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嚴 冉
(武漢文理學院,湖北 武漢430000)
基于區塊鏈技術構建教育體系,結合未來社會發展形勢靈活化制定,根據教育基礎政策,將政策支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企業教育、社會教育及遠程教育六大系統有機聯合,并根據不同系統教育的具體定位,聯合區塊鏈技術,統籌規劃教育體系的具體構建。
對教育本身而言,教育的觀念和需求逐步深入人心,針對教育體系的構建的現狀與前景,實際上是十分廣闊的。隨著時代本身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愿意投資于終身學習,促使終身學習的體系逐漸完善。對于教育體系構建的現狀與前景,以下主要從教育的觀念、教育的框架、以及教育的機制三方面進行解析。
對于教育的觀念而言,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到知識的重要性。在城市居民活動中,人們越來越愿意投資時間和金錢,在終身學習上,表明人們具有終身學習的需求。因此教育的觀念應立足于時代的發展,基于教育的需求逐漸普及,為人們提供普適性的教育途徑,為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人口基礎和理論基礎。教育的觀念不斷深入人心,也有利于教育體系的構建,在構建過程中,可不斷通過試點的方式去發現教育體系中現有的弊端,并加以改善。教育觀念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近年來高等教育結構的改革,以及互聯網技術行業人才供給側的需求。教育的代名詞不再僅僅是學校,而是涵蓋各行各業、各個窗口來實現人們的教育需求。
以城市的社區教育為例,基于教育觀念,社區教育能夠為人們的學習提供了一個穩定的考察途徑,使得人們能夠通過社區教育來提高自身的修養。近年來,該名詞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已表明教育觀念在城市人口觀念中的不斷普及。社區教育在目前而言不在少數,人們可以通過各社區的教育渠道進行學習,或者再通過投資一部分金錢來進行“一對一”的教學。這表明大部分人愿意花費時間和金錢來投資自身的終身學習,對于教育體系的構建而言,表明教育的觀念已經逐漸普及。
在教育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教育的框架必不可少。教育的框架可定為以下幾個階段,從幼兒學習階段到國家所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再到普通高等中學教育,直到如今的大學教育階段。結合現代發展的實際需求,教育的構建,在成年人階段并不明顯,僅僅涵蓋了以青少年為基礎的教育體系。然而在基礎教育階段,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和殘障兒童入學率不斷增加,早已超過90%。而接受優質高中階段教育的比例也在不斷增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也在不斷增加。在這樣的基礎上,針對教育體系的構建,需不斷開放和完善成年人的自修窗口,為越來越多的成年人提供自修的環境。
教育體系的構建,還需基于以教育基礎政策為基底,圍繞政策支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企業教育、會教育及遠程教育的6大系統進行有機構建,將教育體系聯系成一個整體,該整體需滿足一個人終身范圍內的學習需求。落實到實踐,應分為義務教育、學前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及社區教育,將以上六大系統在此五大教育概念中融會貫通,以此來構建教育體系的基本框架。
針對教育體系的構建,目前主要面對的問題是教育的資源問題,無論是成人教育或者是當前存在的各大學習窗口,其教學資源都較為雜亂,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好的資源沒有達到充分利用。除此之外,線下辦學除去一些面向成人學歷教育的學校、少數企業教育培訓中心及少數社區辦學等具備專業的師資團隊,其余的辦學機構一般沒有較為正規的形式,也沒有較為正規的師資團隊,因此辦學水平較低。基于以上現狀,教育體系的構建在機制上還有所欠缺,教育體系之間沒有存在一定的有機聯系,以學歷為基礎的人才體系構建仍然是人們的首選。
例如在一所普通高校內,成人教育學院與全日制院系之間存在的矛盾,他們在實踐教育過程中聯系較少,兩者無法溝通和聯系起來,教學質量自然也就無法保證。此外在初中與高中的對接過程當中,在教學內容方面沒有實現有機的統一,時而贅余時而缺少,導致學生剛入高中時學習較為吃力。因此要完善教育的機制,應從教學內容入手,改變當下重學歷、輕能力的教學模式,將教育體系普遍化,才能使教育體系的構建能夠順應時代發展。
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可從時間和空間兩種順序上分別進行實施,通過區塊鏈技術的融合構建,順應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模式,以數字化發展為機遇,實現核心技術的融合。區塊鏈技術早期主要運用與金融等各個領域當中,在當前區塊鏈技術應用階段下,全球數字經濟加速發展,區塊鏈技術在其他行業的運用苗頭逐漸被開啟,區塊鏈技術與人工智能、大數據、5G行業等技術不斷融合,為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了空間基礎。
