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使人們提高了對水文監測作業內容的重視,為了更好完成水文檢測作業,應運而生出現了水文自動監測系統,通過對該系統進行應用,完成水文檢測作業。下面,針對水文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管理及應用進行全面分析,做好相應探討,確保系統穩定運行。
【關鍵詞】監測系統;水文監測;運行管理;生態環境
隨著人們對水文自動監測系統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應用越來越廣泛,水文自動監測系統運行期間管理問題越來越顯著,為了更好開展水文監測系統運行管理,要做好分析,全面發揮水文自動監測系統作用。
1、水文監測系統需要具備的特點
水文監測系統需要具備實時性強、可靠性高、監控范圍廣等多項特點,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2、水文自動監測系統在應用時起到的作用
水溫自動監測系統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通過對計算機的應用,完成對各項數據的收集、整合、分析,整個系統主要由通訊設備、計算機、傳感器、監測儀器等各項設備構成[1]。水文監測系統在具體運行過程中,全程監控監測點具體情況,此外,水文監測系統能夠詳細記錄、存儲監測點水文數據,方便信息傳輸與查詢。
利用水文自動監測系統可以為相應的水文作業人員在實際工作開展期間,提供報表數據,方便相關水文人員在具體工作期間,更好的開展各項工作。水文自動監測系統在應用期間能夠利用特殊接口與其它接口對接,拓展系統,從而使系統功能能夠得到合理發揮[2]。水文自動監測系統在具體運行期間,能夠快速完成對數據的分析,及時傳達監測點雨水情況,完成數據匯報,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3、做好水文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管理及應用的合理措施
3.1 成本的支出與規劃
開始應用水文監測系統前,相關人員要對系統情況全面分析,針對水文自動監測系統具體情況,對系統在運行期間的各項成本支出情況進行核算,做好相應規劃作業,確保各項作業順利開展。工作人員在具體工作開展期間,要全面考慮系統具體建設規模,水文自動監測系統規模越大,需要投入的資金也就越大,系統后期維護作業開展面臨的難度也就越大[3]。因此,工作人員在具體工作開展期間,要嚴格依據政府的財政撥款情況,合理安排工作情況。具體作業安排期間,作業人員要科學規劃,不能盲目為了績效和業績,擴大設計,導致設計不合理,減少后期資金不足,導致水文自動檢測系統能夠正常運行,以免對后期作業開展造成不良影響。
3.2 選擇水文監測系統中的各項設備
為了確保水文自動監測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合理性與穩定性,要科學選擇水文自動監測系統中采用的各項儀器,確保各項儀器性能良好,能夠滿足應用需求。對于水文監測系統中采用的設備儀器選擇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1)設備儀器功能性
依據設備儀器的應用特點和應用范圍,要針對檢測區域具體情況,完成對設備儀器性能的選擇,降低儀器不相匹配難以應用問題情況的發生,確保設備儀器在具體應用時的安全性與合理性[4]。
(2)考慮儀器性價比
充分考慮儀器設備性價比,在儀器設備購買時,要全面檢查儀器設備的質量和性能,核算儀器設備采購后的應用設備與維修成本,轉變儀器設備選購理念,摒棄過去越貴越好的錯誤理念,減少成本支出。
3.3 選擇監測站的具體位置
建設水文監測系統前,作業人員要進入建設現場,全面考察現場情況,確保監測站位置的合理性,監測站位置選擇應當依據流程進行,如圖1所示。
科學確定監測站位置一方面能夠確保監測系統在具體運行時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系統在運行時的維護費用,避免產生非必要成本。例如,維修水文監測系統維修時,若系統建設在位置相對較為偏遠區域,要投入大量住宿費用和交通費用等[5]。此外,選擇監測站位置時,還要考慮監測點位置,確保監測點與系統站間能夠合理匹配,確保系統運行期間,能夠完成對各項數據的收集。可見,選擇監測站建設位置時,要全面考慮監測點、交通環境等各項內容,綜合分析各項內容,最終選擇一個良好的建設位置。
3.4 建設管理制度
建設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對整個過程中進行適當監督,進而確保后續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水文監測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涉及到許多細節內容,因此,應用系統時,要針對系統運行情況和工作環節,完成相應管理。特別是在管理系統技術檔案時,要做好監督管理,審查技術檔案,針對存在歧義內容,要進行筑釋。
3.5 提升作業人員綜合能力
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上崗前要采取統一方式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升作業人員綜合能力,使作業人員能夠提高系統操作水平和維護技術,提高工作人員對系統的理解程度,全面掌握系統情況,學習自動化和計算機技術,進而能夠實現對自動監測系統運行情況的管理與維護,保證系統在運行時的穩定性。此外,技術檔案管理人員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高技術文檔操作能力,確保采用的技術檔案能夠發揮引導性作用。
結語:
水文行業在實際發展期間,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加強水文自動檢測系統運行管理,合理應用科學技術,依據具體情況,科學安排管理,全面提升管理人員綜合能力,從多個方面入手,綜合分析,保證水文自動監測作業順利進行,確保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季秋宇,繆浩川.綜合水文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構建的探討[J].水利水電快報,2019,40(08):53-56.
[2]陳楠.水文監測技術在明渠水量自動監測中的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7,46(11):33-34.
[3]王建國,王曉陽.水文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6,44(07):1277-1280+1285.
[4]朱李英,汪永紅.水文自動測報技術在城市防汛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測試,2014(S1):110-112.
[5]劉曉俊.水庫水文無線數據監測及自動監測技術研究[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4,34(12):66-68+65.
作者簡介:
彭治國(1977.06-),男,湖南邵陽,本科,主要從事水文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