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梅 李蕾 焦楠
(1 平度市中醫醫院藥劑科,平度,266700; 2 平度市中醫醫院耳鼻喉科,平度,266700)
耳鳴作為一種主觀感受,患者多表現出自覺耳內或顱內存有聲音,然而周圍環境并未存在相應聲源或電刺激的一種主觀癥狀。臨床上對于原因尚不明確的主觀性耳鳴患者,即特發性耳鳴患者,指通過臨床目前檢查方法,如影像學檢查、聽力學檢查等均未發現明顯異?;驒z查得出的異常結果與耳鳴之間并未存在明確的因果關系[1]。近年耳鳴發病率呈逐年增長,且呈年輕化趨勢,對耳鳴患者睡眠及生命質量造成極大影響?;颊叨Q極易導致失眠,而睡眠質量較差易引起失眠加重,因此單一治療其中一項,無法達到治療效果,需二者同時治療,才可達到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2]。對此,本研究針對特發性耳鳴并發失眠癥患者采取地西泮與氟桂利嗪聯合用藥方案進行治療,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平度市中醫醫院就診的特發性耳鳴并發失眠癥患者79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n=40)與對照組(n=39)。觀察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3.57±3.57)歲;病程6~48個月,平均病程(27.31±4.53)個月;耳鳴情況:左耳13例,右耳11例,雙耳9例,顱鳴7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8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4.16±3.39)歲;病程7~49個月,平均病程(26.15±4.07)個月;耳鳴情況:左耳12例,右耳11例,雙耳8例,顱鳴8例。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標準 1)耳鳴伴有失眠患者;2)臨床資料完整者;3)年齡>18周歲。
1.3 排除標準 1)伴有精神障礙或意識不清,無法進行交流溝通患者;2)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或不耐受患者;3)血源性、肌源性等客觀性耳鳴患者;4)由外耳、中耳、咽鼓管等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耳鳴患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每日睡前口服氟桂利嗪膠囊(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003)10 mg,1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囑患者每晚睡前30 min口服地西泮片(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3039)2.5 mg,1次/d。2組用藥療程均為10 d,服藥期間囑患者保持飲食清淡,勿食刺激性食物,保證休息,盡量減少強聲接觸,以免增加對耳鳴的刺激,同時減少對耳鳴的關注。
1.5 觀察指標 1)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進行評估[3],包括入睡時間、睡眠紊亂、藥物使用和日間功能障礙等7個維度18項條目,各維度評分均為3分制,總分0~21分,得分越高代表睡眠質量越差。2)耳鳴程度:采用耳鳴殘疾評估量表(THI)進行評估[4],包括功能性評價、情感性評價、嚴重性評價3個維度25項條目。每項條目根據答案“是”為4分,“有時候”為2分,“無”為0分,總分為0~100分。Ⅰ級得分0~16分為輕微;Ⅱ級18~36分為輕度;Ⅲ級38~56分為中度;Ⅳ級58~76分為重度;Ⅴ級78~100分為災難級,得分越高耳鳴程度越嚴重。3)耳鳴響度及心理適應程度:采用耳鳴分類法評估患者耳鳴響度及心理適應程度[5]。耳鳴響度分級:1級無耳鳴(1分);2級極微響度(2分);3級響度輕微(3分);4級響度中等(4分);5級有吵鬧感(5分);6級耳鳴極響(6分)。心理適應程度分級:1級心理無不適(1分);2級輕微耳鳴,略感不適(2分);3級耳鳴明顯,安靜時感覺不適,但周圍喧鬧時無不適(3分);4級喧鬧時仍存在耳鳴,不適(4分);5級喧鬧時也能聽到耳鳴,不適感很強(5分)。4)生命質量:采用生命質量測定量表(WHOQOL-BREF)進行評估[6],共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境4個領域26條項目,每個領域20分,總分80分,各領域得分與生命質量呈正相關。
1.6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第10天時PSQI評分、THI評分、耳鳴響度及心理適應程度及WHOQOL-BREF評分的變化,同時比較2組治療過程中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差異。

2.1 2組患者睡眠質量、耳鳴程度比較 治療后第10天時,觀察組PSQI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明顯下降,2組THI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明顯下降,觀察組PSQI評分、THI評分均明顯低于同一時間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THI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耳鳴響度及心理適應程度 治療后第10天時,2組耳鳴響度及心理適應程度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下降,觀察組明顯低于同一時間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耳鳴響度及心理適應程度評分比較分)
2.3 2組患者生命質量比較 治療后第10天時,2組WHOQOL-BREF各維度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提高,觀察組明顯高于同一時間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WHOQOL-BREF評分比較分)
2.4 藥物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嗜睡乏力3例,發生率為7.5%;對照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嗜睡乏力3例,發生率為7.7%。2組藥物不良反應均較輕微,經短暫減少藥物劑量均獲得緩解,其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與工作壓力對人們的影響愈加增大,環境及噪聲污染程度日益嚴重,加之不良生活方式等多種原因致使失眠愈加普遍,日漸成為影響人們工作學習、生命質量及身心健康的突出問題,而失眠既可能由耳鳴引起,也可能由耳鳴造成,二者被認為互為因果關系[7]。本研究顯示治療后第10天時,2組THI評分、耳鳴響度及心理適應程度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明顯下降,觀察組PSQI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明顯下降,且與同一時間對照組比較變化明顯,同時2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表明地西泮聯合氟桂利嗪可明顯改善特發性耳鳴并發失眠癥患者睡眠質量,同時對耳鳴程度的改善也有顯著效果。其原因在于氟桂利嗪用于治療耳鳴時,該藥物不僅對鈣離子起阻滯作用,防止其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以使血管擴張繼而使耳蝸血循得到改善,并且還可抑制腦組織中鈣離子含量,防止超量損害腦細胞,增強腦細胞缺氧耐受性,從而對腦組織起保護作用;同時聯用地西泮進行治療,以鎮靜、催眠、抗焦慮為重點,以達到耳鳴與失眠同時得到治療的目的。

綜上所述,將地西泮與氟桂利嗪聯合應用治療特發性耳鳴并發失眠癥患者,不僅可緩解其耳鳴癥狀,還可減輕其失眠程度,進而使睡眠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使生命質量得到明顯提升。