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飛

山東青島市依山傍海,生態環境優越,農業基礎發展良好。近年來,青島市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為抓手,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大力實施農業品牌發展戰略,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品牌農業的實施意見》《青島市農產品品牌建設實施方案》,編制了《青島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走出了一條以“綠色品質、世界共享”為特色的品牌農業發展之路。
建設品牌
品牌建設是有效提升農業競爭力的關鍵舉措,更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支撐。優秀的品牌建設,要以堅實豐厚的產業基礎做后盾,以品質保障、品格彰顯、品味制造體現品牌價值。在這一方面,青島市成功打造了以“青島農品”為引領的農業品牌金字招牌,塑造了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為叫響青島農品,青島市推進建設品牌集群,建立知名農產品品牌目錄制度,編纂《青島知名農產品品牌目錄》。據統計,目前青島市知名農產品品牌共163個,“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1005個,其中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54個,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青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連續兩年進入全國十強。
為打造堅實豐厚的產業基礎,青島市以創新融合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為方向,不斷加強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引導優勢產業向優勢區域聚集,進一步提升整體產業的規模化和專業化水平,形成了一批連片建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特色農業產業聚集區,高標準打造了膠州大白菜、大澤山葡萄等4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隨著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的不斷深入,市場主體發展的新載體、新平臺不斷涌現,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青島市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333家、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927家,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達到4萬家,成為引領特色農業優勢產業發展的主力軍。通過深挖鄉村建設新理念、新功能、新價值,積極培育壯大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優化供應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證資源最優配置、推動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促進全產業鏈價值從低端到高端提升,形成農業品牌的利益共同體。
保障品質
優秀的農業品牌依托于優質的農產品,農產品的優質亦是農業品牌的保障。如今,綠色、優質、安全已然成為青島農品的代名詞,為推進青島農品高質量高品質發展,青島市全面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綠色的生產理念與生產方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抓“三品一標”農產品建設,為做精做強品質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監管、監測、追溯體系,確保全過程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做到“質量有標準,生產有規范,產品有標志,市場有監管”。產前環節,嚴抓違法違規行為。青島市以節肥、節藥為原則,實施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約談及“黑名單”管理制度,在全國率先出臺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規定和農業廢棄物管理辦法,堅決遏制非法添加、高毒高殘留農藥等違法違規行為。目前,全市水肥一體化達到98萬畝以上,化肥農藥、化肥用量保持零增長,建設綠色防控示范區103個,綠色防控覆蓋率54%以上。產中環節,以標準化生產立標桿。制定了農業地方標準234項,培育省級標準化生產基地17個。建立嚴格的產地準出、市場準入、風險評估制度,推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建立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確保農產品檢測合格率達到99%以上。
目前,青島已將全市6.7萬多個畜牧監管主體(養殖場、獸藥飼料生產和經營企業、屠宰場、無害化處理廠等)、5877家種植業生產企業、1675家農藥經營企業、84家檢測站點和全部農藥產品納入線上動態監管。圍繞農藥、基地、檢測、追溯、品牌、執法等六個重點,構建起覆蓋全域、全程、全產業鏈的農產品質量數字化監管體系,建立“四級”監管網格7911個,監管主體目錄5879個,實現農產品源頭可查、過程可控、流向可追。將903家新型經營主體納入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開具電子食用農產品合格證12.66萬張,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誰生產、賣給誰”的全程監管,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彰顯品格
打造農業品牌,源自于地方政府的農業情懷,是對區域特色產業保護的責任,是為當地農民謀福祉的使命,這兩項原則構成了建設的初心與品牌的品格。品牌的品格是信用的證明,信用的保證推動農業經濟的增長,青島農品的市場價值正在與日凸顯。近年來,青島市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在做強傳統優勢業態的同時,探索品牌農業營銷新方式,著力開發“生產+加工+科技+營銷”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智慧農業,建設數字鄉村,推動特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互聯網+”營銷行動,建設中央廚房項目,實施“青島農品”直通計劃,目前,建成中央廚房25個、線上線下結合交易市場28個,農產品新零售年交易額達到610億元。產業強勢必帶動農民致富,根據《青島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到2025年,青島市農民富裕富足走在山東省前列,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達到20萬元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萬元以上。到2035年,青島市將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作為大國品牌,“走出去”亦是一項重要使命。目前,青島市爭取創建國家農業對外開放合作總部基地,打造農業的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新裝備展示交易平臺,以推動更多農業開放資源要素向青島配置,真正建成青島農業“國際客廳”。與上合組織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RCEP國家深度合作,建設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鼓勵培育龍頭企業,在國外建設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基地,帶領“青島農品”大規模走出去。近年來,瑞昌棉業、明月海藻、聚大洋等一批青島優秀企業紛紛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通過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分配,形成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國際友好局面,真正做到“世界共享”。
制造品味
青島是一座多元開放的城市,基于現代工業文明的孕育,有著“品牌之城”的美譽。隨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升,對農業品牌意識的加強也是豐富現代化市場經濟的核心理念。這對于“青島農品”而言,重任落在了如何打造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如何培育具有代表青島品味的農業品牌上。品牌背后的價值,凝聚的不僅是產業的力量,還有當地百姓的精神與文化的認同。“青島農品”關鍵要品的就是品味,品味就是破譯品牌價值的鑰匙,就是認同青島文化的關鍵。豐富品牌內涵,加強文化建設勢在必行。
豐富的自然條件以及歷史資源、社會文化為“青島農品”建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青島市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資源,充分展現了當地的文化底蘊。圍繞果品、蔬菜、茶葉、漁業等特色產業培育出了一批具有青島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建立以“青島農品”區域品牌為引領的品牌集群,完善品牌價值體系。依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青島農品”的品牌概念融入現代思想元素,已經超越了對于滿足溫飽的需求層次,進而轉向綠色健康的消費理念。“綠色品質 世界共享”始終是“青島農品”的宗旨。
為進一步提升青島農品內涵,建設青島文化形象,青島市綜合運用現代傳播手段、農業展會等平臺,持續打造品牌熱銷活動,發展節慶農業,促進文化產業。農民豐收節、膠州灣蛤蜊節、嶗山北宅櫻桃節、平度大澤山葡萄節等62個農旅節慶活動,已達到平均年接待游客290萬人次,銷售收入近百億元,樹立了青島形象IP,讓文化更有魅力,讓消費更有溫度。
2A865312-D5D4-4A0F-B0C3-588195D86F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