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逐漸趨于健全和完善,政府相關部門的職能也隨之改變,在當代社會,政府逐漸著力于構建服務型部門。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效準確的信息數據及信息傳遞直接影響著行政管理的質量效果,同時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由此可見,提高政府會計信息質量具有長遠的發展優勢。
尤其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提高了對受托責任理論的全面認知,希望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能夠對自身的責任進行全面的履行,對于權力的運用、工作績效及最終成果及時作出公開解釋。在2019年4月,國家第一次通過法律法規有效明確了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內容、公開范圍,并提出這一內容包括涉及公眾利益調整的、公眾需要知曉的、并參與決策的相關事項,而其公開的范圍則涵蓋了財政預算、決策信息等。2020年4月,國家財政部門發布了財政部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對中央預算的調整執行及具體績效情況進行了透明公開。

在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頒布之后,第一次明確提出政府會計信息必須與責任履行情況緊密聯系,有效明確會計信息的價值作用及其本質內涵,從真正意義上改變了傳統理念下政府財政部報告滿足單位內部使用的錯誤觀念,解決了向社會公眾披露履行責任不足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社會公眾更為科學合理的評價政府的經濟決策,確保信息公開的質量水平,在社會中樹立起公開透明的政府形象。
政府會計制度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有效的革新優化,明確了權責發生制的重要地位,將其作為核心核算理念進行有效的貫徹落實,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共同發展,創設雙軌核算模式。通過這樣的方式全面系統客觀地反映出政府預算的執行過程及執行情況,監督其具體流程,同時更為客觀清楚地反映出資產負債隨時間變化的具體變動情況,客觀的反映政府基本財務情況,凸顯出政府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準確性、公開性。與此同時,預算會計及財務會計共存實現了優勢互補,搭建起高效的、多功能的政府會計機制體系,對內增強了管理效率,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并幫助管理人員做出正確的中長期決策;對外則全面系統地反映出政府部門的資金使用情況,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相應的信息基礎。
根據相關的實驗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政府管理體系具有一定的層級性、特殊性,在編制綜合財務報表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對各級財務報表進行科學合理的合并抵消,明確合并抵消會計處理直接影響著財務報告的真實性、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會計制度頒布之前并沒有制定出統一的合并抵消方式方法,因此如何高效地合并報表編制報表,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一直是會計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而在政府會計制度頒布之后,發布了一系列財務報表編制的相關準則,對合并抵消財務報表的主體范圍、內容進行了有效的明確,即各級地方政府職能部門應當作為當地本級政府的合并主體,明確預算撥款關系,將其作為合并的具體原則和要求。報表的編制應涵蓋合并、抵消等相關的環節。由此可見,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立足于標準化的文件制度,切實提高了財務報告的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
根據相關的實踐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國家出臺的會計基本準則針對信息質量特征的規定僅僅是企業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引用,甚至是參考借鑒,并沒有立足于政府職能部門的角色定位及其屬性特征,忽略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差異,沒有考慮到政府會計信息質量的特殊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職能部門是公共權力的主要象征,相比于企業其面臨著更多的使用者,社會公眾對信息的評價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及社會意義。如果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職能部門會計信息處理仍然以企業標準作為核心依據是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也無法建立起符合現代財政制度的管理機制,阻礙了我國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建設進程。
眾所周知,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應當充分立足于差異化的需求,通過對會計行為的定性描述明確其價值作用。由此可見,需求角度不同有可能會產生大量的矛盾沖突,因此會計信息無法兼顧多方要求。例如,要確保可靠性可能會缺失相關性,要凸顯可比性可能會缺失理解性,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質量要求的差異矛盾,不同的定性要求會計從業人員要對同一經濟事項進行差異化的處理。根據基本準則的實際要求,會計信息只包括基礎的講解,沒有劃分優先層次,也沒有對其信息進行系統分類。由此可見,針對差異化層次要求產生的一系列矛盾,會計人員只能結合自身的職業判斷進行擇優選擇,而這樣的方式方法或多或少會造成信息不準確,影響其真實性。
1.合并主體層面
根據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法律法規我們可以看出,政府會計合并主體的確定應當充分立足于財政撥款預算。但對于一些資金來源多渠道的相關部門,尤其是對于中央財政資金、地方財政資金、自籌資金等單位而言,目前尚沒有切實可行的文件對其合并主體及范圍進行有效的明確規定,因此,久而久之會出現部門重報的現象,甚至會存在信息失真的現象。
2.抵銷事項層面
眾所周知,我國的行政單位及事業單位職能分布廣泛,機構層級較多,業務類型多種多樣,因此不同層級的抵消工作極其復雜。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實現會計抵消工作的高效率、高質量,首先應當根據業務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梳理分析確保其與賬務處理具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但據調查顯示,目前政府會計制度雖然對抵銷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明確,但沒有在細節上進行貫徹落實,不同單位的做賬方法或多或少存在差異,如果內部經濟交易過于頻繁、數額巨大,很有可能會出現抵銷不充分的現象,直接降低了財政報告的真實性。
