簡單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有效清除患者牙周膿腫組織的同時,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因此可以進行廣泛應用。
關鍵詞:甲硝唑;氯化鈉;過氧化氫;牙周炎
牙周炎在臨床中是指牙周組織受到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后所產生的慢性炎性反應現象,是導致牙周支持組織部位出現損傷的直接原因[1]。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引發患者的牙齒主體與牙齦之間的縫隙增大,即出現牙周袋,進一步導致牙齦萎縮,增加患者牙齒不牢固甚至脫落的風險[2]。根據我國于2017年開展的牙周炎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處于55~64歲年齡區間的群體牙周袋的檢出率以及附著喪失率較15歲以及35~44歲群體中明顯升高[3]。該疾病的主要成因為菌斑、牙石以及食物嵌塞等原因導致牙齦出現慢性炎性反應并伴隨腫脹的現象[4]。當患者出現明顯的牙周炎癥狀時,應及時就醫以免病情發展至后期造成牙齒脫落的現象。常見的干預措施可通過對牙周袋等炎性反應部位進行直接沖洗達到治療目的。本文就對牙周炎的外部治療手段及其成效進行了簡要分析,詳細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研究時間始于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將六盤水市水城區以朵街道辦事處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目標,共采集數據86例,利用統計方法進行均勻分組,n=43,并記作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患者年齡極大值為55歲,極小值為46歲,年齡均數為(50.55±5.49)歲;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患者年齡極大值為59歲,極小值為46.5歲,年齡均數為(50.59±5.45)歲。以上數據組間差距不顯著(p>0.05),可繼續開展后續研究。
納入標準:1.法定年齡達到成年標準。2.主觀意識上同意參與本次研究。3.家屬知情。4.近期未服用或靜脈滴注抗生素。
排除標準:1.存在暈針現象。2.存在嚴重精神障礙類疾病。3.家屬無法全程陪同。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生理濃度的氯化鈉注射液進行沖洗的輔助治療。利用鈍頭注射器分別抽取氯化鈉注射液與過氧化氫溶液,將注射器鈍頭部分伸入牙周袋內部約3毫米左右,緩慢推動注射器活塞柄,依次推入容積約為5毫升生理濃度的氯化鈉注射液與過氧化氫溶液,以過氧化氫溶液-生理濃度的氯化鈉注射液的順序進行沖洗,每日行2輪,直至觀察到牙周袋內部的膿液性質分泌物全部清除,最后利用無菌棉簽蘸取適量碘甘油均勻涂抹至患者牙周袋周圍。沖洗治療頻率為兩日沖洗一次,以7日為一治療周期。(每日兩輪是指過氧化氫-氯化鈉循環沖洗一次為一輪,一天內沖洗兩輪,這種沖洗兩天一次)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甲硝唑注射液的沖洗治療。利用鈍頭注射器分別抽取氯化鈉注射液、過氧化氫溶液與濃度為0.5%的甲硝唑注射液,將吸取了藥液的注射器鈍頭部分伸入牙周袋內部約3毫米左右,緩慢推動注射器活塞,依次推入容積約為5毫升生理濃度的氯化鈉注射液、過氧化氫溶液以及0.5%的甲硝唑注射液,以過氧化氫溶液-生理濃度的氯化鈉注射液-0.5%的甲硝唑注射液的順序對牙周患處進行沖洗,每日實施2輪沖洗,直至牙周袋內部無肉眼可見膿液性質分泌物,最后利用無菌棉簽蘸取適量碘甘油均勻涂抹至患者牙周袋周圍。沖洗治療頻率為兩日沖洗一次,同樣以7日為一治療周期。(同上)
1.3 判定指標
比對患者牙周狀態指標改善水準:患者牙周牙齦指數(GI),牙周出血指數(BI)以及牙齦牙周袋深度指數(PD)。GI指數的判斷標準為四級判斷標準,0分、1分、2分、3分分別對應牙齦無炎性反應癥狀、輕度炎性反應、中度炎性反應以及重度炎性反應。BI指數的判斷標準為六級判斷標準,將0分、1分、2分、3分、4分、5分分別對應牙齦健康狀況良好、牙齦充血但經探診得出無出血現象、經探診可見出血點、經探診可見線狀擴散型出血、經探診后出血現象嚴重且血液溢出牙齦溝以及為經探診自動出現出血現象。PD指數應用帶有刻度的牙齦牙周探針對牙周袋至牙齦緣的距離進行測算,將結果以毫米為單位進行記錄。
