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洪,何茹姣,張熙瑜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36)
市場全球化及變化加劇是全球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一方面有效促進了各種工程技術實現,另一方面也給產品過程管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在產品實現過程中,尤其是復雜產品的實現過程中,技術狀態管理是產品有效實現的手段之一,技術狀態管理的有效實施可實現“圖物一致”,提升產品全壽命周期生產、維護效率,從而對內降低資源消耗,對外提升顧客滿意。
由于歷史發展等原因,我國電子信息系統產品基礎工業發展不充分,受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和疫情等因素影響,電子信息系統產品的供應鏈發生了較大變化,隨之帶來了不少風險,加之電子產品發展的摩爾定律以及電子信息系統產品本身復雜性等因素,生產的電子信息系統產品技術狀態可能暫時或永久地與原設計已固化狀態有一定差異。偏離和讓步作為技術狀態控制中的兩個重要概念,準確理解其內涵和外延,可有效防止實施過程中的不當應用,同時合理利用偏離和讓步,順利推動產品生產、高效地滿足顧客要求。
偏離許可與讓步的概念在不同文獻標準中定義有所差異,GB/T 19000-2016 中對偏離許可的定義為:產品或服務實現前,對偏離原規定要求的許可。
注:偏離許可通常是在限定的產品和服務數量或期限內并針對特定的用途。
對讓步的定義為:對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規定要求的產品或服務的許可。
注:通常,讓步僅限于在規定的時間或數量內及特定的用途,對含有限定的不合格特性的產品和服務的交付。
從定義中可以看出,偏離許可與讓步是一種對現行技術狀態的臨時改變,偏離許可與讓步實施后,偏離許可與讓步內容和原技術狀態形成新的技術狀態作為產品技術狀態管理的基準。
從偏離許可和讓步的概念可以看出,產生偏離許可和讓步的前提就是已經確定了一個基準,在技術狀態管理范疇中,這個基準就是已經確定的基線。
產品和技術狀態基線關系可以用如圖1所示的關系進行表示。這里的產品可指已經生產完成的產品、正在生產制造的產品或準備生產制造的產品。

圖1 產品與基線的關系
當產品的技術狀態和當時有效的技術狀態基線不一致時,產生了“圖物不一致”,這時候就需要進行技術狀態更改,辦理偏離許可或讓步,批準有效的技術狀態更改,變更將與原技術狀態基線就形成了新的技術狀態基線,從而又達到了“圖物一致”。從這一點來說,偏離許可與讓步都是解決產品與現行技術狀態基線不一致的手段,兩者是相同的。
從兩者的定義可以看出,偏離許可是在產品實現前,我們已經預知到有不符合,而讓步是產品實現后,發現有不符合,故此偏離許可一般是基于策劃,而讓步是事件被動觸發的。
產品實現過程中,若能提前進行策劃,就有可能堅持以顧客為中心,進行充分的過程分析和評估,從而進行高效資源配置和其他管理活動,提前確定產出產品是可被顧客接受的,同時保證最終產品質量。若由于提前未預知或者過程的固有屬性,產出了不合格品,則需要進行充分評估,符合讓步條件的可以辦理讓步,但有可能評估的結果是不能讓步,如有安全風險,或者可能不被顧客接受,此種情況下,必定造成資源的浪費,帶來損失。
產品是過程的結果,出現“圖物不一致”,原因在過程中,當產品實現過程要素發生變化時,就有可能產生“圖物不一致”。典型過程要素如圖2所示。在產品實現過程中,某一個或某一些要素與規定要求不符時就有可能造成產出的產品與現行技術狀態文件不一致;當我們對過程要素定義不準確或不充分時,也可能造成產出的產品與現行技術狀態文件不一致。