國家相關職能部門針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明確指出必須根據實際現狀搭建起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了國家對于財政資金的運行質量,關注其整體效益價值,從真正意義上凸顯出政府整治的重點內容及治理決心,切實解決預算資金管理開支不合理、不規范、開支浪費等相關的問題。
政府會計制度針對會計信息僅僅反映出預算績效管理的具體執行進度及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產生的費用支出及消耗情況,針對資金使用的科學性、合理性、合法性只能從預算角度進行分析,忽略了社會效能對國家治理的重要現實意義,也沒有全面系統地反映出公共產品的價值。基于預算會計、財務會計模式下具有一定公共價值的信息而言,其或多或少導致全面預算績效管理過于滯后,阻礙了現代財政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國家要實現創新發展必須依靠高效的財政治理,而政府會計則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關鍵所在。陳志斌明確提出,政府會計職能包括反映、監視、管理及治理。由此可見,真實的會計信息質量能夠搭建起現代化的財政制度,也是推動國家現代化發展的主要工具。基于此,國家針對政府會計制度進行革新優化時必須正確看待政府會計信息對于國家持續發展起到的重要積極作用,立足于信息使用者的基本要求,為其提供公開、真實透明化的、切實體現出公共資源使用情況及政府職責履行情況的相關會計信息數據。
根據上文可以看出,政府會計信息由于其差異化的質量特征經常產生多元化的矛盾沖突。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立足于國家發展的實際需求符合,搭建起符合我國特色的、主次分明的會計質量特征邏輯體系,幫助工作人員及會計人員在各質量特征間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理,權衡工作重點,為有序信息質量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論指導。據調查顯示,目前大多數國家及組織機構針對政府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都進行了有效的規定和明確,充分凸顯出其層次性、體系性的主要特征,立足于我國的基本發展國情,政府會計信息必須以可靠性作為核心要求,凸顯出全面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的目標任務,將其他特征則作為一般要求,通過這樣的方式明確主次關系,搭建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邏輯體系。
1.加強頂層設計、明確業務標準
要實現財務報表的正確合并處理,制作高效的綜合報表,相關財務人員必須確保經濟業務的種類明確,不同部門在進行賬務處理時方式方法統一高效。具體而言,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有針對性的建設抵銷工作頂層設計,采用統一管理的方式明確不同抵消事項的相關標準要求,搭建出便捷的信息系統,通過這樣的方式為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有效編制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一,有針對性的加強頂層設計。通過對行政單位、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分析,有效梳理其內容形式,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進行分類,明確差異化的業務標準,并且對不同類型的經濟業務進行唯一的代碼標注。再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篩選識別最終實現合理抵消、分類整理、快速入賬。第二,針對不同地區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系統逐漸實現優化統一,盡可能減少數據對接的不匹配,實現同級政府財務報表的自動化合并,以此凸顯出政府會計信息的高效性、真實性。
2.基于我國基本國情,革新優化合并方法
根據相關的實踐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政府會計信息的抵消工作涵蓋了債務債權、內部交易、資產權益等,所涉及的會計要素眾多,范圍廣泛,同時我國的事業單位內部組織極其復雜、業務多樣,在進行報表的合并時必須綜合考慮衡量多種因素對其的影響,因此合并報表會直接阻礙政府會計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優化。立足于我國目前政府會計制度,應當有針對性地加大對合并報表編制方案的研究力度,在匯總部門報表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區塊鏈技術,也可以探索更為高效便捷準確的合并方式方法,從根本上避免抵銷合并誤差,確保報告的完整性。
第一,科學合理的政府會計制度能夠為預算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撐;第二,會計信息的披露能夠督促政府職能部門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手段,解決預算管理及考核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突出問題,包括只花錢不管效果等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會計報告必須有針對性的增加預算績效評價相關的信息數據,對其進行系統客觀的披露,充分反映出事業單位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系,充分發揮出預算管理的公共政策工具職能,切實提高社會公眾對財政支出合理性的認可和肯定,同時不斷優化政府部門的管理模式,提高整體運行效率。
眾所周知,政府會計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涉及的單位眾多,面積廣泛。相比于其他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政府會計改革起步時間較晚,同時對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進行了兼顧,全面實施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因此其面臨的任務量極大。在進行總體目標任務的設置和管理機制的創新時,必須立足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分析發展階段,由點到面、分步貫徹落實循序漸進,最終實現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更新優化。
綜上所述,應當充分發揮政府會計信息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促進作用,探索符合我國特色的、主次分明的質量特征邏輯體系,提高合并報表質量,確保政府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明確績效評價指標,實現與預算績效的協同發展,循序漸進,分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