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雅楠
(天津市天勘建筑設計院,天津300191)
隨著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建設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城市的能源消耗、污染等情況十分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質量,使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大大降低。基于當前城市規劃建設出現的環境問題,在城市規劃過程中需要考慮環境保護問題,認真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使未來的城市成為宜居場所。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大氣污染成為當前城市地區的重要環境問題。一方面是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城市地區的汽車數量不斷增長,汽車尾氣處理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另外一方面,部分企業為了追求效益,直接將污染的氣體排入大氣中,直接影響了城市的空氣質量。近年來,許多地區的霧霾天氣越來越嚴重,如表1所示。

表1 2020年6月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
近年來,由于人口的激增導致了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斷增加,部分城市沒有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直接排放到江河之中,導致區域的水體的污染。據統計,我國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七大水系中,Ⅰ~Ⅲ類,Ⅳ~Ⅴ類和Ⅴ類的水質斷面比例達到了49.9%、26.5%和23.6%(見圖1),水環境逐步惡化的影響不斷加劇。

圖1 水質分類圖
垃圾已經成為困擾人類社會的一大問題,全世界每年都會生產超過1×109t的垃圾。部分城市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由于缺乏高效的處理系統放置于露天環境中,導致垃圾圍城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其中的有毒物質滲透到土層中,造成土體的污染,在相關調查結果中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排放的固體廢棄物已經超過了6×108t。另外,隨著城市文化娛樂、交通運輸等行業發展迅猛,城市噪聲對城市居民的生活也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我國公眾環保指數顯示,公眾在面對誰應該對環境保護負主要責任時,72.3%的公眾認為政府、企業應當向環境保護負責,大多數市民不愿意向環境保護支付費用。另外,雖然政府部門提供了垃圾分類的器具,但是多數人都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城市環境也有諸多方面的影響。從當前城市規劃的設施種類來看,主要分為2類:一類是工程性基礎設施,如能源系統、給排水系統、交通道路設施系統、通信系統、綠化系統、防災系統等工程設施;另一類是社會性基礎設施,如醫院、學校、金融等。由于城市人口較為密集,生活污水排放量較大。需要政府部門花費巨額的經費處理,若這些污染物不能被及時有效地處理,會帶給城市環境破壞,從而阻礙城市經濟的發展。另外,許多城市缺乏綠色交通系統,汽車排放的尾氣直接影響了空氣質量。并且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需要考慮地區的人流量,避免造成重復性建設,也會導致大量公共資源的浪費。
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參與城市規劃的設計人員需要調查建設地區的氣候特征、生態環境等情況,同時,還要評測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人口分布、噪聲、水體、土體等資料,從而找出城市規劃區中可能存在的環境保護的隱患。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將環境保護納入規劃設計相關標準中,同時,根據城市的設計要求區別規劃區域的功能。規劃過程中,要強化規劃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綜合考慮整體地區的環境和生態樣貌,使城市人口以及企業的分布更為合理,從而提升城市的環境質量。
本文提出了加強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的監管能力。據此,在建設過程中,首先需要優化生活環境,同時還要關注地區的醫療、教育等情況,將城市建設創建為宜居場所;另外,在城市規劃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地區水體的保護,定期抽查當地的工業工廠排放的污水,以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情況,重點監督固體廢棄物、廢氣排放、污水處理等過程,保證城市除污系統運行正常。
由于當前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治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在規劃過程中需要對城市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對當前城市建設中的污染狀況進行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隱患,制定相應的排放標準。另外,需要加強城市綠色規劃,擴充城市的綠化面積,增強城市空間的凈化能力。同時,提倡城市居民使用綠色能源,如地熱能、太陽能等,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地區的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和噪聲污染等情況越來越嚴重。因此,在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樹立環保的意識,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并在城保護工作,并在城市建設中加強監督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活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