患者牙齦細菌學指標:主要包括患者口腔厭氧菌總數以及專/兼性厭氧菌總數。
患者治療成功比率:對患者治療后的牙齦組織健康狀況進行比對,根據牙周膿腫分泌物程度計算患者的治療成功比率。
1.4 統計學分析
試驗各指標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5.0檢驗,卡方比對計量資料(%)率;t值比對計數資料(均數±標準差);如組間數據有差異(p<0.05)。
2結果
2.1 比對患者牙周狀態指標改善水準
研究組患者牙冠狀態相關指標的恢復水準相較對照組患者顯著升高,數據組間差距顯著(p<0.05),詳見表1。
2.2 比對患者牙周細菌學指標改善水準
研究組患者的細菌學指標的改善水準較前組患者顯著提高,數據組間差距顯著(p<0.05),詳見表2。
2.3 比對患者治療成功比率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成功比率為100%(86例),顯著高于對照組55.81%(24例),數據組間差距顯著(p<0.05),詳見表3。738EC1B9-D60A-4886-9ED5-57D689AB3734
3討論
當出現牙周的慢性炎性反應時,應及時進行有效干預,以免因達到有效避免牙周炎的發展對口腔外觀、咀嚼能力等造成影響。根據患者牙周炎病程中是否出現膿性組織,可采取不同的治療手段[5]。常見的治療方案為對患者牙周炎患處實施針對性的沖洗,以達到短時間內作用于病灶部位,延緩炎性反應繼續發展的目的。常用的常態化沖洗治療中應用的藥物為過氧化氫溶液、氯己定以及甲硝唑注射液與生理濃度的氯化鈉注射液等,在達到直接對病灶部位起到抗菌作用的同時,能有效清除膿性組織[6]。由于口腔環境中的多數致病菌為厭氧菌,因此應針對厭氧菌或兼性厭氧菌的存活環境的特點進行正確的高效干預,才能使得治療效果達到預期水準[7]。甲硝唑是一種具有特異性的作用于厭氧菌的抗生素類藥物,在起到基礎抗菌效應的同時,對牙菌斑的生存環境進行一定程度的破壞,進而高效起到治療牙周炎的作用[8]。本篇文章中顯示,經甲硝唑與氯化鈉、過氧化氫溶液進行循環沖洗輔助治療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100%,顯著高于未經甲硝唑沖洗的患者組;同時該組患者的厭氧菌等數目顯示,甲硝唑對于厭氧菌的抑制較為高效。
綜上所述,甲硝唑與氯化鈉等藥物共同使用的牙周沖洗治療方案在顯著改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同時,可對口腔中細菌的生活環境進行有效破壞,使得治療效果達到預期,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鄒津.鹽酸米諾環素軟膏聯合甲硝唑緩釋藥膜對慢性牙周炎的治療作用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17):2400-2401.
[2]余俊.甲硝唑口腔粘貼片聯合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治療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20):24-26.
[3]韋瑞丹,陳海明.口炎清顆粒聯合甲硝唑治療慢性牙周炎臨床療效及炎癥因子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3):434-435,470.
[4]張木強.慢性牙周炎治療中鹽酸米諾環素聯合甲硝唑緩釋藥膜臨床療效和應用價值[J].北方藥學,2020,17(6):96-97.
[5]楊紅梅.米諾環素聯合甲硝唑口腔粘貼片治療慢性牙周炎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4):188-189.
[6]郭威,王鵬,鄭明雪,等.透明質酸與甲硝唑或米諾環素聯合用藥在實驗性牙周炎中的作用機制[J].濱州醫學院學報,2020,43(5):353-358.
[7]閆莎.腫痛安膠囊聯合甲硝唑在治療牙周炎患者中的應用及對患者牙周指標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5):782-783.
[8]管銓成,涂序椿.為牙周炎患者使用甲硝唑聯合頭孢氨芐實施治療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18):125-126.738EC1B9-D60A-4886-9ED5-57D689AB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