圖2 典型過程要素
在某些情況下,過程要素雖然有變化,但產品的技術狀態可能保持不變,主要是因為過程要素相互作用,導致最后的結果實際滿足要求,這時就可以對過程進行分析,找出機理,尋求改進的機會;同時,有可能過程要素都在控制線范圍內,但實際產出產品不滿足技術狀態管理的要求,這時就需要分析是否是過程的固有屬性,是否需要對過程進行改進。總的來說,要基于數據分析,持續提升過程績效。
如前所述,產品與技術狀態規定的要求出現不一致,原因存在于過程中,每一個過程要素都可能產生偏離許可和讓步,從偏離許可與讓步的異同分析中可以看出,偏離許可一般是預先知道的,而讓步一般是事先不知道,如果事先不能預知,則不可能進行偏離許可處理,那就只能被動地進行讓步處理。
在電子信息系統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由于產品組成本身的復雜性,生產過程涉及的原材料多,對人員、設備、環境、檢測方法均有特殊要求,過程工序本身有特定順序。然而在實現過程中,可能存在原使用的原材料暫不能獲取,人員、設備、環境、檢測方法等的特殊要求暫不能滿足,工序過程順序需要調整等情況,出現以上這些情況,由于與原確定狀態不一致,需要采取措施以保證生產在受控條件下有序開展,偏離許可可以作為解決該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樣,由于產品本身的復雜性以及過程能力水平和實際運行情況,過程產生不合格品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情況,若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滿足規定要求,此時若要繼續提供該產品,則需要進行讓步處理。
偏離許可和讓步一般出現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在研制過程中,當出現“圖物不一致”時,一般應及時啟動技術狀態更改,在充分驗證和確認后,及時更新技術狀態基線,作為后續控制的基礎。
進入生產后,由于產品技術狀態是經過嚴格驗證和確認的,理論上說是沒有技術狀態更改的,若確需更改,需明確對已生產產品的控制和新技術狀態基線的充分驗證和確認。
由于在研制過程中驗證確認方案的選擇,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如在研制過程中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選擇的驗證確認方案是一個折中的結果,在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原材料的停產禁運,使用環境要求變化等因素,仍然存在技術狀態更改的可能。生產階段的技術狀態更改需求若只限于某個時間段或某個批次范圍內,那這種情況下一般可以應用偏離許可;若是永久變化,則需要履行技術狀態更改程序。
當前,電子信息系統產品面臨的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元器件、原材料的停產、換型、禁運,同時由于部分元器件可能為定制產品,一般無庫存,而生產需要周期,進口元器件可能采購周期較長等,當面臨這些情況時,基于后續可能可以再采購到原使用的元器件、原材料的因素,后者由于技術狀態變更周期長等因素影響,此時一般可應用偏離許可。
當產品生產完成后,由于過程因素或過程固有能力特點,可能產出不合格品,此時一般可應用讓步。如在進行生產策劃時,發現某一種特定的元器件無現貨,而采購周期不能滿足生產進度要求,同時發現有可利用的另外一種元器件可以進行替代,這時候就可以進行偏離許可,用現有的元器件進行臨時替代;另外如在產品檢驗過程中發現由于過程控制失誤導致產品的外觀、尺寸不滿足規定的技術要求,但經評估不影響用戶使用且用戶可接受,這時就可以辦理讓步。
在理解偏離許可和讓步后,我們就可以在產品實現過程中對偏離許可和讓步進行應用了,以下為偏離和讓步的典型應用流程。

圖3 偏離許可和讓步的應用
偏離許可和讓步的典型應用流程如圖3所示,但應用過程中需注意的時,應時刻牢記滿足顧客要求,可能導致安全隱患的偏離許可和讓步是不允許的,可能導致顧客抱怨的偏離許可和讓步需謹慎。
當前,產品組成越來越復雜,組織面臨內外部環境也日趨復雜多變,更短的開發實現周期,更高的產品要求已經成為常態,技術狀態管理面臨新的局面,合理使用偏離許可和讓步是實現產品技術狀態有效管理的必要條件。面臨多變的環境,我們只有掌握好標準的內涵和外延,始終堅持以顧客為中心,始終以組織效益最大化為指導,方能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