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志強 程子奕
為深刻吸取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教訓,浙江省麗水市挖掘市內外資源,依靠先進管理方法,深化過程安全管控,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全市危化品企業實現“零傷亡”和“零泄漏爆炸”事故。
浙江省麗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山區,現有危化品生產企業36家,工貿行業配套設有危化品生產裝置企業14家,經營企業371家,道路運輸企業35家,危廢處置企業7家,使用企業2 211家,在建危化品項目19個。
為深刻吸取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教訓,麗水市應急管理局挖掘市內外資源,深化過程安全管控,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全市危化品企業實現“零傷亡”和“零泄漏爆炸”事故。
針對許多危化建設項目在發證審查時發現的一批關鍵性、控制性問題,如委托設計單位資質不符、新建項目風險辨識不到位、安全設計把關不嚴、安全設施設備配備不符要求等,時常導致后續一系列環節難以進行、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竣工驗收及發證審查不能順利通過。麗水市應急管理局創新性地在企業審批項目、換證工作審查之前,就主動上門提前介入服務,對安全設計進行嚴格把關,及早發現問題,促使企業及時進行補充完善。
在2年時間里,麗水市應急管理局成立由危化品監管業務骨干和安全專家組成的公益服務組,先后對15個危化建設項目開展“組團”服務,充分發揮“攻堅隊”和“智囊團”作用,在開展風險排查和隱患治理的同時,指導危化品企業、化工園區開展安全風險評估、設計規劃編制、裝置設施改造等重點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
“組團”服務活動的開展,無論是對中介機構資質把關和設計文本質量,還是對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以及監管部門干部監管水平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截至2021年4月13日,麗水市危化品企業投入安全設備、設施和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資金達到5300余萬元,投入資金在浙江省名列前茅。麗水有邦新材料有限公司開展反應安全風險評估投入資金達100余萬元。
麗水市12家涉及重點監管危險工藝的化工企業完成反應安全風險評估,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25家危化品生產、構成重大危險源經營企業100%完成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按要求需要開展保護層分析(LOPA)的企業也全部進行并確定安全完整性等級(SIL)。企業通過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保護層分析(LOPA)等先進管理方法,科學系統地開展安全風險辨識。
在改進企業工藝降低危險度方面,麗水市也積極推進降低工藝、設備、場所危險性。全市通過改進工藝降低危險度化工企業達5家,將總控室搬出車間化工企業達14家,用非重點監管危化品或乙類危化品替代重點監管危化品或甲類危化品的化工企業達7家,減少危化品儲量至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企業達6家。
麗水市化工企業增加、完善重大安全設備、設施達7家;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25家危化生產、構成重大危險源經營企業100%完成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包括重點危險工藝企業在內的7家企業還增設了安全儀表系統(SIS)。其中,浙江龍鑫化工有限公司增設一套緊急冷卻設施,為生產裝置提供了一把“安全傘”;浙江鴻浩科技有限公司增加一個泄爆釜,為生產裝置增添了一道“應急門”。
此外,構成重大危險源的6家化工企業還在浙江省率先100%完成監測監控系統建設并與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聯網。讓全市重大危險源看得見,豐富危化監管神經末梢。
麗水市列入浙江省危化品風險防控大數據平臺生產安全子系統的危化品企業達119家,平臺要求列入系統的企業每天進行風險研判與承諾,反應當日運行和風險狀況。市、縣二級應急管理局安排專人每日線上巡查,對未及時承諾企業及時提示,對存在連續2天未承諾或報警未及時消除等行為的企業開展線下精準執法檢查。
通過在線巡查,發現浙江龍鑫化工有限公司一個過氧化氫儲罐低液位報警,及時提示企業進行整改,消除過氧化氫長期超限使用的重大隱患。通過系統每日承諾發現浙江優克塑膠有限公司暴露出動火等特殊作業不規范問題,麗水市應急管理局及時提供GB 30871—2014《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要求迅速傳達到每家企業,確保特殊作業安全規范的落實。對遂昌縣化工園區涉及硝化棉等易制爆化學品的部分企業存在投料風險較大的問題,通過組織外出參觀學習先進技術后,對所有相關投料口采取增濕措施處理,減小風險程度。對發現的危化品包裝物或容器材質不相適應、危廢收集或處理系統未進行風險分析等普遍性問題,市、縣二級應急管理局及時組織研判并處理達10余項,有效降低了企業安全風險。
麗水市深入開展化工過程安全管理,促進企業降低安全風險。目前全市開展過程安全管理化工企業達60余家,通過明確化工試驗性項目安全管理規定,完善操作規程與工藝卡片規范裝置運行,健全設備設施管理制度完善承壓設備管理,強化危險作業和變更管理,推廣安全生產責任書、操作規程與工藝控制指標、風險分級管控措施、現場處置方案“四上墻”和工藝運行、隱患排查“兩臺賬”現場管控,強化融合化工過程管理、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等內容的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創建、運行。

麗水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在危化企業檢查
督促危險化學品企業對照GB/T29639—2020《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及時進行事故風險辨識評估、應急資源調查,對未按期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并備案的企業一律立案查處。
狠抓企業“1分鐘”現場應急救援處置訓練,提升企業工藝處置隊、微型消防隊救援配合能力。1分鐘內完成包括發現異常、報告情況、啟動應急預案三級響應、各崗位完成初步應急處置和開展下一步應急救援啟動更高級別響應準備等工作。麗水市應急管理局與消防救援機構在中石化麗水蓮都油庫組織的“1分鐘”火災應急處置流程演練和聯合救援演練取得良好演練效果,麗水市電視臺進行了專門報道。

2020年麗水市蓮都油庫開展“1分鐘”火災應急處置流程演練和聯合救援演練
在不同類型危化品企業、場所經常性開展多部門、多層次應急救援聯合演練,通過實戰化演練,增強“城市大腦”信息化平臺在危化品事故救援的指揮運用,錘煉消防救援隊伍、化工專業處置隊伍與企業工藝處置隊、微型消防隊幾方的協同作戰能力,同時也及時補充、完善應急裝備及物資。通過在麗水有邦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聯合救援演練,促使麗水開發區消防救援站干粉消防車增加到3輛。

2020年麗水市蓮都油庫大型油罐事故處置聯合演練啟動儀式
麗水市工貿行業設有配套危化品生產裝置企業(特別是DMF溶劑回收企業),歷經10余年多輪安全整治,都未取得明顯成效。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發生后,麗水市應急管理局領導多次深入企業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組織開展浙江閩鋒化學有限公司石牛廠區溶劑回收裝置安全整治提升現場會,市、縣二級應急管理局多次召集相關企業負責人參加集體約談會、業務培訓會等,并對2家整治不力的企業立案處罰或責令拆除裝置;當地經濟主管部門也及時出臺安全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明確獎勵政策。目前,在多方共同努力下,14家企業正在全面開展整治提升,其中1家企業已基本達到整治要求。
麗水市應急管理局與麗水學院合作舉辦化工專業繼續學歷教育,遂昌縣應急管理局與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舉辦安全工程繼續學歷教育,目前已分別有65人、22人通過統一入學考試即將開始學業;麗水市應急管理局與在麗水的高校、職技院校聯合設立10余家化工企業培訓基地,加強企業員工安全培訓;市、縣二級應急管理局還公布無償授課危化品監管人員名單,助力企業開展安全管理團隊建設及員工應急技能、安全培訓。
安全發展無止境,麗水市將繼續實施危化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完善和落實責任體系、制度成果、管理辦法、重點工程、工作機制和預防控制體系,加快推進全市危化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高質量危化品領城安全生產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