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星期帶著孩子在公園溜達,走累了坐在路邊的休息椅上歇腳。旁邊的椅子上坐著一家三口邊吃零食邊聊天。
爸爸問:“你現(xiàn)在跳繩一分鐘能跳多少了?”兒子:“一百多個。”爸爸:“我跟你這么大的時候我一分鐘得跳一百五十個。”兒子:“我們班有一個女生能跳一百八十個。”爸爸:“我就沒見過一年級一分鐘能跳一百八,那不可能!”兒子說:“沒見過不等于不存在。”
沒見過不等于不存在,中國互噴的成年網(wǎng)民里至少有一大半已經(jīng)不具備這個意識了。
(二)
我去接我兒子下課,聽到有兩個家長聊天。“現(xiàn)在的小學(xué)生身體都不行,一個個胖的、蠢的,真不如咱們小時候靈活。”我跟兒子說:“說得有點夸張吧。”他說:“嗯,夸張了。我們班靈活的同學(xué)多了。”我說:“那你生氣嗎?要我我就不服。”他說:“嗨,我沒什么生氣的,他們又沒有說我,我也不是他們說的那種人,我干嗎要主動上去不服氣。”
(三)
昨天白天搬了一天家,晚上寫東西寫累了,就靠在沙發(fā)上休息會兒,沒想到竟然睡著了,再睜眼的時候已經(jīng)是凌晨一點半。我起來收拾東西,發(fā)現(xiàn)我電腦鍵盤上貼著兩張紙條。一張是我兒子寫的,一張是我女兒寫的,一個勸我早睡,一個提醒我喝椰子水。
第二天早晨,我問我女兒:“你怎么不叫醒爸爸呢?”女兒:“因為你在睡覺。”我:“你提醒爸爸喝水是為了我身體好啊,叫醒我也不會不高興。”我女兒說:“可是我覺得就算是要對別人好也不能隨便打擾他。”
(四)
有一天晚飯時我女兒跟我說了她在學(xué)校的事,大體上是一個同學(xué)未經(jīng)允許破壞了她的物品。我問她最后怎么解決的,她說:“老師讓他在班里道歉了,他跟我說了對不起,我原諒了他。”
我想到了一些事,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我們總是被迫原諒別人,所以我說:“如果你心里不原諒他,你就不用原諒他。你只需要按照你自己的意愿就可以。”她說:“我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原諒他的。我原諒了他,我就可以不用一直想著這些事,我也不會因為每次看見他就生氣。”
(摘自《北京青年報》 刮刮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