區塊鏈技術的廣泛運用,為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了完備的技術支持,區塊鏈技術作為互聯網十大典型司法技術應用之一,主要由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能夠跨越多個行業,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根據2020年的數據,區塊鏈技術已在多個行業實現初步運營,其中與教育體系原理相關的有大連市車輛信息區塊鏈信用平臺的試運行。區塊鏈技術記錄的平臺信用記錄,實際上與區塊鏈技術下構建教育體系大致相同,都是對用戶數據進行儲存,并通過這些數據達成一些實際性的效果,因此在技術層面上,區塊鏈技術的運用能夠滿足教育體系的構建中的核心技術需求。從區塊鏈技術的運用上來看,能夠減少區域中心的核心管理人員,運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使得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體系的構建上具有不錯的可行性。
區塊鏈技術的運用為數據儲存提供了一種更為靈活的儲存方式,也為終身教育系統提供了更為容易的數據存儲方式。相比于傳統的物理保存方式,物理保存的過程在數據變化時,操作性較低,因此數據很難進行更改。比傳統物理保存方式更高一級,通過人工輸入進行保存的方式,也就是通過核心管理人員進行分組管理的方式,在操作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區塊鏈技術的運用為數據儲存提供了一種更為靈活的儲存方式,使得締約雙方都能夠對重要數據進行更改,并且由于共識層的出現,使得數據的改變需要締約雙方達成共識,而系統本身則由托管商所持有。托管商難以改變用戶個人的數據,而用戶個人發起的數據更改則更容易被通過。在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數據本身需要由中央政府進行把持,基于政府所擁有的教育系統,而區塊鏈技術則為數據的存儲提供了第三方控制的平臺,基于數據隱私的考慮因素,簡單的IT基礎設備具有賬號和登錄功能,不足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而區塊鏈技術可則可以完美地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其一是為了保護用戶個人的隱私;其二,基于區塊鏈技術進行教育體系的構建,能夠完好地保存用戶個人數據并進行靈活地更改。基于以上兩點,區塊鏈技術在教育系統構建過程中,能夠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并為教育系統的數據儲存提供關鍵性的技術。
基于區塊鏈技術構建終身教育體系,需要考慮三種實際方案,一種是基于個人進行數據庫構建,一種是基于群體進行數據庫構建,第三種是靈活地將個人數據庫與群體數據庫聯系起來,將個人數據庫作為群體數據庫的子區間,靈活地修訂用戶的個人學習數據和待學內容。而無論是哪種數據庫構建方案,都需要為用戶提供大量所需的內存,在傳統技術支持下,數據庫難以完整地保存每一個人的數據信息,因此筆者認為區塊鏈技術需結合云盤技術,為用戶提供更為靈活的信息儲存方式。如大連市車輛信息區塊鏈信用平臺的試運行,通過區塊鏈技術為用戶提供了線上信用平臺的數據記錄,用戶能夠根據平臺查詢自己的信用信息。對于教育體系的構建,則是將上述的信用平臺系統擴大化,將每一個人的信息錄入其中,在時間上將人們的學習生涯聯系在一起,在空間上聯系學校、社會、家庭三方,使得用戶能夠隨時改變自己的學習信息和學習狀態,基于社會發展,第三方監控平臺則可以為所有用戶提供未來所需的發展和學習方案,最終依據已有的政策支持系統,完成教育體系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運用過程。

圖1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教育生態系統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教育體系構建方案,需要結合教育體系的實際發展特性,靈活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優點進行合理構建。對于教育系統而言,其最重要的一點特性即為終身性,終身性強調教育應貫穿于人的一生,將人的教育階段分為幼兒啟蒙階段、青少年教育階段、成人教育階段和老年教育階段。在終身教育體系中,不同教育階段應該與教育的空間規律相結合,開展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除此之外,教育還具有主體性、廣泛性、多樣性等特點。基于區塊鏈技術構建教育體系,則是將教育等實施過程進行簡化,提供合理的學習窗口。因此,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教育體系構建方案,可圍繞建立教育體系總后臺、順應時代發展合理規劃學習路徑、基于區塊鏈技術特點建設教育體系三方面進行。
基于區塊鏈技術建立教育體系,首先需要建立一個完備的第三方監控平臺,對用戶更改個人數據的過程實行監控,保障用戶學習的安全性。此處建立教育體系總后臺,則是基于教育基礎政策,由政策支持,將政府把控作為第三方監控平臺,由多個托管商進行共同管理,融合技術層面上的需求并不斷進行更新。如通過云盤數據不斷儲存用戶的學習信息,為用戶提供查詢學習信息,查找學習內容等通道,融合當下較為風靡的教育學習軟件,為教育體系建立完備了收藏功能,基于大數據托管的便利,為人們建立更加完備的線上學習系統,并在系統中能夠實現教育體系的構建。
