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靜,秦殿菊,齊新玉,薛翠翠,魏榮榮
(承德醫學院護理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臨床實習是護生獲得從事護理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的關鍵時期。而實習期因工作性質、生活方式、人際關系等的改變,護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進而影響其身心健康。本科實習護生作為未來護理工作的中堅力量,其身心健康將直接影響護理工作質量與護理隊伍的穩定。心理資本是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積極心理狀態,包括自我效能、希望、樂觀及韌性4個方面[1]。研究表明,積極心理資本對一個人的態度、行為和工作業績有明顯促進作用[2-3],護士心理資本與職業認同呈正相關,與職業倦怠呈負相關[4]。而目前本科實習護生心理資本的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本科實習護生心理資本現狀及影響因素,為今后開展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采用整群抽樣法,于2019年10月—12月以某地方醫學院校本科實習護生230名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納入標準:(1)在崗實習的本科護生;(2)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因病假、事假終止實習者;(2)實習期已滿的護生。
1.2.1 研究工具(1)一般資料調查表:根據研究目的,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由課題組自行設計,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民族、是否獨生子女、是否擔任學生職務、父母受教育程度等。(2)心理資本問卷:采用我國學者駱宏等修訂的中文版心理資本問卷[5],包含4個維度、20個條目,采用Likert 6級評分,總分越高,說明心理資本水平越高。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14,具有良好的信度。(3)職業倦怠量表:由Michael等開發,李超平等修訂[6],包括3個維度、15個條目,采用Likert 7級評分,分值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高。該量表3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 0.88、0.83 及 0.82。
1.2.2 資料收集 由研究者及3名護理專業學生作為調查員。發放問卷前,向研究對象說明研究目的、意義,征得其同意后,采用不記名形式填寫問卷,當場回收并查漏補缺。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30份,回收有效問卷218份,有效回收率為94.8%。
1.2.3 統計分析方法 使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采用的統計方法包括:一般描述性統計、Pearson相關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等。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8名研究對象中,男 42例(19.3%),女 176例(80.7%);漢族188例(86.2%);獨生子女49例(22.5%);擔任學生職務56例(25.7%);護理專業是第一志愿120例(55.0%);實習醫院是自己心儀的醫院162例(74.3%);實習過程中更看重薪水32例(14.7%),更看重自我發展的空間170例(78.0%);愿意終身從事護理工作62例(28.4%);家人有從事護理工作47例(21.6%)。
表1 實習護生的心理資本得分情況(±s,分)

表1 實習護生的心理資本得分情況(±s,分)
維度 條目數 總分 條目均分心理資本總分樂觀韌性效能希望20 3 5 6 6 85.52±12.43 13.31±2.57 21.56±4.32 25.62±4.55 25.03±5.12 4.28±0.69 4.44±0.46 4.31±0.41 4.23±0.47 4.17±0.39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實習護生職業倦怠與心理資本存在顯著相關性,其中,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分別與心理資本總分及各維度呈負相關(P<0.01)。個人成就感與心理資本總分及各維度呈正相關(P<0.01),見表2。

表2 實習護生的職業倦怠與心理資本的相關性分析(n=218)
表3 實習護生心理資本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s,分)

表3 實習護生心理資本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s,分)
項目 心理資本總分 統計量(t/F)P性別男女民族90.40±15.52 84.35±15.222.3070.022漢族其他是否獨生子女-0.5360.601是否3.0380.003是否擔任學生職務是否85.40±15.51 87.75±14.66 91.31±16.26 83.44±13.81 84.13±16.69 86.00±16.99-0.7830.434父母受教育程度小學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專及以上護理專業是否為您的第一志愿0.7540.521是否-0.1870.852該實習醫院是否是自己心儀的醫院是否83.00±16.93 86.92±14.76 84.34±15.83 85.52±14.43 85.34±15.63 85.73±15.25 86.70±14.05 82.11±18.581.9310.055實習過程中更看重的內容薪水自我發展的空間其他是否愿意終身從事護理工作愿意不確定不愿意是否利用寒暑假去醫院見習81.16±14.85 87.22±13.33 76.13±16.84 5.5020.005 89.87±14.94 84.81±13.61 74.88±14.22 86.06±16.05 84.95±14.81 6.7640.001是否0.5300.597家人是否從事護理工作是否88.26±11.84 84.77±16.231.3760.170
以心理資本得分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的11個因素、職業倦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性別、是否獨生子女、是否愿意終身從事護理工作、實習過程中更看重的內容、職業倦怠均進入回歸方程,見表4。

表4 實習護生心理資本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n=218)
本研究結果顯示,心理資本總分(85.52±12.43)分,條目均分為(4.28±0.69)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維度中樂觀水平最高,韌性和效能水平次之,希望水平最低,與以往研究結果不完全一致[7-8]。樂觀維度水平最高,可能與隨著疾病譜的改變,人們逐漸認識到護理在患者康復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有關,護生由此更加熱愛護理工作,對未來的護理事業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而希望水平最低,這可能受護理工作量大、護士社會地位偏低、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實習護生對護理工作缺乏希望有關。這就提示護理教育者除了注重對護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外,同時要加強對護生心理資本的關注,尤其需要多傳遞護理專業發展的正能量信息,提升護生對護理職業發展的信心與希望,從而進一步提高實習護生整體心理資本。
結果顯示,男性、獨生子女、愿意終身從事護理工作、實習過程中更看重自我發展空間的護生其心理資本水平更高。其中,性別對實習護生心理資本水平有影響,男性實習護生心理資本水平更高,可能是其與女護生相比,具有更強壯的身體素質、更強的動手能力及吃苦耐勞的精神,更易受到臨床帶教教師的認可[9],在面臨困境及重大挑戰時,更傾向于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因而其心理資本水平更高。獨生子女心理資本水平更高,與周香德等人研究結果不同[7],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與獨生子女家里沒有其他兄弟姐妹能夠依賴,無論遇到任何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難題或身處逆境時,都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表現出更高的心理資本水平;另一方面,可能與本研究中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樣本量的差異有關,有待未來研究進一步驗證。愿意終身從事護理工作及實習過程中更看重自我發展空間的護生,對護理工作認同度更高,更容易以積極的心理狀態面對實習工作[8],其心理資本水平更高。以上提示護理教育者應重點關注女生、非獨生子女護生的心理資本情況,通過對護理事業進行正能量的宣傳、引導實習護生對護理專業價值進行科學定位、提升其專業情感等形式來提升心理資本水平。
本研究顯示,實習護生心理資本與職業倦怠呈顯著負相關,職業倦怠程度越低,其心理資本越高,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10-11]。職業倦怠情緒的產生會危害護生的身心健康,影響其實習質量,職業倦怠程度越低,護生更傾向于采取積極的方式應對工作中的挑戰[12],具有較高的心理資本水平。因此,護理教育者應重視實習護生的職業倦怠,采取有效措施緩解職業倦怠,提升護生心理資本水平,從而提高護生整體素質及護理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