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讀心人
2020年11月11日,在北京大學舉行的第一屆“爭做數一數二的保安員”評選會中,有20名保安員進行了現場匯報。其中保安許文龍,掌握的英語詞匯量達1.5萬個,能用英語和留學生對話。一個普通保安的高質量人生,在于每一天敢于向著遠方不停地邁出一小步,才取得了令眾人矚目的成績。
但有人一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架勢: “不務正業,你都忙著學英語了,保安的活肯定是偷懶的。”“做保安學英語有用嗎?會一門外語就是有學問了?現在誰不是專業+外語啊,外語就是個工具,怎么著,學得好你還能拿個文學獎啊?”……自己不努力還看努力的人不順眼。我們要看的是人家的優點、長處和永不言棄的精神。其實,那些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吃過的苦,都會是人生的鋪路石。
夢想,都是靠自己勤奮努力去實現的,而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李春平被紅十字會授予“中國百年慈善家”稱號。幾年前,貴州大方縣14歲貧寒少女楊柳,不幸患上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生命垂危,急需30萬元手術費。他得知后,立馬來到貴陽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親手將30萬元現金交到楊柳的母親手中。隨后,楊柳的母親將錢放在女兒床頭,在場的攝影記者拍下了“30萬元救命錢”的照片。照片刊出后,絕大多數網友大加稱贊。但也有網友質疑李春平捐款的動機有“侮辱受助者之嫌”:“捐了就捐了,有必要把一堆錢放在受助人頭上嗎?”楊柳的母親說:“我們是鄉下人沒什么文化,但我們知道,沒有生命哪里有尊嚴?”女孩在那時候最需要的就是金錢,有了李春平的幫助她才能有未來,有未來才有尊嚴。
強者心里有光,從不抱怨,他們知道路在腳下,面對境況的不如意,從不自我放逐。他們更不怕改變自我,一直在探尋更好的路。正如魯迅所說:“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心理學家說:“很多愛挑刺的人都有深深的自卑感,內心怯弱,希望通過挑別人的毛病來取得心理上的優勢。”你無論干什么,總會有人不認可你做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所以你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跟每個人解釋,你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你只有埋頭苦干,做到有一天,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釋這件事情。
別人的態度我們左右不了,瞧不起也好,嫉妒也罷,其實都無關緊要。默默無聞時有骨氣,不墜青云之志;成功時心懷仁義,兼濟他人。寵辱不驚,得失看淡,生活才會從容。所以,學者陳果總結說:“不管你活成什么樣子,總有人喜歡你,有人不喜歡你,我們能做的就是做真實的自己。”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