例如,區塊鏈技術在當前一些行業中的運用,實際上已經體現了大數據儲存的影子,最早的區塊鏈技術僅僅運用于最基礎的數字貨幣行業。順應當下時代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5G行業等技術的不斷革新,數字化信息在教育行業中發展勢頭也越來越廣闊。雖然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體系中尚未實裝,但根據各大核心技術的不斷融合,以及區塊鏈技術提供的關鍵性技術支持,教育體系的構建實際上呼之欲出。對于當下教育系統的構建,首先需要給予政策支持,建立出完備的第三方管理系統,將當前已有的數據錄入其中,從小部分地區開始實行并逐漸普及,在構建過程中不斷發現其中的問題,以實際為基礎,加速區塊鏈技術與教育體系的融合,最終實現全民教育體系的構建。
對于教育體制的構建,其中最重要的是核心學習內容的規劃,教育體系是由一整套教育要素所構成的有機整體,它包含了最基礎的幼兒啟蒙教學以及青少年階段的教學,而當下的教育階段僅僅覆蓋了以上兩個環節的教學,忽略了人們在后續社會發展中的創新型能力發展需求。因此,教育體制的構建需要跳脫傳統教育的桎梏,在各要素之間形成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過程,整合一切教育資源,幫助人們完成符合當下時代教育的教育內容構建。人們需要在教育體系中得到的是能夠感受到社會進步的敏感性,在這種敏感性的驅使下,完成持續學習的階段,實現學習理念的更新,在這種狀態下完成知識的進步和能力的提升,最終得到全面的發展,完成教育體制的構建過程。
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體系構建中的作用,主要是將尋找和整合教育資源的過程便利化和簡單化,為人們提供一個有關學習的數據庫,根據終身學習的特點,從時間和空間兩方面進行切分,并在時間和空間兩方面進行切分的基礎上,將其融合在一起。如將幼兒啟蒙階段教學和青少年階段的教學與學校教育相聯系,將青年階段的教學和成人階段的教學與社會教育相聯系。在整體的規劃布局中,需以時代發展為基礎,為人們總結時代發展的學習要求,規劃出適應時代發展的學習內容。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建設教育體系,首先是明確區塊鏈技術的特點是哪些,根據區塊鏈技術的基本概念,其主要由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的結構組成,可以發現它的特點有分布式去中心化、儲存信息公開、內容不可篡改以及信任共享功能等。其中,數據層和網絡層可以為區塊鏈技術提供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特性,共識層、激勵層以及合約層可以為區塊鏈技術提供儲存信息公開內容不可篡改的特性,最后由應用層實現信任共享功能。基于區塊鏈分布式去中心化儲存的特性,可以為教育體系提供簡單的云儲存結構,實現云盤技術的結構運用,但由于自身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存在運營終止的風險,還需結合區塊鏈技術的共識層、激勵層以及合約層所提供的信息內容公開特性,幫助原有的云盤儲存結構改善安全性不強的缺點,避免用戶的個人信息發生泄露。而其內容不可篡改的特性,并非是絕對的內容不可篡改,而是在篡改過程中,需要用戶個人與第三方以及合約商三方達成共識,才能夠進行信息的更改,為整個終身學習體系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最后在應用層中,可以將教育平臺中所整合的學習資料進行展示,使得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地進行學習,給用戶提供一定的選擇性。同時在學習內容的發布過程中,合約商需審核,順應社會及未來發展的重要學習資源,為人們提供培養順應時代發展能力的核心學習窗口。通過區塊鏈技術的特點,能夠為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充足的可行性,能夠最大化限度地便利教育體系中所需的必要過程,最終實現區塊鏈技術下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
綜上所述,教育系統作為貫穿于人的一生的連續教育,需要足夠的數據空間對人們的學習狀態、學習進程、學習目標以及未來需要學習的學習內容進行儲存。除此之外,要建立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教育體系,還需靈活運用終身教育體系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特點,積極面對構建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將區塊鏈技術與教育體系相融合,落實教育體系的構建。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通過以上幾大方面進行社區區塊鏈建設,構建教育體系,加強人們的學習意愿,利用區塊鏈技術,為他們塑造良好的社區環境,促使教育體系能夠有效運作,構建高質量的區塊鏈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