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瑞
【摘要】混凝土施工階段,由于溫度應力的變化,導致混凝土可能出現溫度裂縫,影響到混凝土施工質量與安全。本文就混凝土施工中溫度裂縫的成因分析,并提出具體的控制對策。
【關鍵詞】混凝土;溫度裂縫;溫度應力;控制對策;約束條件
混凝土是工程建設的重要材料,多數項目施工時都需使用混凝土。為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需對混凝土溫度裂縫進行分析控制,消除施工安全隱患,充分發揮出混凝土施工價值與優勢。
1、混凝土施工中溫度裂縫分析
1.1裂縫原因分析
混凝土硬化過程中,水泥會放出大量水化熱,導致混凝土內部溫度不斷上升,進而導致混凝土表面產生拉應力。后期混凝土凝固過程中,混凝土會出現大幅度降溫,在新舊混凝土的作用下,導致混凝土內部出現拉應力。氣溫的降低會導致混凝土表面產生一定拉應力,在多個拉應力集中后,一旦拉應力大于混凝土的抗裂強度,混凝土則會出現裂縫。
混凝土作為一種脆性材料,抗拉強度僅為抗壓強度的十分之一。由于,混凝土原材料配比不合適、水灰比不穩定、運輸出現離析現象,導致混凝土內部的抗拉強度存在差異性。部分區域的抗拉能力非常低,則極易出現混凝土裂縫。在鋼筋混凝土中,拉應力主要由鋼筋進行承擔,混凝土僅承受壓應力。在素混凝土施工設計時,應當避免混凝土內部出現拉應力,導致混凝土施工質量下降。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由最高溫度冷卻到運行時期的穩定溫度,由于溫度梯度的快速變化,導致混凝土內部產生較大拉應力,如溫度應力超過外部荷載應力時,混凝土則可能在溫度應力的影響下,導致混凝土出現溫度裂縫,無法保證混凝土施工整體質量與安全[1]。
1.2溫度應力分析
早期,混凝土澆筑施工開始,直到水泥放熱基本結束,該時期約為30d,該階段混凝土溫度應力變化時,主要是發出大量水化熱,導致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急劇變化,使得混凝土內部形成殘余應力。
中期,從水泥放熱階段到混凝土冷卻階段,該時期溫度應力變化時,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自然冷卻與外界氣溫的變化,進而與早期形成的殘余應力進行疊加,該時期混凝土的彈性模量變化不大。
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卻并投入使用后,溫度應力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外界氣溫變化引發,該時期產生的溫度應力,與早期、中期的溫度應力進行疊加。在混凝土溫度應力計算時,需對混凝土徐變進行考量,分析混凝土可能出現的溫度裂縫情況,主動對其裂縫隱患進行規避,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與安全,對溫度應力進行合理控制,提高混凝土項目的整體建設可行性。
2、混凝土施工中溫度裂縫的控制對策探討
2.1溫度控制對策
第一,在對混凝土溫度控制時,應當對骨料配比進行合理改善,如使用干硬性混凝土制備混合料,或在混合料中加入塑化劑、引氣劑,進而合理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實現對混凝土溫度的控制。
第二,在混凝土拌和過程后,預先加入一定水量,或利用冷水對碎石進行整體冷卻處理,進而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
第三,若施工環境溫度過高時,必須合理減小混凝土的澆筑厚度,使得混凝土澆筑層得到快速散熱,保證后續混凝土澆筑的質量與安全。
第四,工作人員在混凝土澆筑前,預先埋設水管。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及時通入冷水對混凝土進行降溫處理[2]。
第五,混凝土施工后期需進行拆模處理,工作人員需根據實際現場施工條件,對拆模時間進行合理控制。若氣溫驟降時,則需要對其表面進行保溫處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急劇的溫度梯度,影響到混凝土凝固質量。
第六,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為避免內部混凝土與表面混凝土出現較大溫度差,需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合理的溫度控制,主動規避溫度裂縫的出現。
2.2約束條件改善
第一,對混凝土設置合理的施工裂縫,規避溫度裂縫的出現。
第二,對混凝土施工工序進行細化,避免過大的高度差,導致混凝土構件側面長期暴露,影響到混凝土凝固質量。
第三,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時,應當對混凝土的水灰比進行合理控制,混凝土制備時,合理應用減水防裂劑,有效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對溫度裂縫進行一定抑制。
第四,通過對混凝土溫度裂縫分析可知,水泥用量是混凝土收縮的重要影響因子。為此,工作人員可摻加減水防裂劑,使得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得到一定控制,并利用骨料補充混凝土體積缺失,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
第五,通過減水防裂劑的合理應用添加,可對水泥漿的黏稠度進行合理調整,減少混凝土出現泌水問題,避免混凝土出現沉縮變形。
第六,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收縮會受到約束力的制約,當拉應力大于混凝土強度時,混凝土則會出現裂縫。通過添加減水防裂劑,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避免混凝土出現嚴重溫度裂縫。
第七,在外加劑的合理應用下,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保證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可規避混凝土出現碳化收縮,進而產生混凝土收縮裂縫。
第八,在減水防裂劑的合理應用下,可使得混凝土緩凝時間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放熱,導致混凝土出現較大的溫度變化,同時可避免水泥長期不凝固,影響到混凝土凝固質量,增加混凝土塑性收縮裂縫的產生風險。
第九,通過外加劑的應用,可保證混凝土和易性較高、表現易搓平,進而形成微膜,對混凝土水分蒸發進行一定控制,減少混凝土干燥收縮。
第十,通過對混凝土裂縫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可知,主要是由于溫度梯度的存在,導致混凝土無法進行整體凝固,導致混凝土出現溫度裂縫。為此,在對混凝土溫度裂縫進行控制時,應當對混凝土進行早期養護,避免混凝土內外出現較大溫度差,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縫出現。為防止混凝土出現超冷問題,應當對混凝土的溫度與施工環境溫度進行對比,以保證混凝土的整體凝固質量與安全。通過對混凝土溫度進行合理控制,可避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產生更多約束力,保證混凝土達到預期設計的強度與抗裂效果。
結語:
綜上,筆者對混凝土施工中溫度裂縫的分析與控制進行闡述,旨在說明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工作開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通過對約束條件合理改善,有效規避溫度裂縫問題的發生,保證混凝土項目的整體施工安全性與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孫連龍.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在橋梁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16):35-36.
[2]蔡兆渤.淺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溫度裂縫控制[J].福建建設科技,2020(0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